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尽管普通话一般不使用,但仍然活跃在四川的方言中。
“䪹,pǐ”形容词 指“大脸”或者“脸宽大”
四川话骂人也用古代典籍,显得高雅,“䪹脸”(pǐ liàn)比城墙倒拐还厚。
所谓城墙倒拐,就是城墙转角的地方,是城墙最厚的所在,脸皮跟城墙倒拐一样,那是得有多厚啊!
《玉篇》释为:“䪹,大面”。“䪹”是个多音字,指“脸宽大”。
“yù” 形容词 表示磨损的意思。
李劫人《大波》:这些麻筋麻肉的话,你表婶的耳朵早就听yù了。
“xuān” 动词 表示徒手推的意思。
郭沫若《光海》:你又把我推翻,我反把你xuan倒。
“zào” 动词 表示搅动;翻动的意思。
《广韵·号韵》:zao,手搅也。
口语:把稀饭zào一下,不然要巴锅了。
“揨,chén”动词、形容词 表示顶撞;脾气不好的意思。
《广韵·号韵》:揨,撞也,触也;
《广雅·释诂一》:揨,刺也。
口语:二娃子不服气,跟他爸揨了几句;这个人说话揨的很,我们难得给他说。
“,sǒng” 动词 表示推、搡的意思。
《集韵·董韵》:,推也。
冯梦龙《醒世恒言·两县令竟义婚孤女》:你一推,我一,他出了大门。
口语:挤公交车的人太多了,最后一个人,用力一,才挤进去。
“揞,ǎn” 动词 表示掩藏的意思。
《广雅·释诂四》:揞,藏也。
口语:有啥子好吃的赶紧拿出来嘛大家一起吃,不要揞起,
“硙,ái” 动词 表示磨的意思。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娘子面,硙了再重磨。
口语:片片药要在水头硙烂了,才好喂娃娃。
“dìng”动词 表示看的意思
《玉篇·目部》:dìng,看也。
口语:二娃子,那个美女你dìng了半天,半天都不眨眼。
“跐,cǐ”动词 表示蹭,脚掌着地滑动的意思。
《七侠五义》第五十一回:跐脚下一、也就溜下去了。
口语:吴老二一口老痰吐在地上,又习惯性用脚一跐。
“zhú”形容词 表示堵塞、不通气的意思
《广韵·屋韵》:zhú,塞也。
口语:感冒了,鼻子zhú倒不通气。
“齁,hōu” 动词 表示喘息的意思。
《广韵·侯韵》:齁,鼻息也。
口语:老吴害了气管炎,一到冬天就齁的很;又称哮喘病人为“齁班儿”。
“搒pán” 动词 表示碰,触的意思。
韩愈《城南联句》:逗翅相摆幽尾交搒。
口语:搒到藤藤,叶叶也动了。
“zǔn” 形容词 表示物质腐朽的意思。
《广雅·释诂一》;zǔn,断也。
口语:谁知道那个木板是zǔn的,人一踏下去的断了。
箸(zhū),动词 表示让一端整整齐齐的。
吃饭前把筷子箸一下,好夹菜。
筷子,吃一箸,拈一箸
“póng”形容词 表示非常香。
《集韵·董韵》:póng,香气盛也。
《成都通览·土语方言》:póng香,极香也。
口语:刚出笼的包子,热腾腾,香póng pó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