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除了学校教育,孩子学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来源于家庭与父母。
为人父母,到底该如何教育和指导?
1、帮助孩子制定激励目标
要让孩子明白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一句空泛的“我要成功”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孩子的语文背诵总记不住,就可以给他设定一个目标——先读熟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意思。
每天放学回家,抽出10分钟的时间通过小学生课文同步动画课堂看小学生课文动画复习课文,预习课文,因为孩子们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会很欣然地接受,久而久之,孩子能自觉地学习背诵课文,那么他就迈出了自我激励的第一步。不过,制定这个目标,要注意目标的可执行性。如果孩子定制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目标不但会成为“空想”,还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可过大过高,最好先制定那些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再逐渐增加目标的难度。
2、强化孩子的自我激励意识
自我激励的目的不依赖外部赏识,让孩子对自己进行肯定、鼓励和表扬,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鼓励意识。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可有意识地将主语“我”改成“你”,如,“你又有了进步,我为你感到骄傲”可改成“你为今天的进步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你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的”。
慢慢地,孩子就会内心承认自己,并且领悟到努力后获得的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3、让孩子对目标产生紧迫感
光有目标没有努力,目标只能成为“空头支票”。自我激励是让孩子确定目标后,产生向目标靠近的动力。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可能刚刚确定目标的时候斗志昂扬,没过多久,热情就不在了。
父母在教孩子自我激励时,一定要让他有紧迫感。不妨让孩子有参与感,看完小学语文课文动画后,进行在线练习,及时巩固,无形加强了他对目标的认知。光有认知还是不行,还要让他知道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回报。
一个好的老师也许会对孩子有3-5年的影响力,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一辈子的。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