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炎热,又到了手足口病高发的季节。病毒开启了夏日party,可让孩子们遭了殃。进入五月以来,杭州市一医院儿科因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来就诊的小病人明显多了。
医院做过一个统计,仅仅一个上午,儿科就接诊了近60例患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颊炎的小患者。这其中,又数疱疹性咽颊炎的数量相对较多,虽然手足口病数量较少,但是呈上升趋势。
蒋春明 市一医院儿科主任:
这两种病其实是非常相似的病源,都是肠道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类疾病,疱疹性咽颊炎主要是发烧,咽痛,咽颊部有疱疹,手足口病的表现不单单是咽颊部的疱疹,它同时会出现手、足、臀部、膝盖等部位都会有皮疹,甚至现在很多手足口病会出现全身都有这类症状。
因为是“同根同源”,所以“欺负”的对象也几乎一致,都是5岁以下的孩子。而且疱疹性咽颊炎要是治疗不及时,还会变本加厉,发展成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的代表,所以,在日常一定要管牢孩子,不要乱碰乱摸,及时洗手,避免把细菌病毒“吃”进去。另外家长也要留心,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头痛、喉咙痛、拒食、流口水等表现,要及时去医院,还要做好家庭“隔离”工作。
蒋春明 市一医院儿科主任:
要保护高危的病人群,保护免疫力有问题的,尤其是我们现在家里面,一家有好几个孩子,有些小婴儿的、刚刚出生的,或者一岁以内的孩子,免疫力是不成熟的,能够希望还是与(患者)隔离,这种隔离就是避免生病的孩子跟小婴儿接触,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尤其是一些玩具,尽量不要共同地玩耍。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是个大家族有20多种(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
02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常急性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但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重症手足口病有什么表现?
● 持续高热不退;
● 神经系统异常:精神差、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肢体肌痉挛、抽搐、肢体抖动无力、站不稳或坐不稳等;
● 呼吸异常:呼吸明显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口唇发绀;
● 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或减慢、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摸着皮肤湿冷。
在此也提醒家长们做好日常护理,关注孩子症状,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自己轻易判断疾病轻重程度,一切交给医生诊断!
03
我娃天天在家,怎么会得?
经常会有家长疑惑身边都没得手足口病的,怎么偏偏我娃得了呢?这里要从传染病流行的经典“三环节”来解释一下: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可是很高的呢,尤其是成年人感染致病性的肠道病毒,自身没有症状,没做好个人卫生,很有可能把病毒传给家里的孩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不讲武德的病毒,硬是专挑娃娃下手呢~
04
手足口病要怎么预防?
●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牢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十五字口诀。不仅是孩子,大人外出回家后,也要先洗手洗脸再接触孩子!
● 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场所,尽量不要去人群拥挤、通风不好的游乐场。
● 接种手足口疫苗,6月龄到5岁的孩子,都能接种EV71灭活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EV71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05
得了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皮疹处理: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可以给孩子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皮疹不用避水,该洗澡就洗澡,也不怕见风,家里该通风就通风。
●饮食清淡:口腔内的疱疹,常引起孩子嘴巴疼痛,不愿意吃东西。所以,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食用偏凉、软糯食物,不吃干的、硬的、酸的刺激性食物。特别推荐放凉的八宝粥、面条、稀饭、米糊哟。
记者:陈绩 部分素材来源:富阳发布
编辑:金妍
审核:李文、汪宾宾、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