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电视剧《小舍得》中,数学老师钟益对田雨岚说过这样一句话:
“米桃考100是因为卷面只有100,你孩子考94是因为能力就到94。”
很扎心,但不得不承认钟老师说出了一个教育的真相:接受孩子某项能力的偏差,是父母的必修课。
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
前几天,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学渣”女儿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不能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提到女儿,丁教授充满了无奈,他这番杂糅着不甘、无奈、释然的感慨,引起了不少父母的共鸣。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可谁又能想到就算是丁教授这样的“学霸”,也会养出个“学渣”女儿呢?
丁教授到底有多厉害?
他从小被称为“神童”,6岁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于北大,后来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现就任北大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他的妻子,也是北大的高材生。
出生在这样的双“学霸”家庭,丁教授女儿的人生起跑线已经赢过了许多同龄人。
可是,她却在“学渣”的路上越走越远,丁教授辅导女儿作业多次以后,心态也崩了,最开始痛心疾首,接着开始怀疑人生,到现在已经开始认命了。
丁教授的心路历程,也是很多“学霸”父母养了“普娃”的心路历程。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在一次演讲上,同样也说道:“我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教育的前提是接纳
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人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父母如果是很厉害的人,那么孩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为啥“学霸”父母没有生出“学霸”,反而养出了“学渣”?
其实,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社会不乏父母优秀孩子更优秀的例子,而孩子不如父母优秀也是大概率事件。
比如宋丹丹,她自己在表演方面很有天赋,也有很多成就,可她儿子巴图在表演方面完全不能跟她相比并论。
这样的例子在娱乐圈比比皆是,很多“星二代”终其一生,都没法站上父母的高度。
在金融学上,有个概念叫“均值回归”。所谓“均值回归”,是指当事物发展严重偏离其长期均值时,总有内在力量令其回归。
换句话说,“学霸”父母优秀的基因不会一代一代无限地传下去,最终会在某个时间段回归“均值”。
至于何时发生均值回归,则属于随机。
接受孩子某项能力的偏差,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特质和局限,从而因材施教,是每个父母的人生必修课。
有些孩子天生不擅长学习,但他们或许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内向敏感,但觉察力惊人……
望子成龙是父母最朴素的心愿,但很遗憾,几乎90%的人都终将平凡。
接纳孩子的普通,然后找到一条适合孩子的教育之路,让孩子成为平凡而幸福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