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assie
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布一则《人大附中与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报名通知》,表示将招收“身体健康,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有超常儿童特征的学生”。该消息引发教育行业人士的热议。
据新学说了解,不止中国内地,香港、美国等地区也有超常教育培养。本文将简述并分析中国内地、香港、美国三地的超常教育。
01
中国内地: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超常儿童”一词为中国内地特有的名词,部分国家、地区将这类儿童称为“天才”、“英才”等。虽然称呼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指代超常儿童。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查子秀将超常学生鉴定为以下三类。
类型一:全面发展的超常儿童
全面发展的超常儿童具有五大特征。
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
思维敏捷,有独创性。
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强。
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
进取心强,自信、有坚持性。
类型二:特殊才能的超常儿童
该类型的超常儿童是指在某一方面表现为智力超常,例如有的儿童在数学方面、创造发明方面等表现超常。
类型三:低能特长儿童
这类儿童除了具有特殊能力外,其它方面呈低能状态。如十八世纪的算术神童巴克斯顿,在数字有非凡的天赋,能够把极复杂的算术公式牢记一个月,但他始终是一个文盲。
新学说了解到,中国对超常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成立了超常教育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超常儿童追踪研究协作小组,以此为契机开展了超常儿童科学研究和教育。从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到20世纪末,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
1985年,经北京市教育局批准,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开始创办少年班,普通中学也相继创办超常教育实验班。1995年4月16日,在中国人才研究会支持下经民政部批准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超常教育进入了超常人才教育及其研究的科学化与体系化阶段。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当年开设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已陆续停办。新学说发现,除了人大附,北京八中超常教育班仍在正常招收学生。
来源:北京八中官网
整体来看,中国超常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之后,并未得到明确的国家层面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没有专门的师资准入政策。简单来说,中国的超常教育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称,超常儿童的鉴别至少经过三轮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神经特性、智力水平、核心知识、动态观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目前,我国常用来测量超常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量表是《卡特尔16PF》和《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CA-NPI)等。但是,我国心理学界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基础性理论如定义、结构等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02
香港:不局限于资优学生
与中国内地的“超常教育”对比,香港的资优教育发展更为完善。早在1979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就曾对当时的“为不同能力学生提供共同课程是否适当”的问题提出质疑。香港的资优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01
资优儿童教育理念和初步架构的提出
针对香港学校而制定的资优教育政策,由199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率先提出。在该报告书的建议下,香港于1992年成立了由香港多所大学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
另外,该报告书扩展了资优儿童的定义,认为资优儿童是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质的儿童:
智力经测定属高水平;
对某一学科有特强的资质;
有独创性思考,能够提出很多创新、精辟详尽的意见;
在绘画、戏剧、舞蹈、音乐等视觉及表演艺术方面极有天分;
有领导同辈的天赋才能,在推动他人完成共同目标方面有极高的能力;
在竞技、机械技能或体能的协调方面有突出的天分。
02
资优儿童教育的试验期
1994年,香港教育署推出为期三年的《学业成绩卓越学生校本课程试验计划》,尝试以学校为本发展资优学生的教育,并在19所学校开始试验资优儿童教育。
1997-1998年,香港教育署对《学业成绩卓越学生校本课程试验计划》进行评估,检视试验计划的运作和成效。1999年形成评估文件中指出,试验计划内校本课程涉及三大范畴: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
这些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资优儿童的概念,确认了香港学校本位的资优教育模式,为香港资优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3
香港资优教育的发展期
香港教育署2000年发布《香港资优教育的发展》,明确了资优教育的四大原则。
资优教育为优质教育的一环
应扩展资优的定义,采用多元智能的概念,而不能将对象仅限于学业成绩卓著的学生
增益及延伸活动应视作照顾能力较高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的途径
应将不同人士或机构所能提供的资源集合起来,以支援学校。
在鉴别资优学生方面,香港教育局专门邀请了学科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和资优教育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制订一系列筛选机制。香港资优教育的对象并不局限于资优学生。基于该原则,香港教育署拟定三层推行模式,层次不同,其服务对象也所不同。
来源:香港资优学苑
香港资优学生的选拔较为复杂,在三层推行模式中,又分为ABCDE五个层次。香港资优学生的选拔主要渠道是通过各种考试和教师根据教育局制定的标准推荐。
03
美国:历史悠久,发展完善
美国也存在“资优生”的概念,美国学校各州的资优教育(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GATE)区别较大。
19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路易斯的美国人开始在学校推广资优教育相关的实践。20世纪初,另一位美国人伍斯特开办了第一所针对资优儿童的学校。此后,类似的学校陆续出现。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提出加强资优教育,重点培养天赋优异的学生。
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马兰德报告》、《教育修正法案》、《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等文件相继发布,极大的推动了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美国资优教育的查询调查,新学说发现,美国各州级政府为超常儿童提供服务支持和政府保障。目前,大约有30个州在州级立法中明确规定各所学校都必须为超常儿童提供其发展的教育服务。部分州政府的立法还涉及超常儿童的鉴别与分类、超常儿童教育、超常儿童的定义及鉴别标准等内容。
同时,美国各州政府还设立了超常儿童组织,例如超常儿童联合会、美国国家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不难看出,美国各层面都极为重视超常儿童的教育,它们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获取超常儿童教育的案例及材料,并撰写超常儿童教育工作手册,建立了教师转入制度。
在美国,从小学到高中拥有高智商及强烈爱好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参加许多大学或高中提供的“多学科资优生教育计划”。如美国杜克大学与南密西西比大学合作,每年联合举办的“学术资优青少年暑期活动” (Academically Gifted Child Summer Programs)。该活动面向高中生,提供数学、心理学、演说与辩论、全球视野等课程。
美国心理学家特曼经过49年的研究发现,认为超常儿童具有以下5大特点。
儿童有较优越的家庭环境,家教优良。
身心发展较一般儿童为优,开始走路和说话时间较早。
在校的成绩较一般儿童为优,兴趣广泛。
社会能力强,多充当小领袖角色,情绪较稳定。
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力强。
总之,超常儿童相比一般儿童,更为健康、敏捷、活泼和乐群。
在判定超常儿童方面,美国学校常常采用CogAT、 OLSAT、NNAT Raven三大系统来做测试。如果学生母语非英语,学校将为其提供一套语言更简单的考试。考察的主要内容为逻辑思维和智商,而非数学、英文语言等。
04
超常教育:不公平or多元化?
通过对比中国内地、香港、美国三地的超常教育,可以发现中国内地和香港对于超常儿童的定义较为相似,即“全能学生或某一领域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美国对于超常儿童的定义更偏全能人才。
新学说观察到,中国超常教育尚未得到明确的国家层面和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其在超常儿童鉴别、课堂实践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由于美国超常教育的发展时间较长,其在超常儿童鉴别的设置更为全面。纵观美国对超常教育的支持,美国政府和学术界都极为关注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且有超常教育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亚华侨学校国际部首席运营官及创始校长曹励表示,香港超常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基本体系。香港的学校针对资质优于一般水平,普通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他们全面发展需要的学生。提供切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香港大部分学校也会开展“共融教育”,为某一方面有不同之处或发展不及一般水平的学生提供帮助。
在科技技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超常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人士的关注热点。除了上述三个地区,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挖掘、培养超常儿童。如日本、新加坡的“高才或英才教育”,这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并发展了一套相对较为成熟的超常教育模式。
中国的超常教育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界对于超常教育的争议也层出不穷。例如,超常教育是否全面?超常儿童鉴别是否科学?超常儿童评价是否科学?
有行业人士认为,按照现在的中央精神,超常教育并不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教育不平等。他们认为,超常教育是“人为制造的牛校,是教育的毒瘤”。
另外一部分教育专家认为,超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多元教育,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但公平教育不止于此,如果有超常教育,还要有“共融”、“特殊”等教育。
针对现存的争议,新学说采访了多所国际学校校长。其中,三亚华侨学校国际部首席运营官及创始校长曹励表示,超常教育是否影响教育公平,要依据整体教育配套、及其设置动机而定。
若教育只倾斜于单一人群,肯定是不全面且不公平的。而基于某些功利目的而单一强调某类教育的教育方式更不可取,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之处,其发展速度与教育需要不尽相同。如果整个社会可提供多元、个性、自主的教育选择给各类学生群体(包括领先或落后于主流群体的学生),那将是较为理想、公平的教育体系。
个性化教育缺失可能导致不同天赋学生成长路径单一,教育如果一刀切、一味追求公平的一致性,也是另一种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