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以来,校外教培机构可以说是风声鹤唳,因为国家和地方针对校外教培当中的问题先后出台了许多文件。而这些文件的指向就是校外教培机构。但是,时至今日,还仍然有校外教培机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打着政策的擦边球。
这不,头部教培机构向家长推荐购买暑秋联报的课程不就被一位四年级的家长举报。而在举报之后,这个超过3个月的课时包不就不得不下架了。而那些也想分一杯羹的教培机构闻风之下,也选择了下架了这个课时包。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校外教培机构其实还是蠢蠢欲动的。这次,要不是被家长举报,他们恐怕还是会为所欲为的。但是现在国家的政策透明公开,谁都知道啊。你想要在政策之上打擦边球,门都没有!
其实,不只是部分教培机构心存侥幸,就是一些家长也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对校外教培机构的整治已经开展了多年,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相当一部分都沦为了空凋——只看到风吹,看不到动静!
但是,今年恐怕没有了这样的状况出现。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里就明确地指出: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是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的根由。为此,会议明确提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而在此前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以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那时,就开始了多部门联合专项治理校外教培机构,只是因为力度不大,并没有引起多少的重视。
而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校外教培机构现在已经达到了45.4万家,而今去年注册的就有8.25万家。这里面有新冠疫情的因素在内,但是和行业的疯狂野蛮生长不无关系。正是因为校外教培行业泥沙俱下,各种乱象就像溃破的脓疮一样都暴露在大众的面前,什么教育焦虑的贩卖,什么虚假夸张的广告,什么变形疯狂的课时包,什么拔高变态的学习内容……本来不怎么惹人注意的问题都突然爆发,还不剜骨疗毒吗?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等措辞。从这些内容的表述来看,政府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地把校外教培机构管起来,就是明方向、立规矩。
而北京更是走在了各地的前列,他们出台了《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预收费机构采用银行存管模式开展资金监管,存管资金拨付须与授课进度同步、同比例。
这一方面能够防止培训机构在收取了预付款之后,趁机跑路,或者藉此进行无序扩张。
另一方面更是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我的孩子上了几节课,我就签几个字,你才能到银行里拿到预付款,而我如果不愿意上,也可以选择退费,而退费办法里明确了培训机构无权干涉——如果课程没有开始,5日内原渠道退还所有费用;课程开始后,扣除了已完成课时的相应费用其余费用15日内按原渠道退还。这样一来,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不是吗?
可以说,北京市这次出台的办法无疑是打在了校外教培机构的七寸上。如果各地都以北京市作范本去推行,还不能让校外教培机构乌烟瘴气散尽吗?
我们的校外的教培机构只有摆脱假宣传、价格战,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唯有如此,它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