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校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追求,我国的前十几名的名校都应该算是学霸的天地了,北大清华可谓是名校中的泰山北斗,其中的学子和老师是我国的高精尖,北大清华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丁延庆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最近在网络上他一段关于天赋的肺腑之言火遍全网,短视频点赞持续到170w以上。
农村出身的丁延庆从小就是神童
丁延庆是农村出身,最后成就北大的教育学院副教授,他直言自己6岁就把新华字典背下来了,从小就有一定的过目不忘的能力。我们不得不佩服这样的神童天赋,就像小时候那些每天不做作业不上课依然考第一的学霸一样,神童是智商优质的表现。
他老婆也是北大出身
丁延庆的神童经历不仅是自己的,而且他妻子也是学霸。夫妻双双都是北大的高材生,这样的经历让人羡慕。
自己吐槽女儿是学渣,对学习一窍不通
丁教授在一段访谈中聊到自己很苦恼,夫妻双双都是高材生,为啥自己女儿成绩平平。而且他直言自己在辅导女儿学习是如噩梦一般,烦恼之至。如此优良的基因,让他对智商遗传大肆吐槽。女儿如此学渣,他和妻子都很无奈只能选择接受,也就是他女儿常给他说的话:认命。
他说:“不管做父母的有多优秀,我们都要接受并且必须接受,每个孩子都是普通人的事实,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接受它,这样对谁都好。”
教育本就是榜样的力量,相信他的女儿未来不会很差
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天赋平平,也同样学习不好。但是自己的父母是北大教授,每天在高精尖的思维熏陶下,那么即使智商不高,认知也会高。榜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有数据展示,通常考上名校的家庭一般都是教师、医生家庭,父母都是受过知识熏陶的。而那些农村学生不断努力考上名校,在学校生活中却因为见识和阅历常常落人一截。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比如: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先完成作业再去玩,其实父母本身还没有完成今天的工作;父母经常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刷视频;父母不让孩子抽烟喝酒,自己却经常拉帮结派、胡吃海喝;父母每天不看书,却让孩子天天看书。这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榜样,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意识的疑惑,这种疑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坏的教育。
丁教授虽然不想自己女儿成绩如此差,但是他的教育榜样作用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读书、沟通、时间管理、圈子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你还认为他的女儿也很差么?
教育从来不是学习成绩,而是阅历和认知
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为第一考核标准。其实细想开来,现实生活中,我们同优秀人才的差距往往都是在阅历和认知上体现出来的。初高中的教育所培养的第一是学生的知识素养,第二则是对事物认知的思维逻辑。有了这两个基础结合自己的认知和阅历,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
好的阅历从何而来?教育君认为阅历丰富无非是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对情感的认知、对技能的认知更加丰富。家长可以尝试带孩子经常旅游、让孩子耳濡目染社会事件的处理,教孩子如何处理情感和情绪,独立生活应该学会的一些技巧比如做饭、洗衣等。
圈子和环境影响教育的层级
名校生的学生圈未来都不会很差,家长是教师的学生圈未来也不差。我们给孩子创造的什么环境、创造什么样的圈子,这很重要。农村学子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更要跳出自己家庭和生活的认知圈层,向更好的知识圈层环境努力。
伙伴们,你们觉得呢?不妨在评论区感受一下自己对教育的看法。#教育原创星选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