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大城市提供最大的发展机会!有勇气的人才值得被鼓励!

今天网络上的一个小热点,可谓让人啼笑皆非。

“教授鼓励毕业生留在大城市被喷!”

甚至不用点开题目,都能感觉一种荒谬扑面而来。

因为,“鼓励”和“被喷”两个词,是如此的不搭调。

“鼓励”了一下而已,不是强迫、不是命令、不是诱骗,只是有人说:毕业生别怕,我支持你留在大城市!然后,就被“喷”了。

现在的毕业生,这么多属水龙头的吗?

而详细阅读了这个热点的相关新闻,更确定无疑:教授没错!

在5月份某访谈节目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大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成长机会,人口肯定往这些地方汇入。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所受的教育,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许,选择提供更多机会或者发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教授只是提到了一个简单而无需质疑的道理:年轻人应该去机会多的地方,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地方,就应该是大城市。

有人说,教授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来北京早,是留在北京的受益者,自然作此建议,而且,这是号召年轻人在大城市“内卷”,如果没人卷了,大城市的房子卖给谁?

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可能忽略了教授言论中的前提,那就是,他的建议是留给“受过良好教育、对自己未来有期许”的毕业生。

他没有把这个建议留给——家里有矿的、受教育水平不够有竞争力的、以生活舒适为价值中心的、不年轻的人。

王堂堂重点强调两点:1. 唯有有勇气的人,才值得被鼓励,2.唯有有挑战的路,才值得被鼓励。

“没有勇气”不是一种罪过,但是一种遗憾。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没有勇气也不会饿死人”的程度,从人的生物属性来看,勇气已经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只要规矩、勤劳,对平凡的一生不感到遗憾,对荒废自己人生的可能性不感到愧疚,你可以平躺。

然而,这是社会不是只有“内卷”和“平躺”两种选择的;甚至,离开大城市,去了小地方,你都不一定能躺的舒服些。

大城市对于年轻人,除了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等种种资源更丰富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更公平。小城市相对更偏向于人情,加上机会原本就少,所以不见得就更容易。

今天,我们还讨论过一个现实却极端的例子,某985高校小语种毕业生小卡,去县城当公务员,可行吗?

结论是此路不通。小地方不是你想躺就能躺下的。某东部县级市,每年进“市直单位”的毕业生,多少都有些关系,而且,需要该生的大学专业属于“普适性专业”,文史哲、师范、财会、法律等。

而当你在大学学习了一个专业性更强的方向,你会发现,小城市有一万个理由不要你,专业也许是个幌子:没有证据证明985高校的外语毕业生的中文水平,要低于地方师专,但对于地方的用人需求来看,你“专业不符”。

大城市所能提供的公开公正、宽口径、高精准度、广泛行业邻接、长赛道的发展机会,在小地方一律没有。

也许真正“说话不腰疼”的,正是那些少数能在小地方“站着”的人,他们的家庭往往在当地人情关系中做过了经营,又有不菲家资,能在小地方“赢在起跑线”,才会选择回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无依无靠的你在那里,连“站着”都做不到,“平躺”就更没资格了。

大城市生存与竞争的压力,其实已经无需赘言。交通、房价、人才竞争等,大城市的压力都是显性的、可见的;可是,很少有人考虑到,小地方的压力其实是隐性的,是看不见甚至难以直接描述的:关系至上、机会缺失、人情繁琐、价值单一、舆论严苛、官本位等,你必须默默牺牲掉很多你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坚持,才能如鱼似水地生活在小地方。

人生处处有挑战,对年轻人来说不存在一个真正的清净之地。小地方看似“平风浪静”,其实是暗流莫测;大城市看似人潮汹涌,其实紧紧围绕着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在组织人、财、物的资源,其可靠的逻辑让各种流动有一种深层的秩序。

上层的规划其实更清晰:要“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王堂堂不想说出类似“选择在于个人”“处处有机会”等看似公允、实则毫无建设性的“正确的话”。

我只想建议毕业生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有勇气吗?你,值得用更好的选择去鼓励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