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中考语文的阅读理解题,除了有课内阅读,大概率地都是课外阅读素材,文体虽然不限,但文言文、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科普文、应用文都是考点,想要在阅读理解题型上拿到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科普文阅读,也属于说明应用文的范畴,考点和说明文是一致的。很多同学都怕做科普阅读理解题,大量的数据信息,看不懂的科学术语,很难在考试中找到关键的得分点。想要“快准稳”拿到高分,科普阅读理解素材答题也是有技巧的,小岛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如果在中考中,遇到科普阅读理解题,我们看不懂,不会做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也能拿到高分。
课文阅读理解文,一般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通过一个说明对象,用文字表达出一个科学的信息,通常读完了科普阅读理解文,同学们会有一种“涨知识”的豁然开朗,没有这种感受,说明没有读懂。和说明文的考点一样,科普阅读理解文考的是说明的顺序、方法,是否展现了科学人文精神、科学家的严谨、科学家的态度等考点信息,只要掌握了考点信息,我们在中考中,就能从科普阅读理解素材中剥离这些关键的考点,去找到答案。3个阅读的步骤,助力我们找到高分答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做好笔记,画出重点,把小岛老师的这篇文章也当作是科普阅读理解素材来阅读吧。
1、标画关键词,快速读出题旨
科普阅读理解题,一般在标题上都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标题就能概括全文的主旨、表达作者观点了。所以同学们在中考的时候,要学会标画关键词,快速读出题旨,题目是怎么要求的?几道选择题?几道主观题?选择题一般都会考说明文的特点、语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让你进行筛项选择。主观题会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生命的理解、科学家的严谨等问答,找到题旨后,我们再进行通读,你就知道如何在阅读理解素材中去筛选答案了。因为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似有很多数据、或者学术专有名词,但是考点信息和题旨就那么2-3个,阅读起来也就不难了。
在阅读的时候,同学们想要拿到高分,就要标画关键词信息。句子、说明的对象、阐述说明对象的术语,表达的中心句、每一段的关键句、文章围绕了什么科普信息做了哪些内容的说明,这是需要我们在通读2遍文章素材后掌握的内容。所以,中考语文遇到科普说明文的时候,先不要慌,告诉自己,这篇素材要提取的关键信息,并且暗示自己要提高阅读速度,不要被长篇文字素材给吓到了。这是做科普阅读理解的第一步,给自己信心,标画关键词,准确读出题旨,在文章中找到题目的答案。有的同学一看到科普文章,就犯了难,再加上中考的紧张,头脑一下就迷糊了,很难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快”。在最后冲刺阶段,让自己多练几篇科普阅读文,提高阅读速度。
2、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科普阅读理解文,一定是有一个说明对象的。这个说明对象要么在标题中呈现,要么每一段都有它的名词,同学们把出现频率最高的说明词圈出来,也就知道了说明对象是什么。整体理解科普文,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颜色、大小、形状、性能、原理、用途、发展等等,这都是在中考里经常考的考点。科普阅读文是需要精度的,但是考试的时候,不会给你太多的阅读时间,除了通读两遍找出关键词等信息,最多再读一遍,作为精读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一般在说明文中,为了简洁表达,文章往往会用指示代语,比如:它们、因此、其实、总之、既然……这些指示代词也可以帮我们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确定段落,掌握文章结构,圈点勾画出有说明对象特点的文字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同学们在中考的时候,平时养成的圈点勾画、善于做记号的习惯要发挥作用好了,在通读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只阅读关键的信息,就能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中考语文是分秒必争的,想要对科普阅读文准确答题拿到高分,阅读的第二步就是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特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明确了特点,不管用到什么阅读理解题目的形式,都能快速读出题旨,理解题意。
3、注意注释,体会人文精神
科普类阅读理解文章,一般会多专有名词,科学术语进行注释,看不懂的同学也不要紧张,通过注释或者提示写作的背景,我们就可以读出主要内容的相关信息、说明对象之间的联系,科学的出处、作用不一而足,但对文章的理解、解答问题时的参考,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很多同学不关注注释,甚至在考试的时候,看一眼注释就略过了,你错过的就是重要的考点信息。探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于科普类的文章,中考出现的题目也比较多。
比如很可能我们看到袁隆平爷爷种植水稻的科普文,主观题就会出:请你说一说,袁隆平爷爷的科研精神,在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找不到注释和关键词信息,就体会不到人文和科研的精神,这道题你就很难在主观题上得到高分。关于中考语文科普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你都了解了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