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说
父母爱子女,则为其计深远。
当代父母深知学习学历的重要性,所以从小就开始给孩子打基础,就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6岁开始参加补课班,书法、舞蹈、英语、绘画、钢琴等等,从小开始打造“多才多艺有学识”的人设,但是父母从没想过孩子是否承受得住这样强加的人设呢?
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普遍,为越过中考高考这两座大山,学生只能是不断地学习,在学校学不会的,课外补课班接着学,这种巨大的升学压力让学生承受不了。
慢慢地,大众和教育人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开始对这种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整改,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素质教育除了对学校学习任务量进行减负外,也开始校外补课机构进行整改。
教育部对校外补课机构重拳出击,补课班好日子到头了?
▲绝对禁止编制内老师开设补课班
中小学生编制内的老师,因“薪资待遇有限”的等原因,会有在校外开设补课班的现象,有的老师缺少师德,为了让学生参加自己开设的校外补课班,会出现“课上不讲课下讲”的举动,家长也不得不送孩子去参加老师开设的补课班,慢慢形成了不良的教师风气。
此后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教育部明确规定,编制内的老师不得在外开设补课班,一经发现或被家长举报,轻则取消评优资格,重则直接开除教师籍,永远不得入内。
要说此次“惩戒教师补课措施”究竟有多么严格,从“辅导亲戚家孩子,也需上报”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而校外补课机构中,很多都是由编制内有经验的老师组织开设的,此举措设立后,也直接从根源上解决了一部分校外补课机构。
▲不具备资质的校外补课机构,严惩不贷
校外补课机构也属于教学单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资质才能开设,而有的培训机构属于违规开设或者是个人开设,里面的老师甚至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这样的老师又如何能教好学生呢?
教育部此次对培训机构重拳出击,对那些没资质的培训机构严惩不贷,一经被查证就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补课班进行各项统一规定
授课内容规定;此前,一到中考高考市面上出现很多“幼小衔接班”“初高衔接班”,打着提前学习的旗号进行揽财,以后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了,教育部明确规定,培训机构不准提前教学,教学内容以学校授课内容为主,培训机构为辅。
授课时间规定;很多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课时获得更多的收益,会在中小学生放学后开设课程,2节课时结束都已经晚上九十点钟了,导致学生身心俱疲,此次整改,教育部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每节课时不能超过45分钟,最晚下课时间不超过20:30。
收费标准规定;大大小小的补课费让家长苦不堪言,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补课班都是一次性收取一个季度或者是一个周期的费用,轻则大几千重则上万元。
而此次整改也严格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不允许收取超60节课的费用,且不能一次性收取3个月的费用,按照正常的校外补课机构价钱来计算,也就是一次性不允许收取2400元。
40万培训机构被严格约束,家长却不情不愿
数据统计表明,我国有大大小小40万的校外培训机构,此次教育部重拳出击,对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约束,也意味着40万补课班进入“寒冬期”了,从前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不复存在了,留下的都是一些高质量高素质符合规范的正规补课机构。
按道理来说,补课班被严惩,家长省钱了,对于中小学生家长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但是家长却高兴不起来,对于“培训机构进去寒冬期”也是不情不愿的态度。
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内卷化”严重,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得起孩子,砸锅卖铁都送孩子去补课。
但是培训机构严惩,一些小作坊都被取缔了,剩下的补课机构确实都有教学资质,且质量更高,同样价钱也更高,以前努力一些还能上得起,现在不管怎么努力也上不起。
这让家长感觉很对不起孩子,而且教育的贫富差距分层更明显了,显然是对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并非一个好消息。
笔者想说:
40万培训机构进入寒冬期,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担心的不无道理,在“内卷化”盛行的教育下,如何平复这种焦虑感,比取缔补课机构更重要。
笔者认为,此前教育部卫生司长提出的“美育中考”概念,其实能很好地安抚教育内卷化带来的焦虑感,也更能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今日话题:你对于“40万补课机构进入寒冬期”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