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教材是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下来的,尤其是在选择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时更加谨慎,不仅要考虑文章的背景,还有文章带给学生的影响等。
教材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再清楚不过了,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是老师,但是老师教学提纲则是根据教材大纲,所以说教材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
说到语文这门学科,所肩负的不仅仅是教学生识字、说话等,更是在传承中国由远到近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些语文教材自然需要相应的变化。
但是近几年似乎对语文教材格外的关注,可谓是大动干戈,要知道以往在语文课本上进行的改动,大多都是删减或者增幅一些无关紧要的知识点,但现在的变动动摇到了根本。
相信现在很多90后,已经相继成为父母,自然就会对课本又重新的认知,很多早一批结婚生子的90后父母,现在是否为自己孩子的学习发愁,有没有忽然就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那些消失在课本上的文章,多少是“背锅”
《风筝》鲁迅
说到鲁迅相信大多人都不陌生,毕竟鲁迅的文章伴随着很多人,一整个学生时代,他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像《少年闰土》、《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是被大众广为熟悉的文章,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细心的人会发现,鲁迅的身影正在逐渐从课本中消失。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散文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抗美援朝战士的英雄事迹,文章被列入语文课本之后,逐渐影响着后代无数的学生,即使生活在现在和平、安乐、富足的年代,也不要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
这篇文章之所以会被删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竟是因为:文章所赞颂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现代社会形势已经脱节,再者就是文章对战争描述得太过残酷。
这样“奇葩”的理由一出,在网络上迅速引起了热议,大多数网友认为即使现在生活在安乐富足的年代,就更不应该忘了: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用无数英雄的生命换来的。
甚至还有一些网友说,这样的文章就应该一直在教科书上保留,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能铭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有就是勿忘国耻和居安思危。
随着这篇文章消失的这些年里,一直会听到有希望这篇文章再次回到课本上的消息,就在今年2021年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消失了近20年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回教材。
同时在网络上,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就是该不该给现在的学生,继续传授抗战以来的英雄事迹,还有革命精神,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
为什么说在教材中加入抗战相关的文章至关重要?
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不管生活在怎样的和平年代,作为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一定要有爱国之心,以往出现过很多崇洋内外的事情,让学生了解抗战相关的事件,可以很大程度上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不管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教材中抗战相关的文章,知道在抗战当时的情景,还有英雄们英勇无畏保卫祖国的事迹,从小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
曾经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伤害,那种痛感可能随着时间被逐渐冲淡,但是那些国家曾经所受到的耻辱,一定要时刻印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上,这样在享受现在安乐富足的生活。
同时也能做到居安思危,这所谓生于忧患,即使是现在的学生,更要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毕竟现在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太过安逸的环境,会令学生失去该有的血性。
激励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战争题材的文章,是可以激发学生斗志的,即使已经工作很多年的人,当再次看到这样题材的文章时,都是化悲愤为动力,争取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为国家效力。
所以教材中就应该有抗战题材的文章,没有哪场战争是不残忍的,这就是“弱肉强食”的现实,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作为祖国的未来,学生们更应该受到相关的教育。
总结:
作为学生一定要知道的就是,不管现在的生活多么富足,那是因为有无数个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守护着国家安全的战士,他们本可以也享受生活的。
你对教材中存在抗战题材的文章应该被保留吗?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