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说的话:
18年的家庭教育,都是在厚积。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小7妈
01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斯坦福大学最新的一份招生研究。
分析方法和我当年做研究时接近,研究结论也让我颇为惊讶。
所以我兴冲冲地第一时间找来了原文。
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论文题目:
申请文书的内容,与家庭收入和SAT成绩密切相关。
还特地加了一句:“来自60,000名本科生申请的证据。”
如果你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可能不知道“申请文书”、“SAT”是啥。
申请欧美的大学,一般除了考试分数之外(美国为SAT分数,相当于我国高考成绩),还需要提供一份重要的申请材料:
文书(俗称:志愿书, personal statement,application essay)。
因为光看考试分数,不足以让招生老师生动地了解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和特长。
这时就需要一份“文书”,来向大家生动地展现一下你自己有多特别,有多棒!
文书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原则上你想写什么写什么。
但字数有限。
所以每个人都会在这两页纸上,写上让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亮点和事迹。
接下来,就看招生办的老师喜不喜欢你的故事了。
02
看到这,你也许会感到奇怪。
平常7妈的育儿文章,都是以早教为主。怎么今天突然讲起“申请大学”这么大老远的事?
你掐指算算:申请大学,真的远么?
小7一转眼就快四岁,再过三个这么长的时间就要准备考大学。虽然我的教育目标不着眼于“名牌大学”,但却一定“着眼未来”。
而世界顶尖名校的招生动向,正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风向标!
哪个老母亲不希望在娃身上花了半辈子青春,能培养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再说了,现在全世界都在琢磨教育和高考改革。你我都不知道十几年后孩子考大学时,招生办会看哪些材料。
而这些申请材料,哪里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准备得来的?
别说光考出一个客观的高考分数,就需要十几年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努力了;就是像“文书”这么主观的东西,也是平常生活思考的厚积薄发。
再说回来,斯坦福为什么要研究“文书”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
美国不是天堂,贫富差距很大。
贫富差距一大,人们就会期望通过教育来实现“阶级跃层”。
可是从良心上来讲,教育应该照顾到公平,不应该只成为有钱人的游戏。这样才能给平民家庭的孩子以希望!
可现实总是让人无奈。
大量研究发现:家里条件好的孩子容易考高分,他们自然就更容易获得更优越的教育条件。
于是专家建议美国大学在招生时,就不要求学生必须提供“SAT分数”好了。
哪知半路杀出斯坦福的这份最新研究报告,“啪啪啪”打脸:
与SAT分数相比,文书与家庭收入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家庭收入或者说社会阶层,真是犹如鬼魅啊!
看不见,摸不着。却走哪跟哪,如影随形。
03
今天我想给大家详解斯坦福的这份招生研究,就是因为它为我们育儿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
话题内容:我们让孩子以什么话题引以为傲?
写作语言:我们的孩子看待问题是否客观有逻辑?
话题内容
先来看看文书的“话题内容”——孩子写了哪个让他引以为傲的话题?
是获胜比赛,社交焦虑,医疗经验,语言经验,还是特定相关的专业学习(例如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
斯坦福的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出了70个话题。他们发现:
不同的话题,竟然和分数以及家庭条件之间密切相关!
SAT得分较高、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会更多地讨论有关“人性”和“寻求答案”的内容。
除此之外,“中国”、“成就的话”、“感官体验”,也是排名前五的话题。
而SAT得分较低的孩子,更倾向于写有关“时间管理”和“家庭关系”的话题。
这部分孩子经常涉及的话题还有“辅导小组”、“帮助他人”、“教育机会”等等。
你砸吧出了什么味道没有?
那些更有社会地位的父母给孩子的教育,不但有眼前苟且,更有对诗和远方的憧憬和思考!
也许是因为这些孩子学有余力,也许是因为经济条件允许他们看得更远。但无论原因是什么,招生官们都有理由相信:
未来,更有可能由这些孩子来创造!
写作语言
除了话题内容,这份研究还分析了文书的写作语言。
比如,包括单词、标点符号计数、语法类别(例如代词和动词),特定词汇(例如家庭或健康单词)以及行文风格等等。
结果同样让我拍大腿,引人深思。
研究发现,SAT得分高的孩子更倾向于一种叫“analytic writing”(分析写作)的写作方法。
比如,会更多地使用逗号,冠词(例如,a,an和the),更少使用人称代词(例如 I,you和she)等等。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刚到牛津学习的时候,最难攻克的就是“分析写作”。
导师们也确实有说过,在论文里要少用“I, you, she”这样的人称代词,这样才显得更客观;有些主谓宾长句子不如用一个介词短语替代,中间用逗号隔开。
这样文章读起来有长有短,错落干练,显得很有逻辑思考的样子。
翻遍我最终获得“杰出”评价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几乎没有出现一个“I”(我)。
不过,这也导致我后来开始写公众号时,也习惯性地很少使用“我”。行文风格可以用“性冷淡”三个字来形容。
有些最老一批的读者都不知道我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怪不得你们不爱了,理解理解。
我以前的公号和口号
04
又扯远了。
总之,文如其人。
有经验的招生老师,从一份文书的“话题内容”和“写作语言”里,就大致判断出一个孩子成才的可能性。
但我今天撰写此文的目的,不是教大家如何写出一份好文书,而是想和大家说明一个观点,家庭阶层对孩子的影响是的确存在的,但是并不是不可逆,最重要的还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那么还是回归到最初的问题:
我们今天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更容易成才?至少在申请大学这一关时,更容易获得名校的青睐?
换句话说:
身为不同阶层的父母,
我们拿什么让孩子将来引以为傲?
比如说我就希望我能给小7大爱的胸怀,客观看世界的眼光;对世界永远都保持好奇,亲近自然,忠于自我,热爱生活。
你们呢?
重要的话讲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Cheers,
小7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