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不过他的音容笑貌,却一直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铭记。
袁隆平院士的形象,我们一看就觉得非常亲切。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出生的孩子,一看到袁隆平的长相,就感觉他像我们村里的父老乡亲。他黝黑的皮肤、瘦削的面容、短短的头发,显得非常朴实。
再加上袁隆平毕生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一辈子都在田里,和水稻打交道,和泥水打交道。因此我们都觉得,袁隆平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农民。似乎他也应该是出生在农民家庭。
但其实我们恰恰搞错了,袁隆平非但不是出生在农村,而且是出生在城里,同时他的家庭,也是一个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一直都在城里生活,在城里上学长大,对农村几乎不了解。真正第一次与农村有关,还是在他1949年8月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的时候。而真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是在毕业后,在农学院教书期间,1960年7月,他在农校的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不同于其它水稻形状的水稻的时候。
而且,就算是如此,袁隆平在农学院教书之前,还多次可能从事其它行业。
1947年,他在读高一的时候,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第1名,接着同年获得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2名,差点就入选了国家队。并且于1957年1月的时候,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报名参加空军,想要抗美援朝作战。他的体检、政审各方面都合格,仅仅是后来,国家规定,在校大学生需更需要参加经济建设,因此他没能入伍。否则的话,袁隆平不是成为运动员,就是成为空军,他也不可能研究水稻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袁隆平的英语成绩相当好,这为他后来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毕竟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袁隆平要掌握相关的资料,在中国,他是没什么可借鉴的,更多的需要浏览各种外文资料。而这些外文资料,翻译得又很少,这些都需要袁隆平自己去亲自研读,自己去学习钻研。正因为如此,袁隆平在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时候,一开始就站在世界潮流的前列,他所研究的课题,一开始就是世界级的课题。
而袁隆平之所以有这么厉害的英语水平,与他出生在城里,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家庭,是分不开的。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生于1905年,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后来他担任过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再接着,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著名的抗日将领孙连仲看上了袁兴烈这位小伙子,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1947年,袁兴烈调到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担任事务科科长。
事实上,就算是袁隆平的父亲,原先也是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袁隆平的爷爷是晚清的举人,还担任过江西省第一届议会的议员。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也是出生于扬州的一个大户人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她到了英国教会学校里面读书,接受的都是西方礼仪,尤其是能说一口娴熟的英语。可以说,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够接受这样良好的教育,家里面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
华静高中毕业以后,分到担任校长的袁兴烈的学校里面任英语教师,也就在那个时候,袁兴烈和华静结合在一起。两人一生了五个孩子,袁隆平是家里的老二。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给袁隆平接生的护士,也是非常有名的。
袁隆平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其实这是一个连袁隆平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的事情。袁隆平曾经说他出生于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后来又说他出生于1930年9月7日(农历七月十五)。后来大家也就按照袁隆平自己的说法,认为是1930年9月7日这一天是袁隆平的生日。毕竟这一天在农历上,是中元节,特别有意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袁隆平80岁的时候。
不过后来,研究人员在调阅当年协和医院档案的时候发现,袁隆平真正的出生时间,是1929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九)。这个档案上,清楚地记载了袁隆平住在旧刑部街长安公寓,那时候他还叫“袁小孩”。这个档案上,还有给袁隆平接生的医生林巧稚的签字,上面还有袁隆平出生时留下的小脚印。
林巧稚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著名的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她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以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她一生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其中就包括了袁隆平。
由此可见,袁隆平的家庭出身,确实是极好的。
事实上,袁隆平一生之所以在杂交水稻研究上,能够取得那样伟大的成就,确实与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不无关系。
一方面,袁隆平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英语教育,他的母亲华静从小就对他进行了极好的英语训练,使得袁隆平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虽然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袁隆平为此换过3所小学,5所高中,但是他的父母一直坚持让他读书。袁隆平16岁的时候,他进入汉口博学中学高中部就读。这所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不但开设英语课,而且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都是外籍教师用英文来授课的。这就使得袁隆平确实从小在英语方面,就有很着很扎实的基本功。
除了这一点以外,袁隆平能够成为一个伟大人物,与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袁隆平曾经写过一篇《妈妈,稻子熟了》的文章,是袁隆平写给已经不在人世的妈妈的一封信。
在这篇文章里,袁隆平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母亲。袁隆平不但认为,母亲不仅在英语启蒙上,对他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道德品质上,也给予了袁隆平极好的教育。华静告诉袁隆平,一个人的智商自然是宝库,但是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华静要求袁隆平,从小就要博爱,就要诚实,而且要一辈子重视学习。另外,华静还要求袁隆平,要能够吃苦。
华静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当她知道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时候,为了帮助袁隆平,还也搬到了农村,和袁隆平住在一起。一生都在城中生活的她,确实自己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袁隆平的研究,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事实上也不可能很顺利,如果真的很顺利的话,也就不可能咱们中国人会有那么多饥饿的时刻,世界人民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饥饿的时刻了。但是,不管遇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母亲对袁隆平的教育,让他永远铭记于心。
袁隆平说,虽然他的母亲离他而去了,但是他母亲留给他的那些精神财富,还一直给他提供营养,一直激励着他拼搏成长。
现在,袁隆平院士虽然也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同样还滋养着我们拼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