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手管还是不管?过了这个年纪必须管!

俗话说——小孩手上三斤蜜。

吃手,全世界孩子不成文的同款爱好。只是这个癖好,多数家长一提起都会眉头紧锁。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曾经,作为一位走在育儿资讯前沿的科学育儿派,我一直是坚定支持:

「两岁前的孩子吃手,理由充分,理应支持。」

探索世界:口欲敏感期,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事物。

认识身体部位:吃手是「跨通道认知」身体各部位的手段,可以促进脑部发育。

自我安慰:心理需求,通过吃手自我安抚,释放情绪,还有缓解出牙痛。

但最近,现实却让我焦虑了。

我发现,上幼儿园后,小正吃手的习惯愈发严重。无论是走路、排队、看书、睡前,小手指总是时不时就会不自觉地伸进嘴巴里。有时提醒他后,他还会躲起来偷偷吃。

明明两岁后已经逐渐戒掉的癖好,最近却愈演愈烈,大有吃手上瘾的趋势。曾经宣称「吃手不用管」,如今却愁「该管不该管」?

管 or 不管?

两岁后,该管还得管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管或不管,要看时间,也要看孩子情况。

虽说吃手对于低龄宝宝,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随着年龄增长,如果孩子到了 2 岁后,依然还有频繁吃手的习惯,就得引起关注了。

长期吮吸手指会对发育带来负面的影响:轻则引起牙齿排列异常,影响咬合功能,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重则还可能会引发嘴呼吸、口齿不清、语言障碍等等问题。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甚至连手指也会因过度吮吸而成茧、破损、甚至变形。

最关键的是,长期对吃手的依恋,会让孩子处于「婴儿迟滞状态」,导致孩子心理成长的滞后,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所以,如果说,两岁前,孩子吃手要「无为而治」。那么两岁后,孩子仍然吃手,就得「有所作为」了。

育儿有道

戒瘾有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们既要管,更要有目的,有方法地管。

虽然孩子在逐渐长大,但是自我安慰的需求却是持续存在的。想要帮助孩子戒掉吃手,那么就要帮助孩子找到新的自我安慰的方法。

今天就一起来聊聊,在帮助孩子戒掉吃手这件事上,都有哪些科学有道,实操性强的好方法。

1

追根溯源,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吃手的需求会逐渐减少。但如果孩子长期吃手,或者原本戒除,如今又出现这种「卷土重来」的倒退性自我安抚行为,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上幼儿园、妈妈上班、搬家等,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养育人员出现更换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紧张、焦虑,而无所适从。常见的吃手原因还有:孤独、沮丧、难过、无聊、饥饿、犯困、生病……

家长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异常」,找到吃手高发的场景和心理状态,才能有策略地各个击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解决吃手问题的前提,是解决孩子内心的焦虑。

例如我就发现,小正虽然上幼儿园没哭没闹,看似一片祥和。但每当他上课、排队、玩游戏等候的时间,就喜欢不自觉地把小手伸进嘴巴里。

跟老师沟通后,才明白,还没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他,面对独处或无聊的时刻,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就会吧唧吧唧地吃起小手来消遣寂寞。

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打败无聊——有很长时间,我每天都给他的手指画上不同的表情,让他无聊时就可以自己玩「手指小人国」的游戏。这种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很快就让他找到了独处的快乐,忘记了吃手这件事。

还有很多孩子发生吃手等退行性行为,都跟缺乏安全感有关。

提升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用温柔的语言,笑容,眼神,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爱的互动,减少内心的焦虑。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睡前吃手,妈妈就陪伴在旁边,温柔地跟孩子说——妈妈握着你的手,看着你入睡好吗?就这样连续几天,孩子慢慢就做到了不吃手也能甜甜地睡着了。

还有的孩子,每次出门见到陌生人就会紧张,忍不住就开始啃手指。这时候,妈妈轻轻牵起他的手,搂着他的肩,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妈妈爱的包围圈里,孩子的焦虑慢慢就会化解掉。

2

表面无视,正向引导

发现孩子吃手,先别着急去解决。

许多妈妈看见孩子吃手,就会立刻告诫他:

别吃手!

不许把手伸嘴里!

立刻把手指拿出来!

但这种看似有威慑力的提醒,实则却是隐性的心理暗示,会不断加深「吃手」这件事在孩子脑海里的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而且,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粗暴地责骂、恐吓、甚至一巴掌拍掉孩子的手,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更低,吃手的行为反而屡禁不止。

越不让吃,心里越想吃。而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就是表面无视,正向引导。

每当发现孩子又不自觉在吃手时,不声不响地走过去,抱抱他,亲亲他,或者拉起他的小手去玩游戏、做手工、拼拼图,让孩子的手里有活,眼里有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慢慢地弱化孩子对吃手的依赖。

而且,一个人「看不见」还不行,得全家一起「看不见」。

好的教育,需要全家人一致的配合。

3

绘本助力,心理自助

与其喋喋不休的唠叨,简单粗暴的训斥,都不如让同伴的力量带来积极正面的示范,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尤其是正处于「模仿敏感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同龄人。

绘本恰恰就是这位靠谱的小伙伴。这里,我就要给大家强烈安利这本《大拇指,真好吃!》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宝贝,你爱吮手指吗?露露也爱!有大拇指陪伴的感觉棒极了!

可是大家都笑话她,说吮手指是「小宝宝」才会做的事;专家也说了,如果继续吮手指,她的牙齿就会突出来~

天啊,露露该怎么办?

故事刚开头,就戳中了所有孩子的心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对啊,要跟自己亲密的手指伙伴分开,太让人伤心了!(先共情,俘获孩子的心)

可是继续吃手指,又好像确实危害多多耶。(同伴们的话,会更让孩子信服)

怎么办呢?(引起孩子的关注和思考)

主人公想出了 12 个步骤来矫正吮大拇指的习惯。小朋友,快来看看她都做了些什么事?(同伴想出来的办法,会比父母的说教更有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脑洞大开,使尽浑身解数的露露,有鼻子有眼睛,会笑会哭的大拇指,书里生动地刻画了露露跟老朋友分离过程中让人难分难舍,啼笑皆非的故事。孩子们被都得乐不可支的同时,也会更愿意心悦诚服地承认和纠正同款毛病。

这时候我们也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孩子:

宝贝,你觉得露露的哪个办法最有效果?

那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们一起试一试?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儿童本位出发。

我们时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了无数的大道理,却常常忽略给予孩子「可行的办法」。

而书中却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既真实刻画出了露露戒除吃手时的纠结和痛苦,也诙谐幽默地描述了露露是如何一步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让孩子看到小伙伴成功的例子,更增强了信心。

最重要是,书里让孩子看到——虽然自己失去了「大拇指」的陪伴,却收获了更多人的爱……戒掉了坏习惯,但也得到了心灵上的疗愈。

用故事打动孩子,用同伴的力量影响孩子。就算过程中偶有反复,孩子行为出现倒退,但只要我们能够放下焦虑,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少点指责和否定,多点鼓励和肯定,那么吃手这块绊脚石,总有一天能被踢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审核专家 邹丽娜

儿童心理咨询师 / 北京市高级教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审核专家 何剑亮

浙江大学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牙科主治医师

监制:徐疯疯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标签: 孩子 露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