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妈,学生时代的大学霸,现在是一枚7岁“小学霸”的鸡血教练,目标是把孩子送进学霸O爸的母校,来一个“一门三学霸,父子双华附”。
“成为一个有自己作品的人”——是我们从小对Oscar的要求。这几年下来,我们觉得这个要求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记得当初有这个想法,是由于我们对“消费主义”的警惕。O爸十多年前在国外念书的时候,近距离目睹了欧美年轻人的各种“会玩”:什么潜水、蹦极、蹦迪、电竞、飞行、酗酒……在这些不是“书呆子”、拥有所谓特立独行性格年轻人的折腾下,欧美国力似乎还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话说去花钱,做“消费者”谁不会啊?
做生产者才是最难的。
出于担心自家孩子以后走上消费主义的道路的想法,O爸从小就要求Oscar做一个“生产者”。我开始也有所质疑: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能生产什么呢?吃喝拉撒全都要用钱,他能少花点就不错了。
O爸严肃地指出:成为生产者,并不是要求小孩去赚钱。而是要孩子有输出,习惯于输出自己的作品。
孩子去玩,就引导他去搭建积木,做一个新的建筑,或者造一个飞机。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创造新东西的快乐。大人再表扬一下,强化“生产”、“制造”、“创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简言之,就是从小让孩子学会构建自己的作品。学会用作品说话。
在平时,我们想方设法、见缝插针地让孩子做一些东西。
比如在学科上,孩子学会了两个新的知识点后,我们鼓励他去编两道数学题,然后再把新编的两道数学题进一步组合成一道综合题,去考大人。如果大人会做,就争取下次出更难的题目去考倒大人;如果大人不会做就更理想了,就可以有机会让他给大人好好讲一下怎么做(这不就是典型的费曼学习法么?)。这个过程让孩子对数学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自然而然地激励他去学更多的新知识,编出更多更难更能考倒大人的数学题。
又比如在玩乐高上,用从积木说明书或者视频上学到的搭建方法,创作一个作品,做完再鼓励他拍个短视频把作品拍摄下来,再大一点我们会鼓励他学习剪辑,输出展示类甚至是教学类的作品视频,进而再去参加比赛等。
在这些创作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学会了面对他人的鼓励、意见、甚至轻视、羞辱,在摸索中改进,在改进中前进。
Oscar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过去这一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输出的作品包括了:他自己编写的数学题;自己写的短文、甚至古诗;大量朗读、复述英文分级阅读的视频;搭建出乐高的新作品视频;设计各种神奇机器的手稿……
(Oscar自己学着编的诗,虽然不能讲出具体的意义,但是整个意象还是学得挺像的。连作者都是自己编的:P)
(创作乐高是他坚持多年的兴趣)
(沙面写生。不一定很漂亮,但是也是作品输出的一种)
多得这些“作品”的激励,在他的眼中,学习一直是一个兴趣昂然的、不知疲倦的、坚持不断的过程。Oscar在校内从作业到大小测验再到各种考试,几乎都保持了满分的状态。所有科目,一直保持满分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说明他的水平应该是远在试卷难度之上。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课内学习的具体内容,没有进行任何针对性的复习,也几乎没有报读什么学科辅导班。Oscar可以说完全不围绕考试而学,他是自己围绕兴趣而学,围绕如何创造作品而学。
我们单纯从学科的特点出发,通过鼓励孩子输出作品来激发他对学科的兴趣,去学得更深更广。我们希望,通过不断输出作品,通过对一件作品的反复打磨、精化、升级,去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激发他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愿意去学、深入钻研。
我们希望Oscar可以慢慢领会到——生产者锻造美德。学会用作品说话,做一个有作品的孩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