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你怎么当的后妈?”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几个黑洞,有的人留下一个弧形轨道,有惊无险;有的人穿过黑洞涅槃重生;有的人在黑洞中沉沦,停留在过去。

葛荟婕是后者,遇见汪峰,满心欢喜;离开汪峰,却没有一别两宽。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最不该遇见的人。

18岁生下小苹果,看着爱人带孩子离开,向别人求婚,她不甘心。从那以后,她不放过每一次送上“祝福”的机会。

汪峰求婚,她说:

四眼短腿汪和章小姐求婚了,我真心祝福啊。

章子怡晒小苹果,她指责:

自己有女儿你不晒,牵着我的女儿晒幸福。

章子怡晒二胎照,她义愤填膺:

你是原始人?

作为汪峰前妻,她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放过自己。

01

最近,葛荟婕又把自己送上风口浪尖。

章子怡过生日,两个女儿弹琴为她送上生日祝福。

如此温馨的画面,葛荟婕又坐不住了。

她发微博控诉章子怡把小苹果当流量,随后话锋一转充满羡慕:我看见她们的眼神,是爱你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网友怒了,认为她作为亲妈阴阳怪气指责别人还不忘带上女儿,她才是拿孩子博眼球的人。

早早结婚生子,被人狠心抛弃,又遭遇骨肉分离,她也算可怜人。

不过,网友的同情心早被消耗光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为母亲,葛荟婕纠缠十余年,把路人缘“作”死,章子怡却获得小苹果认同,收获幸福。

当妈难,当继母更难,为什么章子怡能获得小苹果认可?或许可以从母女二人相处中找到答案。

初次见面,是小苹果生日,章子怡捧着蛋糕,上有文字表白:“我们都爱你,生日快乐!”

怯生生的小苹果当场喊章子怡“妈”,这一喊让章子怡心疼半天。“这个孩子太缺爱了”她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孩子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会蹲下身子,弯腰为小苹果擦鞋;画上不适合的妆容,陪小苹果参加万圣节派对;一起过圣诞节,背亲子包。

国外出差,首先想的是带小苹果一起;经历有趣的事,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女儿分享;小苹果取得成绩,她充满骄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们一起去电影节,演唱会,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许多地方都留下二人美好回忆。

没有血脉相连,但章子怡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

她这样描述对孩子的感情:

我的大女儿,缺失了母亲的爱。但是我特别幸福,因为我有缘认识了她。有缘成为她的母亲。我要把所有的爱,也许会胜过我的亲生女儿,我都愿意给她……

经过章子怡耐心陪伴,小苹果更加活泼开朗。

会当着镜头秀母女同款手机壳,也大大方方拍视频逗章子怡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苹果真的变了。改变她的,是陪伴。

02

著名校长李镇西说:学校的教育再怎么重要,也只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补充。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是陪伴,陪伴能帮助孩子习惯养成,促进亲子关系的形成,这种影响烙进生命成为底色。

但不少父母以“忙着赚钱,没时间”为由理所应当缺席陪伴。

这不是借口。

事实上,陪伴不仅限于空间上的接近,更有精神层面的共鸣。

如果你认为缺少陪伴的孩子长大后会自然懂事,那可能会失望了。

可能有人会说,你看,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还不是照样考入北大。

你只看到她考进最高学府无限风光,却不知道她内心也有无法愈合的伤疤。

从小理解父母的难处,体谅父母的缺席,甚至都没跟父母撒过娇。不是她懂事,只是她在心里默默压抑。

在镜头前谈起父母,她哽咽痛哭。那个北大女孩,不过是一个渴望被关爱的孩子。

况且,缺乏陪伴的孩子,金榜题名,是少数;问题孩子,才是多数。

著名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长期与青少年罪犯打交道,她发现大部分问题孩子有一个明显共同点——缺乏父母陪伴。

这些孩子因为长期处在心灵孤岛,精神在无人监管下四处游走,不少孩子索性自暴自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玫瑾说:

12岁前,是孩子的依恋期。6岁前,最关键。

父母对孩子的心里影响力不在于父母挣钱多少,也不在于父母有多少知识,更不在于父母事业有多成功,而是在于你在他生命依恋期,付出的陪伴有多少。

那是不是陪伴就可以了呢?也不是。

比不陪伴更可怕的是,掉进陪伴误区。

03

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受苦,或者没足够时间陪伴,靠满足孩子一切需求弥补愧疚。

这是陪伴中常见的一种误区——「补偿性陪伴」。出于补偿目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却从不考虑这种要求是否合理。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要什么给什么,甚至无底线袒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自己买件衣服思考半天,给孩子买上千块的鞋眼都不眨一下;自己包揽所有的家务,孩子却十指不沾阳春水。

「补偿性陪伴」养大的孩子多少都会缺乏责任感。

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肺都要气炸了。一位母亲给儿子下跪长达一小时,只为求儿子去上学。

孩子翘着二郎腿拍下照片,洋洋得意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位母亲可怜吗?确实可怜。她自己就没有责任吗?我觉得有。

如果不是长期溺爱,孩子怎么会如此漠然?这个被捧在心尖上的孩子并没有学会感恩,反而丧失底线。这不禁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陪伴?

陪着不等于陪伴

你有没有遇见这种情况:

明明你没少陪孩子,孩子却还是粘着你;

你叫孩子好几次,孩子对你爱答不理。

父母陪伴不到位,孩子往往会走向两种极端。有的孩子会变得很粘人,有的孩子干脆和家长断开情感链接,配合度大大降低。

就像恋爱聊天,对方是否认真跟你聊天,你能感受到。同理,你没有认真陪伴孩子,孩子也能看出来。

一个九岁小学生在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中写道:

爸爸每天都会在吃早饭、睡觉时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手机就活不下去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

看完五味杂陈,心都揪起来了,因为类似的错误我也犯过。

一次,我带儿子外出散步,路上一直低头回复消息,儿子气呼呼问我在干嘛,我敷衍回答“妈妈在忙,你自己玩”。

见他情绪低落,默不作声,我意识到行为欠妥,随即把手机揣兜里。

陪着不等于陪伴,我庆幸自己明白地不算太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陪伴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高质量的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陪伴质量。

用心了解,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把走进孩子内心。

我们中的大多数父母,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从孩子呱呱坠地就开始长远规划,努力赚钱买学区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却往往忽略了陪伴也很重要。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这里有几个小建议给大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增加肢体接触,经常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受腻在妈妈怀里的温暖;

及时回应孩子,当孩子喊妈妈,告诉他“妈妈在呢”。当孩子受委屈,摸摸孩子后背,对他说“妈妈懂你”;

每天抽出十分钟陪孩子聊天,认真听听宝宝的童言童语和脑洞大开的奇怪想法;

每天和孩子完成一项亲子活动,一起锻炼、做游戏、讲故事等;

即便没条件陪在身边,也要经常打电话了解孩子生活,让孩子多听听妈妈的声音。

一位网友说:

我妈多次跟我抱怨,以前她外出回家想抱抱我,我都是惊吓着跑开。长大后别人家的闺女经常跟妈妈撒娇、手挽手逛街,我从来都做不到。

把教育交给学校,把陪伴交给老人,把精神娱乐交给动画片……真的不太行。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最后,如果看完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记得帮我点个「在看」。

另外,还可以留言和大家交流你在陪伴孩子方面的心得体会。评论区等你哦~

图片来源:微博@章子怡、《禁忌女孩2》、微博@葛荟婕、网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窈窕妈妈

朋友圈潮妈的育儿基地

112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