文|菊小医育儿,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便是认清日常生活实情后,依旧享受生活。”——罗曼罗兰
不知不觉中,还有半个月莘莘学子们就将迎来高考的决战时刻。高考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被看作人生的转折点。
有的人认为,考上理想大学,就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往后努力工作结婚生子就可以了。不过,也有人认为,人生路漫漫,求学之路无止境,应该不断精益求精,追求更高的理想。
然而,谁会料到一位那么优秀的学霸会因为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丢了性命。
山东女孩,北大毕业赴美留学
这个女孩名叫唐晓琳,198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普通家庭,从小长得清秀可爱又非常聪慧,活脱脱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小学,她就开始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同时,自己也在小小年纪就立志要考清北名校。毫无意外,中考结束后,她顺利地考入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不辜负天赋和努力的她,在高中时也总稳坐第一的宝座。
虽然从小是最瘦弱的那一个,但也一直是班里最受关注的那一个,“美女学霸”的称号当之无愧。
2004年,高考如约而至,唐晓琳将自己的实力充分发挥,考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并被北京大学的空间物理学专业成功录取,至此儿时的理想算是完美地实现了。
然而,虽然到了毕业季,身在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的唐晓琳和大部分北大学子一样,都没有急着出去找工作,而是想着能进入世界一流名校继续深造。
于是,2008年唐晓琳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美国犹他大学继续攻读硕博,父母、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看好她。
留学9年,未获得博士学位
唐晓琳将自己的学霸作风一直延续到美国,她凭借自己优秀的悟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两年的时间就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可怕而绝望的事情还在等着她。
走科研路线,并非像外人看到的那样光鲜,每一个科研成果的背后,不知道是多少个日夜熬出来的,这其中的付出不是常人能承受的。然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往往精力和时间消耗了,但却仍然可能一无所获。
唐晓琳的美好青春就在实验室中日复一日地消磨着,就在她在犹他大学学习的第9个年头,也就是攻读博士学位的第7个年头,她终于熬不住了,心态彻底崩溃。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已经发表了6篇论文,但依旧没有顺利毕业,这对于一个潜心搞科研的学霸来说,也许真是致命的一击。
纵身一跃,死因成谜
远在异国他乡,加之多年只有实验数据为伴,那个时候唐晓琳的性格已经不再活泼外向,她已经习惯将自己所有的苦闷憋在心里,当自己承受不住的时候,最终以一种很极端的方式去排解。
2017年的10月1日,唐晓琳最终选择从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一跃而下,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随着这一跳烟消云散了。
虽然她曾向朋友提及过自己有轻生的念头,但朋友却没想到她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根据唐晓琳朋友提供的线索和最后一次目击记录,警方于10月6日晚在金门大桥的一处海滩上发现了她的尸体。
一石激起千层浪。唐晓琳的死,在当年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人们发现,越来越多高学历者自杀、留学生遇害的现象,到底是社会、学校的原因,还是他们家庭的原因,亦或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谁也很难说得清楚,但最悲伤的唯有唐晓琳的父母。
对于唐晓琳的死,我有三点思考
(1)谁说读博就是为了更高的学历?唯学历论者,可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拿高学历、高文凭,其实在我看来读书除了获得参加高考的凭证以外,还有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开拓你的眼界,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当然,我这种想法还只能算停留在利己的层面。
其实也有人读书确实是为了突破科学难题,是为了在学术上为国争光。我们没有在最高学府、世界一流名校待过,就不能说真正能理解唐晓琳这类学生非要继续到美国深造的想法,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
(2)谁说女孩子就不能读空间物理专业、搞科研?很多人说,一个女孩子读什么空间物理专业,搞什么科研?硕士毕业,赶紧结婚生子不好吗?我想有这样思维的人,肯定无法理解,其实人生有很多种活法。
有的女性可以为科学献身,甚至终身不婚,比如颜宁教授;还有的女性结婚了,也可能仍然热爱家庭的同时,不舍得放弃事业。谁说女性专注学习、搞科研就会不幸福,结婚相夫教子才幸福?如果你不是事业型女性,你永远不会体会事业给人带来的快乐。
(3)谁说人生一定要完美,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不好吗?学霸是一种计划性和目标性都很强的群体,他们的自我要求很高,不达目的不罢休。然而,一个人如果总是这种心态,一定会活得很累。人生为何一定要完美呢?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享受奋斗的过程其实也很好。
有人说,唐晓琳读博期间都发了6篇论文了,却没有顺利毕业,多半是导师人品有问题,其实这个的可能性确实挺大。其中也可能存在家庭原因,唐晓琳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这些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即便如此,她也应该放过自己,毕不了业还可以想办法,毕竟人生还很长。总之,生命如此宝贵,不应轻易放弃。
写在最后:我们并非当事人,根本难以体会当事人的痛苦,也许当时她已经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但却无人发现拉她一把。只希望唐晓琳的死能引起一些反思,从而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改变。比如:改进学校管理、改进学制,关注留学生乃至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增进亲子沟通等等。希望逝者安息!
每日一问:读博很苦,你会支持孩子读博吗?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的母婴育儿知识及解决方案。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菊小医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