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母亲,一代真名媛的教子之道

5月24日袁隆平爷爷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人们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究竟是怎样一位母亲,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位举国爱戴的伟人。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真名媛华静的故事——故事女主的儿子,是令人尊敬的袁隆平。

有一天,袁隆平在嘉陵江游泳,捡来一块亮晶晶的石头,回家后,他拿给母亲华静。

华静看了看,告诉他这个不是钻石,因为钻石的色泽真实而自然。母亲接着说,就像人生的色泽,也要真实而自然。

他问:“什么是人生的色泽呢?”

母亲微笑着回答:

“虚荣不是,浮华也不是;得意的脸不是,骄傲的心也不是;名位不是,权势更不是。

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

华静,是一位名媛。

真名媛,不是有钱,是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有着高尚的情操与惊人的智慧。她在任何环境中都知道如何活出钻石般的色泽。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开口就发智慧,舌头上有仁慈的法则。

1

从名媛到全职妈妈

华静出生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被父亲送到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接受西方信仰、礼仪、文化、艺术教育,讲得一口娴熟流利的英文。她后来教育儿子英文,经常引用箴言,出口成章。

高中毕业后,华静在北京一所学校任教。校长正是她未来的丈夫——袁兴烈。

袁兴烈祖籍江西德安,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两人坠入爱河并很快结婚,婚后育有五子,其中的二儿子正是乳名二毛的袁隆平。

后来战火纷飞,全家人离开北平,辗转湖北、湖南等地。夫妻俩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不管来到哪个地方,他们都要把孩子送去读书。

1936年秋天,袁隆平一家迁居到汉口,丈夫袁兴烈投笔从戎,在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任上校秘书)。

由于家里无人照看孩子,华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认为教育孩子比自己事业更重要。

辞去教师工作,她毅然决然,把精力完全放在教育孩子身上。她一直告诉孩子们:你们活着是有神圣使命的,可以造福很多人,你们要爱土地,爱自然。

她不看重成绩,却非常看重孩子的品德与情操。她有一句名言,我们做妈妈的都要牢记:

“孩子的智商如同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

董卿曾经在《面对面》中说过一句话: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智学研究发现,七岁之前的孩子,就像一个大眼睛,会对环绕他们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印象,而这种印象会传入孩子的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及新陈代谢系统。

也就是说,父母是什么样的方式工作、生活、交际、为人处世,孩子看到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这就是伟大的全职妈妈,价值所在啊!

袁隆平在母亲熏陶下,自童年起,他便开始对上天与土地有着敬意,后来便在心中立下美好的梦想,19岁那年,袁隆平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西南农学院。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来到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农业学校当老师。

华静为了帮他照顾孩子,支持他事业,竟然选择和他一起去。

华静的童年,可谓是丰衣足食,大家闺秀,但是她竟然可以吃苦到这种地步,舍弃大城市的繁华来到穷乡僻壤。

后来袁隆平在怀念母亲的文章里写到:

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

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

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2

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

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与信仰上的支持

袁隆平没留过学,却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读英语箴言书给他听,让他跟着读,这为袁隆平的英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6岁那年,袁隆平转入汉口博学中学高中部。该校有百年历史,最初创办人是一名英国chuan教士。

物理、化学也是欧洲老师用英文讲课。良好的英语基础与品格基础,就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

袁隆平说:“英语是非常严谨的语言,而水稻育种是专业的学科,想用英语介绍水稻育种,要应用大量专业的词汇,即使专业翻译,都难以办到。”

在写给母亲的信件中,袁隆平情真意切地写道:

“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

袁隆平,其实也失败过。

为了让当地的红薯增产,袁隆平着手研究红薯的杂交方法。只是由于知识经验有限,杂交红薯最终失败了。

袁隆平非常沮丧,华静看到儿子这样颓废,就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像是小种子,让袁隆平豁然开朗,重拾信心。后来,他又接触到水稻培植领域,并且全身心投入其中。

袁隆平这辈子,受的打击与失败多不可数。

当袁隆平将目光投向杂交水稻领域时,国际权威科学家对他的观点全盘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无优势,如果哪个人提出杂交水稻课题,就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是袁隆平始终记着母亲的教导——敢于为人先,敢于凭信前行。

最终,他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汉语、英文专著6部,成为名震世界的一代“杂交水稻之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全面发展

懂得歇息,才能重新得力

当袁隆平成为科学家之后,华静仍然会经常提醒他、矫正他、甚至批评他。

华静非常看重休息,袁隆平却是在工作上很拼命。她责备说:“我知道你是科学家,可是稻农们尚且知道要午休,你一直如此拼命,身体迟早会被累垮的!”

所以,袁隆平懂得节制,懂得锻炼身体,他说正因为坚持母亲教导的“劳逸结合”,后面这30年里,他的身体才一直棒棒的,没出现过大碍。

袁隆平不但会拉小提琴,通晓音律,而且知识面特别广博。这都是母亲对他启蒙教育潜移默化的果子。

在写给母亲的信中,他说:

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4

教育儿子爱妻子

教育孙辈谦卑低调

她被子孙世代称赞

教育儿子如何选择配偶,是每一个母亲的职责。当初,袁隆平的父亲看重自己,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富家大小姐的矫情,做事低调踏实。

华静一直教育儿子也要找这样的配偶,要看重品格过于外貌,要与自己同甘苦,敬畏婚姻。

美容是虚假的,艳丽是虚浮的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

爱你的信仰,不爱你的浮夸

袁隆平的学生邓哲,就是这样的一位女孩。她很喜爱和敬佩袁隆平,“袁先生人好,课讲得也好。”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一起。

新婚后,小两口顾不上甜蜜,顶着40°烈日,脚踩烂泥,咬牙扛着稻叶划伤之痛,扎进稻田大海捞针。

寻觅一年多,终于在14000多株稻子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杂交水稻研究刚起步,全国就卷起政治风暴,不少矛头开始指向袁隆平。他忧心忡忡地对邓哲说:“我先跟你讲一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我可能就要上台挨批斗,进牛棚了。”

邓哲不假思索:“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两个人都看重婚姻,至死不渝,在无数夫妻反目成仇、划清界限的年代,这样的感情,给了袁隆平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教育儿子爱媳妇,是华静一直的作风。她经常跟儿子提到媳妇的优点,鼓励两口子彼此相爱。

所以,袁隆平,从大孝子成为了一枚老婆的暖男。

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唱歌,互相倾听凝视,琴瑟和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妻子洗澡时,袁隆平担心她煤气中毒,隔两分钟就得喊她的名字,有回音才放心。出国时,他做了写有英文求助语的牌子,防止老婆走丢。

出差时,他想给邓哲买裙子,却不知道尺码,索性买了两条,写信说“哪条合适穿哪条”。

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辈子,袁隆平做到了对妻子不离不弃。妻子卧床生病的时候,他端屎倒尿,擦身喂饭,比护工还周到。夫妻的婚姻成为了多少人的榜样啊。

很多优秀的母亲,未必会放手让儿子成为优秀的丈夫。但是华静,却懂得放手,懂得退出,懂得成全小两口的彼此相爱。

更优秀的,是华静一直教育儿子节制欲望——作为成功男人,你要爱惜糟糠之妻,过节制的生活。

袁隆平在钱财与美色,这两大考验中都屹立不倒,这主要受母亲给他讲的一则哲理故事的影响。

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听见雏鸡在围栏里唧唧喳喳地叫,围栏一角有一个小洞。

洞口太小,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

可是,它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却出不去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

华静的智慧,在于懂得讲故事来劝勉孩子们,而袁隆平也从中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那是要告诉他: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有真正的自由。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节制、谦卑和低调。

有段时间,袁隆平的3个孙女上了热搜,和众人想象中的豪奢生活方式不同的是,这3个孙女生活得非常简朴,外面看不出一点名人后代的优越感,甚至老师同学都不知道她们的爷爷是袁隆平。

袁隆平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他更愿意花时间和自己的家人们一起度过,把母亲教育他的品格再传递给孙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虚心的人有福了。

谦卑的人有福了。

自律的人有福了。

教育孩子变得谦卑,才能体会家中长辈的辛苦和不易,才会主动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不懂得谦卑的孩子,只会借着家中长辈的光环吹嘘自己,学会了贪图享受,学不会自我精进。

有人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天,我们缅怀袁隆平。我们更要学习这个家族的好门风。

袁隆平的母亲,是很多老一代名媛的缩影——她们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又为子孙牺牲了自己的一辈子。

生而不养是孽,养而不教是祸。

当名利袭来的时候,教育子女与孙辈要谦卑自律,严格要求他们,就会避免子孙中出现坐吃山空、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目无法纪的人。

所以说,真正的贵族教育,是富过三代,富过很多代人的,秘诀就是长辈们心怀敬畏,有远见,有边界感。不会让天然人内心过重的「爱」,成为明天毁掉孩子与孙辈们的「害」。

孩子们是看着妈妈的脊背长大的,所以从小学做人的最直观的榜样也是妈妈。

教育本身就是一场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最好的教育,就是教养自我。

父母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孩子就会走我们的路。

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陪伴子女的时间和生活处事方式的不同,塑造出不同的孩子。

我们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要终身恐惧战兢。

我们是孩子的管家而非主人,有一天要交账的。

教育本身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事业,过程十分辛苦,唯有用心、用爱、不断学习、效法美好的榜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文章来源:耶雅亿的后花园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关注东夏教育

学习中华文化

收获中华智慧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