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海淀区就要二模了,我来讲讲一模吧,毕竟,很多事情得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才能看得更清楚。
这就像上了初中,再回头看小学,很多东西才能明晰。
如果现在就让我系统地讲初中学习,我也觉得太早了些,还是等能考上高中,再回头看吧。
*名词解释
一模:初三中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一般是中考前提前两个月。
二模:中考前的第二次模拟考,中考前不到一个月。
一模二模,是每个区按照中考模式统一出卷统一阅卷,也会给出区排名,方便家长和同学们对自己在区里的位置,大致有个参考。
今天不讲其他科目,就讲语文。因为在海淀,和语文比起来,其他科目都会显得平平无奇,无波无澜。语文,总是会给孩子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的考试开端变得“晦气”——海淀娃的口头禅。
一模第一天,孩子还没回家,海淀家长已经被“芦花”和“白米斜街”刷屏了。
孩子们也挺狠的,直接祝福白米斜街早点拆迁。
明白人对中考报志愿都做好了打算。
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一些同学考完语文,心态崩了,数学也没发挥好。
花生一个学霸同学,海淀区能进前3%的那种,感到自己语文考砸了,于是数学也考砸了——
当然,说考砸了也差不到哪里去,这也就是和自己比,或者也可以拿花生做参照系——如果花生比这位同学高好几分,同学真的就是考砸了……
事态的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语文分数下来,这位同学考了95分以上,全班第一。
白担心了,可惜数学了。
然而,每次花生说语文考砸了,那绝对不是凡尔赛,而是人间真实。
第一天花生回到家,和我说:真晦气!语文考昏头了,交卷时才发现,答题卡上居然漏涂了一道选择题。
我的小心脏,停跳了半拍——“一个初三生还在犯小学生的错误?!”只是,想到后面还要考5门,我就深呼吸了一口,故作镇定地安慰他:没关系,估计涂了也是错的。
花生却补刀说:这道题很简单的,我会做。
“会做你不当时立马涂上都在想什么呢?!”这句话,当然也仅限于我在内心深处怒吼,等我说出口,竟然完美地变成了——“考完就算了,没关系的,没准其他你不会做的题目,运气好乱猜猜中了呢?”
没想到花生情商这么低,又给我补了一刀:蒙的也好像都不对……
唉,反正考都考了,覆水难收,爱谁谁吧。
拿到语文分数,花生还挺高兴:这次好像也没这么晦气,差半分就90了。
过了半小时,他又没这么高兴了,因为,问下来不少同学上了90。
看来海淀娃吐槽还是有用的,判卷老师手下留情了。只是,像花生这种答案都漏涂的,老师想送分都没门!
虽然来了个“开门黑”,其他科目倒还顺利,拿到成绩后,花生对我说:这次就是运气,你放心,二模和中考肯定考不了这么好。
看来我是低估他的情商了,做好老母亲的期望值管理,花生真的很在行。
我也不多说了,放考卷!看看海淀娃骂骂咧咧的“白米斜街”和“芦花”,到底是个啥东东。
这就是著名的白米斜街,我好像带花生去过呀!
说实在的,看到第1个问题,我就觉得这句话有毛病——这里曾是一座皇家米仓,街名中的“白米”二字便由斜街上的这座米仓而得名。
但是,冷不丁叫我挑出两个毛病,我也有点晕。
家长群里也议论纷纷,很多高学历的家长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二个问题相对简单,只是,不少孩子看到一个“白”,就赶紧去对一个“红”了,全然忽略了,原文中明明白白写着:“上下联分别嵌入白米斜街四字”——下联必须得有“斜”和“街”啊。
至于答案是A还是B,就要看语法结构的对仗了。答案A的“春满天街”和上联“图开大米”放一起,主语“春”对“图”,谓语是“满”对“开”,宾语是“天街”对“大米”,而且“天街”和“大米”细究起来又都是偏正结构,对仗工整。答案B的“天街满春”结构就对不上了,所以应该选A。
不过呢,语法对于现在的孩子也是一个难点,让他们划分一句话的主谓宾定状补,他们经常会懵圈。
“芦花”是一篇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有三大篇,这是第二篇。文章都挺长的,看看就很花时间。
老母亲为啥总出神呢?
一个同学的答案让我笑出了猪声。
神奇的是,卷子发下来,我发现,大家纷纷掉坑的“白米斜街”和“芦花”,花生倒是成功避雷了——运气真的好呀。
这真不是凡尔赛,毕竟,他的问题在于:人家做错的题,他做对了;人家做对的题,他却做错了。两边一抵消,语文好不了。
中考总体来说,难度是不高的,而且越来越偏重基础。如果看数学,一张卷子,基础题80%,中档题14%,高档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轴题占6%。
语文试卷的题型梯度,照理说也应该是这样的比例。只是,语文很多基础题,对不少人来说就是高档题,因为,语文基础这个概念太广阔了,而且,阅读和作文似乎也没法全然用大纲来限定。
看完一模的试卷(我还看了北京其他城区以及杭州一些城区的试卷),我发现,趋势更明显了,那就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语文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应试是一种素质,素质也能用于应试;基本功就是素养,素养也是基本功,难分难解,交融一体。
如果缺乏这个认识,“考砸”就不是凡尔赛,而是人间真实。
虽然花生的学霸同学语文都考95以上了,同学妈妈却对我说: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中考是来不及了,高考还可以多补补。
乍一听似乎有点“凡”,但一个要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孩子,这也是真心话:高考语文满分可不是100,而是150,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呢,让花生恶补也来不及了,于是我也出神了:到了秋天,我想带花生去看看芦花,白洋淀不行就圆明园吧。
语文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多给孩子一点真实生活,或许,他才更能深刻体会到,老母亲为啥总对着芦花出神。
只是,和考卷里的老母亲比起来,我出的不是同一种“神”,我只是对着想象中的芦花憧憬:语文不要总砸锅,也向同学看齐,积累点凡尔赛的资本,那该多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