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才有心理问题,我只是不想活了(小学生自缢身亡)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弱小就该自我了断吗?弱小就该被消灭吗?

天生我才是无用,无用又何必生我?存在,即有价值。既然有价值,价值是怎么步步消耗,造成负价值以致自毁肉身呢?

小学生跳楼、自缢等事件屡见不鲜了,他们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废物,真的是心理有健康问题吗?

所谓专家认为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伪命题。没有好身体,哪有好心理!

教育在智力的开发上臻至极境,却在心灵上的开发却相当疏忽。而好的心灵却是由运动来健全的。跑跑跳跳,打打闹闹,身体运动了,才有体验,心理才健康,只有通过运动获得自我存在的体验,才可以除去各种疑虑和恐惧。

孩子的肥胖症,体育课被侵占,父母爱干净不让带同学来家玩,教师专业素质差挤占课间时间等等,都会导致孩子只是在知识上搏命奔跑,却极少跟他人的运动或身体接触,一旦没体验了并超出心理负荷了,死亡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孔子提出的六艺,其实道出教育的本质:教育要文武张驰结合,达到身心和谐。

礼:提倡孝道、感恩等;

乐:培养艺术情操,训练发现并创造美的能力;

射:具备好体魄与进攻能力;

御:训练凡事平衡与防卫能力;

书:训练静、定;

数:训练逻辑能力与对天命之敬畏。

六艺有两艺(射、御)都跟运动有关,有四艺(礼、乐、射、御)跟人打交道、跟体验有关。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之旅。无体验,无存在!无存在,干嘛来这世上走一遭?直接下线吧。

有读者说别再报道这类新闻,防止孩子有样学样。孩子真正身体健康,有流过汗的社交,心灵必然健康,看到这类新闻只会心生恻隐,对生命敬畏,更想好好体验生命,不白来。

但是,不是你想体验这花花绿绿的世界就能体验的,环境把你推开了。

中国乡土宗亲观念极重,导致的结果是排斥外人。学生亦是如此,小团队,小组织容不下其他学生,冷漠从小孩子就开始了。

学生很豪迈地分着众多零食,伸出的手却跳过一名同学,分给他的邻座。

一群学生打篮球,场外一双眼巴巴的眼神望着,却总是没人喊他一起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两个学生挽着肩膀谈笑,却从不会把头上的雨伞往凑过来的同学身上移一分。

最有爱的行为,却是最伤害的行为。只是收到爱的是“正常派”,受到伤害的是“异常派”。

呼市民族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刘某奕,想必被判定为“异常派”,出身于单亲家庭,想必他行为确有“异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自缢身亡时,在其笔记本中曾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活在这世上,我好想……”

我不知道为什么活在这世上,我好想在别人玩时,能让我一起玩;我好想在点名答题时,不敢举手时也能喊到我;我好想放学时,也能看到要校门口那熟悉的身影,即便举一把生锈的伞,我也会抬头挺胸;我好想回到家时,也有爸爸和妈妈不客气的训斥,也想如书中所写的那样爸爸说“没事,再试一次”的鼓劲,妈妈慈爱地为我夹上最爱吃的牛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可以续上无数种“我好想……”

不知他是否真的喊出来过?他是对谁喊的呢?他想要的得到满足了吗?

落在纸上的无声呐喊,却是一颗鲜活生命对人间美好的无限遐想。可这一切,都随着卫生间的绞索戛然而止。

每一次非正常死亡,其实是环境逼的。环境有形,杀人却无形。

你就是孩子最大的环境,孩子是孩子的孩子最大的环境。

鲁迅说,没杀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

救救孩子……

标签: 孩子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