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英
在2020年春天疫情爆发期间,长期在家上网课的经历对每个孩子的影响都很大,有的孩子抓住机会奋起直追,有的孩子自我松懈成绩下降。我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是后者。那时出于对我家女儿的完全信任,我和她爸爸虽然日日在家,但是并没有去监管孩子的日常学习情况。
主观的松懈必然带来学业上的艰难。疫后返校复课时,曾在初一上学期期末考出过级部第一、南山区第二的优秀成绩的我女儿,居然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降到了级部四十名以外,这对我们都是一个打击。我知道多说无益,就故作淡定地等女儿觉醒。好在女儿知耻而后勇,开始自觉静心学习,在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重回级部前十。
许多人都知道初二是一道十分关键的分水岭,不仅增加了一门物理课,而且各科所学内容日渐加深,学生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一旦掉队就很难再赶上去,而这一学年,又是孩子在青春期身心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多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轻则厌学,重则抑郁,因此才有了“初二现象”或“十四岁现象”一说。
为了避免学业压力带来过多精神压力,上初二前的暑假,一直忙于学校工作的我家女儿的爸爸前所未有地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只要在家就悉心陪伴女儿学习。我们想,只要学习不觉得困难,孩子就能顺利地度过初二学年。
没想到初二上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女儿又降至级部三十名以外,主要原因是本来让她预习过的数学拖了后腿。无论假期的预习还是爸爸的陪伴,都好像没起作用,这让我们夫妻俩都充满挫败感,但在私下沟通后,我们还是决定耐心等待女儿进行自我调整。女儿的自尊心再次受到打击,在接下来的期中考试与第二次月考中,总算有所努力,都在级部前十名里,但是数学成绩依然不容乐观。
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女儿的数学成绩严重拖了后腿,导致她又一次跌至级部三四十名的位置。女儿知道成绩后失声痛哭,我的泪水也在眼里打转,真是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握住女儿的手任她哭泣。我想,谁都有情绪,必须允许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等释放完了再说。女儿哭完要求我抱抱她,然后说:“妈妈,只要你相信我就行,我相信我还可以再升上去。”当然,我肯定相信她,然而我还是要指出她的不当之处——成绩的不稳定来自没有专注于学习。
到了寒假,我知道这是家长帮着孩子改善学习状态的良机。尽管女儿不能理解也多次抗议,我和她爸爸经协商后还是决定严控手机,在寒假三周时间里没怎么让女儿碰手机。我告诉女儿,这不是压制或控制她,而是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制订的学习策略,既然因疫情期间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大脑对学校课业反应迟钝,就得暂停对手机的使用以便重新激发大脑对学校课业的敏感度。因为言之成理,所以女儿能够勉强接受。
转眼到了初二下学期,在已经进行过的三次考试中,虽然女儿的成绩都在级部前十名里,但是三次的名次呈下降趋势,本已提高的数学再现危机,目前很快就要面临生物和地理的结业考试,虽然在前两次模拟考试中女儿都得了双A,但是地理超线不多,无法高枕无忧。昨天我跟女儿约定,六月一日起要再次严控手机的使用以做好冲刺准备。
以上是我女儿迄今为止的学习情况,她的成绩起伏让我欢喜让我忧。之所以会是这样一种局面,自然与我这个全职妈妈脱不了干系,无论如何家长的教育理念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
因为注重童年的自由玩耍与人的自然成长,所以我以前从来没对女儿的学业做过规划,在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女儿自己在家无忧无虑地玩了两年,自上小学起就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直到小学毕业后才在上初中前的暑假里上过十五课时的硬笔书法班,至于小升初考试以及参加奥赛更是我家从未考虑过的事情。这使得我家女儿一直没有按照严格的时间表刻苦学习的习惯,玩着学、学着玩是她长期以来的学习风格,现在改变有些困难。
时至今日,自上初中以来我家女儿不上早晚自习的事情已经广为人知,总有老师和家长会问为什么我家女儿不去学校上自习。原因主要有三个,首要的原因是我家地处偏僻离校较远,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安全比学习更重要;其次是我推崇“8-1>8”的教育理论,那就是在保证一定课堂学习时间的基础上,抓学习效率比抓学习时间的效果更好,少学一小时并无碍于学习成绩;最后是作为有过自学经历的我本人来说,深知自学能力与内驱动力的重要性,因此我希望培养起女儿在没有老师教和没有同学陪的情况下,能够耐得住寂寞可以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作为一个温饱之家里曾经做过民办院校语文教师的全职妈妈,我的教育理念与周围诸多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非常感谢校方领导以及班主任对我的家庭教育理念有所包容,可以允许我的女儿走在别样成长的道路上。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呢?一是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我发现少儿时期的自由自在带给我一些受益的地方,那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丰富以及自我精神世界的多彩;二是我在上学的时候既考过班里的第一名又曾经成绩倒数过,做过学霸和学渣的双重经历让我在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时不会只站在一个维度上去思考;三是我没有上过全日制大学,却通过纯粹的个人自学考上了山东大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一经历既让我知道人生有无限可能又让我深谙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与一些家长要求孩子竭尽全力去学习不同,我总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留有余地,自上初二以来,一个人有十分力的话,我家女儿大概用力在七八分之间,节余下来的时间精力用于自学画漫画、玩二次元的东西以及看课外书。我一直支持女儿无功利性地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这可以让她在不顺心时于精神上有所寄托,有所支撑,毕竟人生很长。
以上只是笼统讲述,貌似我家女儿十分让人省心,其实不然。自2020年疫后返校复课以来,我家女儿也和诸多同龄人一样,情绪容易波动,我也要在平日和她斗智斗勇,总是感到非常累心,直到2021年5月份我家女儿的整体状态才开始有所稳定。
正如我的一位老友琴所说,我家女儿是“在波折起伏中前进,呈螺旋状上升”,这一年多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庭教育很难立竿见影,为人父者必须富有耐心,该修枝剪叶就修枝剪叶,该静待花开就静待花开。
说了这么多,还是总结几条可以共享的家庭教育经验吧。
第一,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绩。我觉得家长必须要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考试是必要的检测手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测量出孩子某一阶段的学习水平,考试分数体现了孩子的学习状态,通过成绩排名则可以看出孩子在同级同龄人中的学业水平,但切记排名只是个参照系而非是家长与人攀比的物证。
当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出来,就能看出近期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与哪里薄弱,以便家长有的放矢地去提醒孩子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家长可以为孩子的好成绩而感到高兴,但千万不能以孩子的差成绩为耻,千万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自己在外的面子挂钩,如此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做到心平气和,真正用心陪伴孩子成长起来。
第二,陪伴孩子成长意味着不仅分享孩子的喜悦还意味着分担孩子的忧愁以及能与孩子共同面对困难。喜悦就不用说了,且说孩子的忧愁与困难。家长千万别以为不愁吃喝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孩子就不该有忧愁与困难,例如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的人际困扰,例如学习上遇到了某些难题,这都是青春期孩子容易面临的困境。
家长只是一味说“不要和人打架闹别扭”、“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些笼统的话根本给孩子提供不了实质性的帮助,只能是说说比不说要好些。只有家长弄清孩子具体经历了什么,知道孩子哪一学科哪一方面遇到困难才能真正可以帮到孩子,比如我家女儿在几何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我就给她买了相关资料引导她自己学会啃难题。
第三,选择信任自己的孩子并主动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假如家长做人正派,且从没教唆过孩子做坏事,那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习惯向老师推销自家孩子的缺点,带给老师先入为主的偏见,却不知道这样会强化孩子的缺点;有些家长把孩子推给学校,主动要求老师多替自己教训甚至揍自家孩子,既是在误导教师犯错误又是推卸了自己作为家长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
如果连父母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应有的信任和关爱,就会在成长路上更为迷茫。我对自己的孩子一直充满信任,日常以尊重并支持她为主,这使得我们的母女关系有些忘年交的意味。如此一来,自上学之日起,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女儿遇到问题都会和我主动交流,我则负责倾听和提建议,女儿通过独立思考后决定何去何从,有些事情她一时想不通,但是经过实践就会自行找到一些办法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第四,只有允许孩子有学习以外的话题可说,才能促进亲子关系更为和谐。从考试乃至升学的功利目标来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大人们往往忽略了孩子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主业是学习以外,不管在孩子的眼中还是在孩子的心中,都还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内容,谁也无法制止青春期的孩子对其他事物感兴趣。
如今,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学校趣事,无论是社会热点还是网络热词,无论是二次元世界还是读书感受,我家女儿都会和我说个不停,而我也会把自己的观影读书心得以及听到的重要新闻内容与女儿分享。我们的母女对话往往超越小我的悲欢、超越眼前的局限,既有争论又有共鸣。虽然我家也有鸡飞狗跳的时候,但是总体上亲子关系属于良性运行。
如果父母与子女不能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就会让孩子的一生布满阴影。因此,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上看,亲子关系大于学习成绩,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的学习。
第五,家长要善于反省,在做人方面以身作则。无论是孩子在学业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出现问题,家长都要率先反省自己。毕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可塑性很强,即使出现某些偏差也不要归罪到孩子身上,归根结底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是要靠家长悉心引领。毫无疑问,对于还能有较多时间见到孩子的初中生家长来说,言传身教肯定在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要有所反思。
当我家女儿也掉进了“初二现象”的坑时,我就开启了一场彻底的大反思并有所努力:重新温习亲子教育知识,进一步学习相关心理学内容,借鉴网上的学习方法乃至脑科学研究成果,了解到鸡娃、内卷与年轻人平躺的社会现状,从而不停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育儿方式。
另外,作为全职妈妈,除了做日常家务之外,近七年我写了一百多万文字,平时喜欢读书看电影,除了养花草还捡来了被遗弃的小狗小猫养在家里,给女儿树立了一个在平凡生活中享受生命过程的做人榜样,让她看到读过研究生的人即使做个全职妈妈也是别有趣味。
我用实际行动告诉女儿,在今后的社会里,一个人可以不发达,却要活得内心充实;一个人可以不富裕,却要活得精神丰盈。“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我以身作则给女儿打造的人生信念。我多次告诉女儿,一个人大则可以为人类作贡献,小则可以做一个积极生活的人,无论大小,都可以活出自己最美的模样。
本来这是在写学校家委会布置的家庭教育心得的作业,却因话匣子一打开就刹不住而篇幅过长。总之,我作为初二学生妈妈的切身感受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确是一个丰富而缓慢的过程,且容孩子一路跌跌撞撞,作为家长既要真诚付出又要有所放手。
最后,还是借用山东师范大学孔屏教授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来做结束语吧——无论什么时候,家长都要给孩子温和而坚定的爱。
高英写于2021年5月30日,四月十九,周日未时-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