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教育行业,机缘有千百种。有人是受成长之路上某件事的激励,有人是“误打误撞”,因缘际会,又有人是因为当年的政策分配,爱上并坚守,但还有人,他们出自教师家庭,受父母影响继承“衣钵”,在教育行业中继续奉献、开拓。
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国际中学校长黄彦就是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2021年4月24日-25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化学校课程发展大会中,国际学校在线采访到了黄校长,近距离倾听她的经历与感悟。
文 | 编 张冰爱
一颗糖,开启一生的教育之路
“妈妈般的老师”,是黄校长给国际学校在线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与黄校长的交谈中,她亲切的性格,对教育的见解思考,更让人感觉到她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能力。
是什么样的经历与背景,让黄校长拥有这样的特质与魅力?
采访中,黄校长讲到,她与教育的渊源,不止20多年的从业经历。黄校长的父母都曾是老师,在教师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让黄校长对这个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情感。“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最开始是因为一颗糖”,黄校长笑着说道,“我妈妈教的学生毕业后,会带着水果糖来看望她。那个时候水果糖是十分珍贵的,我当时很小,就觉得当老师有糖吃”,这一段儿时的经历,给黄校长留下了“甜蜜”的记忆,也让“老师”这个职业,在她心里生了根。
“后来长大了,听到很多学生提到在母亲的帮助下,他们有了进步,有了改变,让我觉得为人师表,被人需要,助人成长,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这是“当老师”这个想法,真正在黄校长心里萌芽。
从那时起,黄校长立志成为一名教师,一名尽其所能抚育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灵魂工程师”。
1995年师范学校毕业以后,黄校长便抱着这样的“初心”,进入教育行业。20多年间,在中石油子弟学校、广外附设外语学校、虎门外语学校、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以下称“华美”)等多所学校,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
“有人说,如果你自己从事的职业正好是你自己所喜欢的工作,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黄校长对我们说到,“我觉得我就属于这种,我特别喜欢小孩,特别喜欢做老师,教育不仅仅满足了我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一直跟成长中的生命在一起,也帮助了我自己不断成长”。
这所1993年建立的学校,至今不同凡响
2018年,黄校长来到了华美,担任国际中学校长。这所由一群归国留学生在1993年创办的民办学校,从一开始就带有国际化的基因。
创校之始,华美就以“兼容东西方教育文明,培育全球性未来精英”为办学理念,希望把东西方文化很好地结合融创,培养能够面向世界、有国际视野的全球性精英。
在当下,中西融合的办学理念屡见不鲜,但是在1993年,在国内国际化教育起步不久,很多学校在办学上全盘西化的时代,拥有这样的理念,确是不同凡响。
经过28年的发展,如今的华美集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国际中学、留学生部于一体,是业内学校中的翘楚。学校各个学部各有特色。幼儿园采用IB教学理念与模式;小学和初中实行双轨制,构建了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核心和主线的GIC(Great integrated curriculum )融创课程体系;高中采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OSSD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倡导课程融合的今天,华美依旧走在了前端,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融创”。
首先是课程体系上。“我们的幼儿园是IB幼儿园,我觉得IB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提供的是一个框架、一种理念,你可以自己去整合。所以华美幼儿园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内驱力,培养探究精神,孩子从小就在项目式的活动中成长,在身体健康、心理安全感建设,以及多形式探索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黄校长介绍到,“高中是基于OSSD的融创课程体系。安省非应试的全人教育的课程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含金量高,被全世界所认可。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照搬安省的课程,而是进行了融创,构建了“中国+”课程体系,学生高中毕业时还将获得中国高中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高中毕业文凭。
第二是教学方式上。黄校长认为,中国跟国外在教学方式有差异,但并不能简单地评判哪一种是更好的,因此,华美对中外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融创,汲取双方的精华,设计了“PDL课堂教学模式”,即Problem Driven Learning(问题驱动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内驱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以问题为驱动,以任务为导向,自主学习钻研、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老师则负责点拨引领,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是评价方式上。从2003年开始使用安省的课程之后,华美的中方评价体系就已有改变,不再以一次考试分数定成绩,而是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程度、项目式作业、演讲展示等平时成绩都纳入到分数里来,这一部分占70%,期中成绩占15%,期末成绩占15%。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孩子平时的每一次学习,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绩都变得有价值,他们不会因为某一次成绩没有考好而灰心丧气,觉得学习是失败的。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融创的理念和实践,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华美国际中学构建了融创中外、全人养育的三全育人体系。
第一个“全”,就是致力中西融创的全课程体系。华美全课程体系将安省课程与中国课程进行了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估方式等全方位的融创。例如教学评价方式的融创,既吸取了安省的OSR(Ontario Student Record)注重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点滴记录的全过程评估;又吸取了中国高中生档案的五育并举理念,而且创新性地融入了心理档案、生涯规划档案、研究性学习和创业实践等内容,使学生的档案不仅适用于全球的各个大学,而且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为造就学生百年美好人生奠基。
第二个“全”,是支持全人格发展的活动体系。黄校长解释道,全活动体系就是在不同的领域把活动序列化,与办学理念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阶梯式的系统,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黄校长心理学专业出身,在这方面具有专业见解,她认为孩子在每一个方面都是有潜力的,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去发现自己。全活动体系就是希望给孩子活动和体验的机会,让他真正找到自己的所向。
另外,全活动体系还体现在多样、融创上。黄校长说,在华美,很多活动并不只是来自某一种文化背景,而是把它们融合起来。比如加拿大阵亡将士纪念日是在11月,我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在12月,那么学校会在12月前后举行一些相关的纪念活动,不仅纪念特定的英雄和历史,更是纪念那些为人类和平解放、民主自由抗争而牺牲的先烈们,让学生们超越国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次,从而拥有更广大的胸怀。
第三个“全”,是基于个性定制的全生涯规划。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华美形成了完整的生涯规划体系。七年级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后面逐步让学生了解未来期待从事的职业,以及当下所学知识哪些是对以后有帮助的,到了十一、十二年级,就践行生涯规划,开始选专业、选大学。
黄校长十分认可全生涯规划体系。她觉得这个体系特别好的一点在于,传统教育是高考考完了、学生拿到分数才思考该选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考虑的方向也更偏向于哪个专业更好就业,而不是内心真正喜欢什么。但全生涯规划会让孩子从初一开始就接触不同的职业,思考自己的所爱所能,这样到了高三选专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分析比对,更加利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赋能师资培养,让“中国+”学习别出心裁
如果说课程是学校的灵魂,那么教师就是学校的代言人。
华美非常注重师资的培养。黄校长在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首先,从财力上予以充足保障。黄校长幽默地说,说白了,就是学校很舍得、很愿意在这方面为老师花钱。对于在职教师在学历提升方面的花费,学校也会报销予以支持。
第二,师徒结对,利用本校资源。除了一起研究如何上好一堂课,师傅还有责任把学校的传统、文化带给徒弟,让华美的理念真正深入新老师的心中。
第三,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华美集团跟广东开放大学合作,成立了广开外院华美分院,邀请专家教授来讲授指导,培养更多优秀的双语教师。
第四,把师训作为创新项目来进行。华美集团每年都会组织创新项目评比,就是为了激励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成长。
学校对教师全方位地支持和赋能,为他们提供资源、平台,激励其更加优秀。
华美全方位培养的教师,成就了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
“基于国际部的孩子未来是计划要出国读书的,在一些课程内容上不能够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根据新政,学生又必须完成国内高中课程的必修学分,参加学考,所以我们的教研组就对中外内容进行了整合”,黄校长谈到,“老师们会把中国高中的必修课跟安省的课程内容逐个单元地比对,哪些是相同的部分,哪些是中国独有的部分,哪些是安省独有的部分,把它们找出来,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就提高了”。
此外,基于华美“具有中国根基的国际化精品名校” 的定位,学校很注重中国文化专题的学习。学校每学期都有中国文化专题研究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样以后不管走到世界上的哪个地方,他们都能很好地代言祖国文化。
对于学生“兴致缺乏”的项目,华美的老师别出心裁。黄校长回忆起,之前初中学鲁迅作品时,学生们不太想学,他们不但觉得枯燥,还觉得到国外跟人家讲鲁迅也讲不通,没什么意义。于是老师们就把课堂教学跟研学结合在一起,师生一起到绍兴参观三味书屋,实地研究后再回来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有意思多了,因为在鲜活的背景之下去了解一个人,远比通过不大读得懂的文字更加生动。
专业人做专业事,
破除“内卷”引发的心理问题
在中山大学读心理学专业的时候,黄校长选择的是发展心理学。“我想了解一个孩子从1岁到18岁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可以怎样去帮助他们”。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黄校长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可怜”的。
黄校长讲到,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因为全家所有人都围着他转。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由于生理的变化导致很多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要挣脱家庭的束缚,而父母是他们的经济来源无法挣脱,所以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会不断矛盾挣扎。
很多家长不太理解孩子,他们会在初高中孩子们学习压力最大、最烦恼的阶段让他们去补习,定很多目标让他们去实现,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就加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2019年12月做的调查发现,在去该院就诊的人群中,超过60%都是青少年,而且平均年龄仅为13.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已经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而老师、家长却往往只关注他们是否好好学习,是否有目标有理想,却忽略了要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对此,黄校长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给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多帮助,这也是她当时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内驱力。
黄校长在华美建立了SEL社会情感技能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怎样进行情绪管理,如何交流沟通、感恩致谢。“其中一节高三的课是我来教的,我给他们的课题叫做‘怎么谈恋爱’。讲完之后有同学说,老师你讲得很好,就是讲晚了,因为我们早就谈过了”。
其中一个女生对黄校长说,这个课应该从高三换到初三,因为她在高一的时候喜欢一个男生,而那个男生不但不喜欢她,还因为女孩不漂亮而觉得丢脸。女孩对黄校长讲,她因为这件事一年都走不出来,又不敢告诉爸妈,如果那个时候就有这堂课,告诉她怎样处理男女之间的交往问题,她不至于那么痛苦。
此外,学校还构建了完整的心理咨询体系。黄校长说,现在学校所有老师都会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但受专业性的限制,老师们只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而且,从学生角度来讲,他们因为担心自己学校的老师会把倾诉的内容告诉校长、家长,通常都不会前去咨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帮到学生,学校专门建立了心灵小屋,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学生服务。
华美还引进了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这个体系通过对学生测评后建立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给学生的建议和引导,也都会记录在档案里。这份档案学生自己可以看到,家长也可以看到,有利于心理老师去帮助他们解决当下正在遇到的困难。
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家校共育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黄校长建议家长们,首先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有同理心。并且,家长的角色应该是支持赋能,而不是指令。严厉、控制型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自主性不够,要么比较怯懦,不太敢走出自己的世界。
对于学生,黄校长希望他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虽然在家长或老师心里他们还是小孩子,但是要相信很多时候他们是有力量自己帮助自己的。
当发觉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帮助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求助。黄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求助并不是丢脸的事情,因为相互交流沟通可以促进自己成长,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在教孩子社交技巧的时候,其中一个技巧就是“找人帮忙”。她告诉学生,不要觉得找人帮忙就会麻烦人家,其实你找别人帮忙的时候,对方也产生了被需要感和价值感,然后下次他也会找你,如此一来你们就成为好朋友了。
多年的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让黄校长在研究学生心理方面总结出许多心得,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自我教育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颗糖,打开了一个人的教育生涯,也甜蜜了她的教育事业。采访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了黄校长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正是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让黄校长在教育路上,最终成为了和其父母一样,被学生喜爱、被家长认可的好老师、好校长。未来,黄校长也将继续以这份炽热之心,抚育更多的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2021国学双语课程发展高峰论坛最全议程曝光
北师大这份历时7年的教育质量报告,用数据揭示了影响学习的9大要素!
四大名校落户长沙;新东方发布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国务院挂牌督导两起学生安全事件
i访谈|沈建军:三十载育人,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化教育?
i数读|从这些倒闭的国际化学校中,我们能学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