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鼓励打气是最无用的教育做法

鲁道夫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曾说道:”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内心气馁的孩子。”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沮丧、失望或者愤怒时,往往也提示着这是孩子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刻。

让我们透过孩子行为的表象,对他内心的需求进行解码,更好地帮助他成为一个充满勇气和自信的人。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退缩时,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昨天从幼儿园接了潼潼,我们照例去培训机构上Phonics课。进门之后课程老师跟我们打招呼,说今天会有一个来试听的小朋友要跟孩子们一起上课。

插班试听本也寻常,我也没多想。过了一会儿,来试听的那个孩子的妈妈走过来跟我说话,她说知道我们在这儿上课所以带孩子想来试听看看,但她犯愁的是孩子几乎每次去什么地方上试听课,都完全不配合,往往连教室都不肯进去,最后拧不过他,家长也只好作罢了。

我笑笑,说潼潼其实也会这样。

几乎所有兴趣班的第一节课,她都是在教室的一旁坐着观察,不参与老师和其它同学的一切活动,直到她自己觉得时间到了,她才会开始加入进去。

那位妈妈无奈地笑了笑,没多说。但从她的表情上,我还是看出了担忧。

果不其然,等到要开始上课了,我从游戏屋把潼潼叫出来,陪她往英语教室的方向走,却看见那位原本要来试听的孩子,正由爸爸妈妈带着在跟课程老师道别

见我过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看,这孩子还是不肯进教室,这次就算了吧,我们走了。”

我看了看站在她身边的男孩,他正自顾自地把手指放在玻璃门上划来划去。

待他们离开,我坐在桌旁打开电脑想写这周本来想推的马尔代夫游记,但不知道为什么,刚敲几个字,那位妈妈无奈的表情就不断地在我脑海中盘旋。

我开始不自觉地问自己:如果是潼潼每次都不愿意进陌生的教室,我会怎么做?

想到这里,我倒是突然又想起了前阵子身边发生的另一件事。

从北海道度假回来后,我带着潼潼去上了久违的平衡车课,因为之前去英国呆了一个多月,潼潼已经又落下不少课程了。

这边刚把潼潼送进练习场地,那边我人还没坐稳,就马上被在平衡车俱乐部认识的佳佳妈给一把拽住,迅速进入谈话主题。

她家4岁的女儿佳佳也在学平衡车,她说前些天带孩子去参加平衡车比赛,孩子在临上场前却情绪崩溃,哭着退赛了。

当时,佳佳妈妈正在看台上等着给孩子拍照,赛前是爸爸陪着的。

在候场的时候,佳佳突然怎么也不愿意戴上骑车用的手套。眼见着比赛就要开始了,爸爸就有点心急,跟佳佳软硬皆施讲道理,但佳佳还是坚持不戴,还嘟囔着:“我不想参加比赛了”。

最后,爸爸忍不住吼了佳佳:“现在必须上场!”结果,佳佳情绪崩溃开始大哭,怎么哄都没有用,最后只能弃赛。

事后,一家人的观点明显分成两派:

爸爸觉得,这件事反应出来孩子的“抗挫力”太差了,应该多让孩子锻炼。

“面对挑战的时候,如果纵容她退缩,以后她就会习惯性的给自己找退路,越来越胆小。”

可妈妈觉得,孩子不肯戴手套,实际上就是在发出求救信号,告诉爸爸“我很害怕,有点不敢上场了”。

“在比赛面前,孩子觉得紧张害怕,是很正常的,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故意激将孩子。”

两人的观点相差太远,话不投机,在吵了一通之后不欢而散。

而佳佳妈呢,虽然口里坚持着自己的“要无条件接纳孩子”,但心里也开始打鼓。她来找我聊,就是想跟我讨论一下,如果当下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可她还是不愿意上场,应该怎么办?一味的接纳,会不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养成逃避的习惯?

其实在我看来,那个总是不肯进教室上试听课的孩子,跟比赛前临阵退赛的佳佳这两件事还是有些相同之处的,它们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孩子遇到挑战,想逃避退缩的时候,父母到底应该完全接纳孩子情绪任由他放弃,还是要尝试推动孩子去面对困难?”

相信有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跟我的做法类似,首先会鼓励孩子,希望通过激发孩子的勇气来战胜恐惧,从而勇敢的去尝试。

当然,有时候,这种方式会成功,但更多的时候,这样的鼓励并没有效果,往往是无功而返,无论父母如何鼓励,孩子始终是唯唯诺诺,不敢上前,让父母恨得不由地想骂一句“废物”。

随着我对育儿的研究学习,我才开始明白,为什么这样的鼓励不起作用。说的直白点,这样的鼓励跟父母什么也不做,只是站在那里的效果可能差不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我下面分析你就明白了。

鼓励为什么不起作用

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尝试时,为什么鼓励不起作用呢?因为父母外在鼓励并没有帮助孩子战胜他的内心恐惧。

在父母看来,孩子的恐惧可能是毫无根据的,是可笑的,但是在孩子眼中,他的恐惧可能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他的眼前。父母按照自己的成人眼光,无法体会孩子的恐惧,当然也就无法说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战胜恐惧。

我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下图这个虫子叫豆虫,是一种专门啃食大豆叶子的虫子,无毒,也不咬人,而且可以食用,特别美味。但是这个虫子特别凶猛,你一抓它,它会剧烈的扭摆身子,比较吓人。

那么问题来了,你第一次见到这个虫子,也知道它是没毒不咬人的,那么你敢用手抓它吗?

如果你不敢,那么我在旁边鼓励你,“别怕,它不咬人”。你听了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勇敢的去抓它了吗?肯定还是不敢,因为你依然无法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

这样的感觉对于孩子来说同样如此。当孩子遇到困难,因为恐惧不敢上前时,这时父母在旁边安慰鼓励道“别怕,要勇敢”、“试一试,其实很简单的”、“输了也没关系”……这样的话一点也没用,并不能让孩子鼓起勇气。他该担心还是担心,该恐惧还是恐惧。既然父母的鼓励不能消除孩子的恐惧,当然也就不能帮助孩子战胜困难。

其实鼓励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即使我不说,作为父母也应该能切实体会的到。你就扪心自问下,你的鼓励多少次起到了作用?帮助孩子勇敢的战胜了困难了呢?

我们不能说鼓励一点用也没有,但至少这种鼓励打气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孩子鼓起勇气,勇敢的战胜困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具体怎么做呢?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挫折不可怕,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痛苦,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将所有麻烦挫折挡之门外,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面对解决这些麻烦挫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孩子。

第一,认知情绪。

孩子玻璃心,抗挫力差,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在作怪。

首先孩子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这是一个负面情绪数值。失望往往是各种负面情绪的起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对某件事/人满怀期待失望悲伤受挫生气愤怒,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能把苗头在开端及时处理好,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会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第二,控制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点很重要。

“这么简单你都不会?”(这句话是对孩子的质疑否定)

“不会就不会,你发什么脾气?!”(这句话则包含指责)

也许在你眼中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孩子的世界中真的很难。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加油打气,但一味的鼓励,纯属盲目灌鸡汤。随口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急于质疑或指责孩子。

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平静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爸爸妈妈知道你没有做到,你很难过。”

共情,这个我们曾经提到过无数次的词。

说一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完成这个事情吧~”要比“你试试呀,很简单的”有用的多。

当孩子情绪稳定后,要肯定孩子的努力。

“爸爸妈妈看到你很努力了,知道你很在意这个,我们特别欣赏你这么努力,要把这个事情做好,真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化繁为简,处理事情。

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没用对的方法。

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有限,当事情超过他们认知控制范围内时,本能的会害怕逃避。

作为父母,我要做的就是将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倒带放慢镜头一步步分开,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演示,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我来”。

当孩子能理解怎么去做的时候,TA也就不会再恐惧害怕去尝试了。

第四,反复与鼓励。

抗挫力的心理学名词:心理弹性,复原力

其实,家长有时候对孩子的期望太过高了,而且急于求成。

我们更应该平淡的接受孩子的失败,再引导孩子尝试,直至成功。

这个失败——受挫——崩溃——反弹——再尝试的过程,越小龄的孩子,父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越重要,尤其是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愤怒管理”,以及帮助孩子愿意再尝试的方法。

简单的来说,要允许失败,并鼓励孩子再尝试。即便孩子做错了,我们仍然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因为挫折不会给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情绪伤害,我们无意或有意的指责轻视才是阻碍他们进步的绊脚石。

读后有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