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在数学界多次获得奖项的人,在困难时拒绝回国,选择在美国继续生活。后来他经历了各种困难,同时也获得了诸多奖项,他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样呢?
数学天赋
1955年,在上海有一名叫张益唐的男孩出生了,他的家境还算不错,母亲和父亲都属于很有文化的那种人。
在那个年代,父母都读过书且有自己稳定的工作,母亲在国家单位里工作,类似如今的公务员,而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专业是电气工程。张益唐生活的环境就很不错。
而最开始的时候张益唐是和外婆住在一起的,但是后来因为父母调动工作的原因,一家人不得不搬去北京。那时他还小,因为不想和祖母分开,所以怎么样都不肯和父母去北京,而是想要继续留在上海,直到他十三岁时才去了北京。
来到北京后他进入了清华大学附中读书,本以为可以稳定下来,但才读完初一,张益唐的母亲就被下放了。这样辗转一来,他又到了湖北阳新县的邮电五七干校读书。
张益唐小时候就和别的人不一样,别的小孩都喜欢看一下童话书,他在阅读了各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动物》《数学》,最后却发现他最喜欢数学,对于数字他也总是比别人要更敏感些。
除此之外,张益唐还爱好文学,喜欢古典的音乐。这些和数学倒是有一点对比性。或许这也与其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提到张益唐,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不太合群。现在想来,或许特别富有天分的人总是多多少少有些属于自己的脾性吧。
被学术界耻笑
张益唐的大学专业也是数学系,与他最开始的想法完全一致。当时张益唐刚好赶上高考恢复,所以就进入了北京大学。
因为对数字有极大的敏锐性,张益唐很快就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一度被叫做学神。在普通的学校被叫做学神还没什么,但是北大和清华都属于我国的一等学府,能在这种地方被叫做学神,可见其厉害之处。
北大的老师也本着培养人才的想法,给予张益唐建议,让他在代数几何上继续精进,这一番话也对他之后的人生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那时刚好美国普渡大学的代数专家来到北大,专家名叫莫宗坚,也就是这个人后来和张益唐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当时专家来到北大,院长好意推荐张益唐,于是莫宗坚就在离开时把张益唐也一同带去了美国。
张益唐来到美国后就开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时出现了一个插曲,造成两人反目成仇。但是张益唐准备的论文就是“雅可比猜想”。
要知道这个“雅可比猜想”并不是一般的数学界难题,它是1939年被数学家凯勒提出来关于变量多项式的一个难题。当时他说明了之后莫宗坚还是有些震惊。
结果才短短两年,张益唐就发布了结果。当时他必定极其高兴,可是他还没激动多久就被人说是学术造假。
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张益唐最开始定的基础和莫宗坚的一个学术结论有关。但是莫宗坚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张益唐就在这种情况下错上加错。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张益唐被学术界耻笑,而莫宗坚的学术错误也被爆了出来。两个人的关系因此降到了冰点。
这种情况对张益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在美国这个地方,大学生要想找到工作,推荐信是十分重要的,但事情发展到如此境地,莫宗坚怎么可能还会为张益唐写介绍信呢?
不仅如此,莫宗坚为了报复,始终不肯让张益唐博士毕业,于是过了足足七年张益唐才算是真正毕业。这段时间内,张益唐为了生存在餐厅里当过服务业,送过外卖,各种不需要门槛的行业都被他跑了个遍。当时有人劝过他回国,但被他拒绝了。
张益唐的想法应当是美国的科研环境会更好一些,如果回国,即使待遇可以变好,但是周围的科研环境不够好。为了他的学术,张益唐选择了一直留着美国。
获得成就
张益唐当时在北大学习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其中就有一个朋友看他处境不好,于是对他伸出了援手,那就是邀请他到新罕布什尔大学做老师,后来除了上课时间,张益唐把课外生活全部贡献给科研。
时间很快过去,张益唐在科研这一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又因为对科研的执着,张益唐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
直到2000年,这时的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有一次他和认识的朋友一起去外面吃饭,无意间认识了在里面工作的孙雅玲,两人认识后感情迅速升温,张益唐也常常坐车去看望她。
2003年6月,两人进入了婚礼殿堂,谈及孙雅玲,张益唐喜欢她的独立和善解人意,而孙雅玲也的确如此,为了不影响他工作,两个人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感情依旧很好。
2013年4月,张益唐发表了《质数间的有界间隔》,5月份的时候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果,使得在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跨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
当月他还去了美国哈佛大学,就这一研究做了演讲。之后还受邀受邀参加位于韩国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平时在这种会议发表时间都为45分钟,但张益唐坐了足足一个小时,这都可以证明他在学术方面的突出贡献。
往后的几年他又陆陆续续参与了其他学校的演讲和讲座,并且给东南大学的学生留下寄语:“持之以恒,必有收获”。这八个大字也很好地诠释了张益唐的一生。
在数学界里,他不管经历何种困难和艰辛,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投入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只为了寻找关于数学的解答。恒心持久远,果必结满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