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手,如何放手才是关键!

孩子未来人生的道路,终究需要他自己去走,真正为他好,那就是让他学会独立自主,培养他选择的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大概没有不关注孩子学习的。

现在走在大街上,有两个门店是最火的,一个是药店,一个就是辅导班。无论是价格多高的辅导班,只要有效果,父母都舍得给孩子花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教育支出已经占了家庭支出的50%以上了,可见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如何重视了。

但是广大的父母又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就是对于学习,往往是父母着急,而孩子却一点也不在乎。说得不好听点,对于学习,父母就是剃头挑子 —— 一头热,孩子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是被父母逼着学。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我们小时候对于学习的态度跟现在的孩子并没有多大差别,也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为此没少挨父母老师的揍。只不过我们现在长大了,我们就变得跟我们的父母一样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逼着自己孩子学了。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说,管教对于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管教扼杀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我们想要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积极主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当然是来源于孩子的内心。只有孩子想学习了,他们才不用父母监督管教,才会积极主动的学。

但是我们父母的管教是什么?这是一种外力,是父母施加给孩子的。我们外力施加得再多,对于孩子的内动力也不会产生什么促进作用。而且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还会有副作用。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能的追求自由的,不喜欢被别人控制。我们都想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因此我们会本能的反抗被控制。

对于学习,当父母给孩子施加外力,控制孩子学习时,这违反了人们追求自由的本能,就会刺激孩子对抗父母。孩子就会叛逆,想重新夺回对自我生命的掌控权。于是父母越是控制着他们学,他们就越是不会学,以此来证明自己是自由的。也就是说,父母的控制越强,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就会越弱。

这就让父母的教育很尴尬。

父母想要孩子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父母的教育却让孩子离积极主动的学习越来越远。说句不好听的,父母教育得越成功,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就会越大,孩子就越讨厌学习。还真不如什么都不做,对孩子完全放手,反而不会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伤害那么大。

这就是父母当前教育的尴尬现实。

因此,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学,就必须要放手。

知乎上关于“什么样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一问题,看到了一个网友最接地气,却最戳心的回答:

快乐自主的孩子最容易实现目标,从而达到世俗意义上的优秀。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决空间,往往胜过供养一切、事事包办。

何猷君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赌王”何鸿燊的儿子。除了显赫的家族背景,他自身的标签,也自带光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2岁就独自离开家去留学,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收拾房子,出门习惯性地坐地铁,乘飞机选择坐经济舱,时刻提醒自己像一个普通人生活和奋斗。

18岁同时被麻省理工和剑桥大学录时,父亲更希望他去剑桥,而何猷君却坚持要选择麻省理工。尽管父亲在家里是绝对的权威,最后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决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何猷君曾多次感谢父母对他的“栽培”和“放任”,放手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正是一次又一次的独自闯荡,才成就了今天更完美的自己。

所谓放手,其实并不是体现在孩子的人生重要关头,而是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出发。

1、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比如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整理房间等等,只要是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家长不妨大胆的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提高动手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已进入小学阶段,但依赖性还是很大,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家长首先要树立好榜样,把家里收拾得整洁条理,办事独立自主、雷厉风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适当加以引导,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

2、尊重孩子的选择

除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还要在思想上适当放手。也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

教育学博士陈美龄,在谈及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时,曾说:千万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她的三个儿子就是在她的“放养”中长大,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让他们明白自己选择的结果自己承担。

所以她的三个儿子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都非常有主见,而且先后入学斯坦福大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未来人生的道路,终究需要他自己去走,真正为他好,那就是让他学会独立自主,培养他选择的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

3、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什么叫自主权,就是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对孩子而言,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学。

我记得初三那一年,当我决定认真学习时,我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催促,一到了学习的时间,我就自觉自动地走进了书房,而一到了我认为可以休息的时候,我也会主动放下手中的笔,按照自己的方式休息。

有的时候,父母还是忍不住说我两句,但我就回一句话: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心中有数,不需要你们不时地提醒。慢慢地,父母也就不过问我了。

实际上,当孩子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的时候,他的自主权其实也就释放出来了,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做主”这件事毫无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说了算,他们内心会倍爽。

我有一个同学,他想培养儿子一个兴趣爱好,起初,他的想法是,男孩子嘛,应该学打篮球,可是儿子似乎对篮球没啥兴趣,他真正喜欢的是羽毛球。

经过协商,他跟儿子达成共识:篮球和羽毛球都学,结果,孩子虽然也会去培训篮球,但投入程度远不及羽毛球。

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是唤醒他内驱力最基本的条件,试想,如果你的老板整天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你,我想,你工作的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你会觉得:反正我是按照你的方式做,如果做的不好,那也是你的问题,跟我无关!

可是,如果老板把决策权交给你,那么你肯定会认真负责,你会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我有义务把事情做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采取控制,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过度干预,我们总觉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辅助和监督,其实,这些做法,无形当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我总结如下:

陪写作业,要知道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巩固当天的知识,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可我们迫于学校老师的压力,以及自身的焦虑,对孩子的写作业问题强加干涉,结果就造成了作业责任的转嫁,孩子会觉得,父母催,我就做,父母不催,我就一直拖着。

代选兴趣班,孩子掌握一两个技能是有必要的,但是,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课程,要知道,兴趣班之所以叫兴趣班,是因为它基于兴趣,孩子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非要强加给他,这不就是剥夺了他的自主权嘛。

生活上的大包大揽,当孩子上小学后,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可我们总是觉得孩子没长大,还不够成熟,因此,把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大包大揽,渐渐地,孩子觉得这些事情都是父母的,自己没有必要去参与。

因为我们习惯于干涉,习惯于控制,所以,养成了孩子依赖别人的个性,他的自主意识会变得极差,他更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他更喜欢把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

小结一下: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责任转交给孩子,他可以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

同时,在生活上,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经常给他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独立自主的完成,通过外部环境孵化他的自主意识。

4、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如果不敦促孩子学习,那他很可能真的就不学了”,这话我信,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本身就缺乏一定的自律性。

可我们依然不建议敦促,因为前面已经说了,敦促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它不具备长期效应,时间久了,孩子会对敦促会产生抗体,这时候,父母很容易被迫加大惩罚的筹码,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试问,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愿意去做?我认为,想要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胜任力,拿手机游戏来说,如果一款游戏难度很大,你相信吗,只要孩子尝试几次失败,他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无法胜任,他总是被虐,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对应到学习,其实也一样,如果当前的课程太难,孩子hold不住,那么他同样也会放弃。

及时反馈,还拿手机游戏举例,游戏生产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反馈,比如,打死一只小怪有奖励,干掉一个boss还有奖励,打游戏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反馈的过程,对应到学习,孩子感受到的正面反馈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挫折,是卡壳。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父母可以这么做:

暂时降低学习难度,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学习难度调低,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识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从初一补起,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让他觉得自己是可以hold住学习的,让他获得一些学习的成就感。

刻意制造反馈,看过《垫底辣妹》的人都知道,只要主人公有一丁点儿进步,补习班老师会玩命地欣赏,玩命地鼓励,其实这就是反馈,跟游戏一样,孩子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慢慢地,孩子会把这种反馈转移到学习本身,他会从做题过程中找到快感。

小结一下:没有人天生喜欢被虐,人们更喜欢干有好处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学习,爱上学习,那么,你得先让他感受到好处,先让他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经说过:“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所以,不要再让你所谓的“爱”来“坑”孩子了,真正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学会放手。

让孩子充分得到锻炼,学会独立,让孩子在一次次磨练中,成长为更强大、更优秀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读后有感

(↓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网络、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读后有感!点亮

在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