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已有学校全班停课!

江苏苏州市民王女士的女儿

在苏州姑苏区某幼儿园上大班

5月18日中午

她的手机突然接到家长群通知

老师告知班级有数名小朋友

都患了疱疹性咽峡炎

需要停课10天

王女士不禁焦虑起来:

听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厉害

家里的孩子会不会中招?

现在去医院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还来得及吗?”

据悉

每年5月到7月

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高峰

这主要与气温上升、雨水较多

湿热的环境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有关

有不少人疑惑

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吗?

0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1-7岁儿童发病多见,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夏秋季为高发季节。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以及直接接触传播。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天后自愈,重者可至2周。

02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包括三种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生活中接触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03

能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大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主要包括 A组2、4、6、9、16、22型,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少见。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

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CV-A6、CV-A10感染病例有增多趋势。

04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常突起发热,热度高低不一,最高可达 40℃ 以上,甚至引起惊厥。常伴有头痛、腹痛或肌痛。年龄较大患儿自诉咽痛,可影响吞咽。婴幼儿表现为流涎、厌食、烦躁不安,伴发呕吐。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2-3日后红晕扩大,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淡黄色假膜。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在4~6天后自愈,很少有并发症。

手足口病:在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疹为粟米大小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等处,疱疹破溃后成浅溃疡。手掌、足底和臀部常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疱疹及皮疹通常在一周內消退,极少数患儿(主要是EV71感染者)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注意:疱疹性咽颊炎只出现口腔咽颊部位的疱疹、溃疡。

手足口病部分患儿口腔未见疱疹,或口腔部位先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等部位的皮疹。

从这个角度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认为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鉴别的意义不大。临床上没有出现皮疹而仅有口腔疱疹的,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出现皮疹,则诊断为“手足口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如何预防、管理?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日常生活中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可有效预防此类疾病。

1、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养成先洗手、洗干净手的好习惯。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家长或看护人接触儿童前、给婴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餐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或高温消毒;儿童玩具及桌面、地面等及时做好清洁和消毒。

3、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物、被褥等。

5、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加强锻炼,提高儿童免疫力。

来源:陕西二套融媒中心、现代快报、陕西疾控

原标题:《紧急提醒!已有学校全班停课!》

编辑:刘梦鸽 吉倩倩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