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得到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但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在中国这种变现尤其的明显。不同的城市也纷纷因为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速度被划分不同的登记,并以此衡量城市的实力和未来潜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到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的城市拼搏自己的未来,只因这些城市有着更好的发展可能,但机遇同时也伴随着竞争的压力。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个人的物质需求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而每个人在内心情感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才是最难满足、最终极的需求。
放眼在一二线城市努力拼搏的年轻人,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首先在学识上来看,既然有能力在人才济济的大大城市内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挣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充分的说明他们具备良好的学识,大多数也都毕业于比较出众的高校。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再高的学历、再好的毕业院校也不能保证在职场中平步青云。相反,对于许多刚刚走出高校的学生来说,生活和工作的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未走入社会的他们还比较稚嫩,而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都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很多生活技巧和职场生存技能都不具备。很多学生还会天真的认为,社会上与自己相关专业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多的需求。
然后,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可能早已经被时代抛弃,或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在找工作时,用人方可能对这些根本不关心,甚至可能连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还需要家人的帮助。
学生毕竟还没有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生活在校园里成本普遍比较低,衣食住行的花费在也比较少,而且学校都会提供专门的服务供学生选择。
但当这些学生走进社会,他们才发现,其实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是需要支付其成本的,很多之前在学校里非常低廉的开销如今都会成倍的增长,最基础的住房问题,每日的饮食和御寒的服装,以及水电费、交通费和人情的往来不胜枚举,这些纷至沓来的花销都会让这些学生应接不暇,再加上刚毕业时工资往往比较少,所以经济上会非常窘迫。这些困难是非常容易想见的,并且也几乎每个人都会经理这样的一段手足无措的生活。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下,读书是每个人出人头地的唯一方法,也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从古至今,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有学识的人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人的尊重,很多家庭都愿意全力支持孩子完成高等教育。
这种传统也一直影响着每个家庭,但在人口大爆炸的今天,想要拥有更高的学识,往往都用学历和毕业的高校来衡量,虽然在某些角度来看,这样的评价并不能完全的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干。
但仅仅是一直文凭,并不能在工作过程中取得耀眼的成绩,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个人的能力,包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抗压能力等等,这些都很难从学历上直接的体现出来。
在几十年之前,因为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没有今天这么高,所以当时能够考上高中或者大学都是人中的龙凤。然而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教育水平自然得到了空前的进步,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大学生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凤毛麟角,而成了普普通通的身份。
甚至即使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一二线城市之中也并不少见,毕竟竞争的激烈也导致了资源的聚集,越好的公司吸引越多的高材生,名牌大学也就没了什么优势可言。
历史的进程就像滚滚的洪流,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学识的增长,也要业务能力的不断进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