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娃界领袖”往往是那些在常人看来,根本不用鸡娃的人?

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小舍得》热播之后,很多人不明白像南俪和田雨岚这样的家庭,为什么还要鸡娃?一个在大城市里坐拥三套房,身价以千万计,一个虽然出身贫寒,但老公是个富二代,自己也算是个妥妥的高级白领。

这让很多生活在二、三、四、五线城市,月薪不过几千元的普通父母情何以堪?不少观众因此抨击《小舍得》是部悬浮剧,不接地气。

讲真,撇开和谐的结局不谈,《小舍得》的剧情简直真实得不要不要的。今天借着《小舍得》的案例,来聊聊鸡娃背后的真相。

一、鸡娃的狂热程度和父母内心的匮乏感高度正相关

关于匮乏感,有的人是真匮乏,有的人却是一种“病”。

1、田雨岚为什么鸡娃?

看看田雨岚的成长背景。父亲酗酒成瘾早早过世,母亲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好不容易再婚,还搭上一个“老小三”的名头,让田雨岚不论是在婆家还是娘家都始终抬不起头来。

再看看自己的家庭,三本毕业,嫁了个不学无术、成天只知道打游戏的妈宝男。虽然公婆有钱,时不时接济她们,但打心底里还是她。

这加剧了田雨岚内心对“出人头地”的渴望。出人头地,她能靠谁?只能靠儿子。儿子厉害,就是她最大的荣耀!

所以,电视剧中我们才看到,田雨岚人生所有的高光时刻都与儿子的成绩有关。说到底,还是内心的匮乏感作祟。

2、南俪后来为什么鸡娃?

南俪本来是快乐教育的坚决拥护者,但后来黑化了,一度成为比田雨岚还要疯狂的“鸡娃妈妈”。

为什么会黑化?还是因为匮乏感。

本来她985名校毕业,结婚生子,家庭幸福美满,事业如日中天。就算是父母离异,让她一直耿耿于怀,但并不缺爱。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她一人身上。

可后来,她因为自己的学历丢失了总监职位。这成为她“黑化”最关键的转折点。再加上,她曾经那么笃定只爱她的父亲,却把唯一的入学名额给了过继过来的女儿田雨岚;米桃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还能学习这么优秀,她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彻底崩塌了。

一直啥也不缺的她,开始有了匮乏感,开始变得不自信。于是开始鸡娃,试图在孩子身上找补回自己缺失的东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就像一个客体,投射出父母想象中的完美预期。父母鸡娃,真的是为了孩子吗?很多人只是想在孩子的身上,找到成就感,以填补自己的匮乏感。

存有这种心态的父母,我的身边比比皆是,甚至包括我自己。只不过,有人激进一些,有人温和一些。最后,我得出结论:鸡娃的狂热程度和父母内心的匮乏感高度正相关。

二、鸡娃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匮乏感(中产阶级几乎人人中招)

为什么中产阶级是鸡娃主力军?为什么走在鸡娃最前列的,往往是那些在常人看来,根本不用鸡娃的人?

看看我们这一代的人。

中国的70后、80后步入社会的过程,刚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无数人通过高考,从村镇走向城市,从小城市走向大城市。快速地完成家庭财富的积累和职场的晋升。如此,催生出一大批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看起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但实际上并不稳当。一不小心,没踏准时代的节奏,就会被打回原形。想要的太多,现实能赋予的却有限,所以只能把希望转移到孩子身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了保住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家业,不至于一代就没落。父母们拼命地鸡娃。越是一线城市,生活压力越大,家长们就越鸡娃。这种基于匮乏感产生的鸡娃行为,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1、不自信

小时候被父母拼命鞭策,却很少获得认可和赞美,这很容易让孩子缺乏自信。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养育关系常常变成一种“交易”。“你好好学习,妈妈就爱你。给你买什么什么。”这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缺爱,又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不自信。

如果有些父母再辅以一些”居安思危“、”忆苦思甜“的教育,告诉孩子生活有多艰难,父母养你有多不容易。这在引发孩子愧疚心理的同时,又会继续加剧孩子的不自信。

这种鸡娃方式,短期内或许会有一些效果。但长时间看,不自信的负面影响会波及到方方面面。当孩子拥有一些好的东西时,会有一种“不配拥有”的心态;希望得到什么的时候,会担心自己不够好,做不到;被欺负、打压的时候,只懂得默默承受……

孩子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人际交往能力、把握机会的敏锐性等等,都会受到影响。这与父母鸡娃的诉求,肯定是背离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停不下来

什么叫停不下来?

就是你的心里永远有一种“危机感”,忧患意识过于强烈,所以总是逼迫自己不断努力,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教育孩子也要努力。这样心里才有些许的安全感。

这类人有很多典型代表,比如郎朗、董卿。

董卿曾在访谈中透露,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教育十分严格。刚开始识字的时候,就逼迫她每天背诵、抄写成语、古诗。上了中学,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本名著,每天摘抄名著中的精彩句子。高中时期,父亲让她每个寒暑假都想办法打工赚钱,以此来锻炼她融入社会的能力。

高压之下,董卿确实变得很优秀。但她却坦言,自己时常感到自卑。为此,她不停地努力,每次都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很多,心里才能感到踏实。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已经很优秀了,也非常努力了,但总是不够满意,总担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逼迫自己去做得更好。这样的人,也许更容易成功,但注定一辈子活得都很辛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活成了曾经痛恨的样子

孩子对于父母,不论是尊重还是痛恨,不论是认同还是抵触,其实都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

父母有匮乏感,孩子也会有;父母特别节约,孩子长大后赚钱再多,花钱时也会小心谨慎;父母吃苦受累,孩子长大后也不敢坦然地享受幸福;父母望子成龙,孩子长大后也会把同样的期待付诸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曾经,这样的父母,孩子会喜欢吗?肯定不会。但可悲的是:孩子偏偏活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样子。

日复一日,重蹈覆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内心丰盈,才是一个孩子持久的竞争力

我曾听说过一句话。教育最大的悖论就是,你满脸焦虑,却教孩子淡定从容。

父母因为自己缺爱、贫穷或者职场失意,被人轻贱等等产生匮乏感,继而鸡娃,希望在孩子身上找补自己缺失的一切。这同样是个悖论。

匮乏的种子种下了,只能结出匮乏的果实。

想让孩子真正在未来具备持久的竞争力,不如教孩子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什么叫内心丰盈?借用日本短片《后浪》中的一句话,阐述我的观点。

内心丰盈的人,对知识有着虔诚笃定的向往,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充满兴趣;

内心丰盈的人,对世界有客观理性的认知,他因为信任这个世界,褪去了内心的傲慢与自怜;

内心丰盈的人,安于在既定的位置上演好自己的剧本。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一份宁静和平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内心丰盈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绽放出光彩。而内心匮乏的人,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与资源,都很难拥有快乐。

从今天起,教孩子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