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一直是教育高热话题。
大学排名榜单花样繁多,有进口的,如QS世界大学排名;也有国产的,如软科排名;有官方榜也有民间榜。一个榜单连带好几个评价维度的分榜,从本国排到全球,从学院排到学科,乃至成果产出和论文引用数量。
丰富程度可谓“夸张”。
榜单发布效果与时下流行的选秀节目类似:上榜者“成团出道走花路”,一夜成名。海量宣传资源和流量扶持跟随其后,粉丝追捧,“钱”途无限。
大学在榜单上的名次升降总会被热心观众“挑”出来,做一番评论。热度有了,大学和榜单的名气均随之增长,经济利益也就近了。
大学与排行榜之间看似是互惠互利,实则,一哄而上的“大学排行榜”令高校无奈而疲惫。
01一门生意
“大学排行榜”是一种自带强曝光度的宣传渠道,也是高校提高知名度,树立威望的重要环节。
榜单的社会认可度和关注度较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榜单信徒”大有人在。
流量即是金钱。
消费者为避免上当受骗,总爱采购名牌优质产品。学生和家长们对名牌大学趋之若鹜,也是出于相同心态。能够量化的评优指标本就不多,排行榜名次倒是不错的参考。
排行榜只需要付出较少的投入便可获得巨大的收益,生意本色突显。
发榜者有利可图,上榜者名利双收,看榜者乐此不疲。于是各大榜单经久不衰,评榜种类层出不穷。
某种意义上来说,咱们看的不仅仅是大学排行榜,更像是一场大学之间的“真人秀”。
02无奈的“上榜者”
排行榜犹如高校的成绩单,想要“独善其身”,不参与榜单竞争都困难。
知道的,晓得是大学主动退出榜单评选;不明真相的,还会以为大学退步到跌出榜单之外。
随后又是一连串的公关、说明、澄清,费钱又费力。
上榜,是无奈的。
既然要上榜,那就要漂亮的名次,毕竟颜面和声誉是大学骨子里“硬气”的来源。为了榜单,大学也算费心尽力,一点都不含糊。
学霸优等生个人IP打造;全员考研上岸的“神仙宿舍”大肆宣传;科研成果连发三天通稿;时尚美观的网红教学楼博人眼球;国际水准的大学招生宣传片吸引生源……
基础数据被包装得漂漂亮亮,大学之间都暗暗地较着劲儿。
不论是“买”榜还是“造”榜,这花出去的钱总归是大学买单。羊毛只能长在羊身上,最后这钱总有人负担。明星的代言费不也要消费者买单吗?
原理相同。
03是机会,也是负担
正所谓“被宠爱的有恃无恐”。
少数名校常年霸榜,无需多余动作便可坐收名利。甚至某些榜单反过来需要借用名校的曝光度。
就像一部影片,没有一两个挑梁的当红一线明星参演,票房堪忧。
被“割韭菜”倒是一些“中下游”的大学。
排行榜名次的上下浮动或许会成为考核指标。名次上升,有机会跻身“名校”行列,宣传语添上重要一笔,吸引更多社会资源,这是机会。
上榜的代价是真金白银,资源薄弱的大学也会如“穷人家里来了上门亲戚”一般。端出了一桌肉菜待客,若是没有新收益,接下来只有勒紧裤腰带。苦不堪言,负担颇重。
开榜如中奖,有人欢喜有人忧。
04良莠不齐的评价标准
各大榜单的评价标准各异,良莠不齐的排行榜有混淆视听之效。
综合大学与非综合大学放在一起比较就有失公允。政法类、师范类和财经类大学各具特色,在榜单上又如何抵得过综合大学?
有些排名指标也很匪夷所思。
比如留学生数量。招不招留学生,招多少人是每个大学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决定的,排名的意义在哪儿?留学生越多,学校就更国际化吗?
比如入校新生分数。先不说高考省市之间题目和分值存在差异,就说同一所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也有巨大差异,这个指标的参考价值又在哪儿?
再比如就业率。一所综合大学的就业率和一所政法大学的就业率如何比较?专业之间的就业前景不同,行业发展态势难定,“综合”对“单一”,公平在哪儿?为何不把法律专业的单列出来试试呢?
长跑运动员和跳高运动员本就不在一个赛道,如何评定?
退一步说,大学排名的三大重要指标:硬件(设施),软件(师资)和产出(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最终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清华大学一年获得财政拨款300多亿,其他学校是望尘莫及。若是将这300亿发给中下游的大学“招兵买马,圈地修城”,要不了多久,这所大学就可以冲到排行榜上游,二本变重本。
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格局很难被打破,每年权威官方榜单并不会有大的变化。
“大学排行榜”本就是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的入学参考,最后呈现泛滥和娱乐之相,不免有商业之嫌。
“大学排行榜”有1~2个权威榜单即可,其他,不要也罢。
倒是各个国家排名第一的大学之间可以互相比一比,有利于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