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称谓常常被人们比作辛勤的园丁,花园里的蜜蜂,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的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经常会有人说这位老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一个国家要想长远发展,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从教育入手,没有人才的保障任何高科技的运用都会无从下手。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体现在对于教师的地位的体现,可以说教师是比较于公务员较为被看重的神圣职业。
可是近些年来,社会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老师体罚学生,或者言语刺激学生等等,让很多家长气愤不已。
清华教授演讲说,“我不教穷学生”,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
任何队伍中都会出现一些另类,教师队伍也不会例外,尤其是高等学府的人民教师,他们的言行往往是行业的风向标,就更应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但是就有些教师妄自尊大,不顾为师者所不能为的事情,说出一些出格的话,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既让人尴尬也令人愤恨。
前些日子,有位清华的教授在演讲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我不教”,乍一看还以为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
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教师怎么可能说出这样不中听的话呢,还是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句话在网上引起了争议。
穷学生就没有权利上高等院校吗?寒门就不应该出贵子吗?那么穷学生不能上高等学府,那么穷人家的孩子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如果按照这位清华教授说的意思,穷人的孩子就必须是穷人,富人的孩子就一定是富人,这样的逻辑对于多数人来讲是不是不公平。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确实也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第一、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
重点发达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集中,三四线甚至更偏远的城镇及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很少。国家重点院校,985、211等双一流的学校大多集中在重点发达城市,其他中小城镇及乡村少得可怜。
第二、教师资源调配也不是很合理
人往高处走本身无可厚非,好的优质的老师也喜欢在生活便利配套完善的大城市教学,待遇高生活质量好,但是中小城镇及乡村的教师队伍就很少了。
一个学校就区区几个老师,有的还是一个老师教语文、数学、英语好几科,教师短缺,生活条件差待遇低没人愿意去。
第三、教育设施差别大
现在很多大城市的课堂都是多媒体教学,还有的学校可以和国外知名学府联网教学,还有对学生反应出来的问题,比如说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有专业的仪器进行检测并指导学生怎样矫正,恢复学习的常态化等等。
这些东西在偏远山村想都不敢想,学生在满是杂草的操场上拍着掉皮的篮球,学校几个年级共用一个有完整黑板的教室,这些都是城里学生不曾想到的。
虽然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在逐渐向偏远山村及教育资源薄弱的地方倾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
但长期的“分层式的教育本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观,这也是为什么,这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说出如此让人难接受的言语,也从侧面反应出社会存在的现实性。
在清华大学教授的逻辑里,长期富人所积累的人脉资源会对其子孙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可能说因为穷人的孩子只凭努力这一点就把富人长期的努力化为乌有,这也不现实。
穷人努力的出路在哪,寒门贵子可逆袭
首先就是寒门要想努力翻身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努力学习后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来带动更多的寒门成为贵子,只有经过几代寒门贵子在偏远山村的努力。
就像富人经过几代人的人脉积累所形成的资源一样,那样我们偏远山村的教育面貌才会得以改善,别一走出去就不回来了,要努力走出去也要毅然的选择走回来,走回来是为了更多的人走出去,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国家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大力度地扶持农村教育,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比例较高。
只有把最底层的教育质量提高上去,才能谈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否则就像这位清华教授所言,他只教富人的孩子,言外之意,穷人的孩子再教也是穷人,没有意义。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有着良好的道德操守和高超的教育水平的,言行是能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而不是绊脚石。
对于清华教授说不教穷学生的话题,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