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
不久前,一条“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的信息霸占了微博热搜,由此引发大量网友的讨论。
其实,这条内容还真不像我们表面看到的这样。这位政协委员许洪玲并不是提倡家长要先有证才能怀孕生育,而是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对适龄儿童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学习一些育儿和教育孩子的知识。
至于证件——“合格父母”,只是类似一个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01
很多人还没有看政协委员提出的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只是看到热搜内容,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但实际上家长持证上岗早就不是孤例,已经有一些地方开过先河。目前全国已经有1400多家机构在做类似的家长教育,正面管教等教育班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媒体用了“持证上岗”这样更吸引眼球的方式,引导更多普通人参与到这场讨论当中来,实际上并不是有证才能生育。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而因为父母没有尽到教育责任,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爱和陪伴缺失,产生了更严重的问题。
比如最近网上曝光的,一个5岁的女童在上海书店,被一个10岁的男孩猥亵,男孩家长竟然为了自己的孩子辩解说“这也女孩自己愿意的”。不知道这次男孩的错误没有被家长纠正,以后还能做出什么事儿来。
而同样是面对孩子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的可能性,在一架从宁波飞往西安的航班上,一位妈妈带着一岁半的女儿,给机舱的其他旅客每人发了一份小礼物,卡片上写着:
“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独自带我的妈妈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你的困扰……”
相比之下,两方家长的教育孰优孰劣,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02
在实际生活中,别看很多父母已经是父母,他们自己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前几天,我一个闺蜜凌凌就哭着跑来跟我吐槽自己的老公。
凌凌老公是个高学历的IT技术员,在某个大厂工作,薪资待遇岗位都不错,就是他在对凌凌的照顾上十分疏漏。
以前,还没结婚的时候,凌凌经常痛经,凌凌老公不仅不照顾她,还嫌她“事儿多,烦人”。
后来凌凌怀孕了,在孕晚期整夜整夜睡不着,老公嫌她“吵到我休息了,明天还要做模块,能不能安静点!”
生完孩子之后,凌凌老公更是觉得把屎把尿这种事儿不该自己做,在照顾孩子上,全是凌凌一个人在操持。
她说自己实在太累了,原来以为丧偶式婚姻只是一个段子,没想到却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她几次想离婚,可为了孩子咬咬牙又坚持下来,但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这样对老婆都漠不关心的老公,你能指望他以后跟孩子有良好的互动和亲子关系吗?很多人只是在家长的催促下,觉得年龄到了该结婚了,于是相亲结婚生子,心理上还没有成为一个成熟、有担当的大人。
不管是现在结婚率降低,还是出生率降低,都说明这一代年轻人,还不想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只有先解决了他们之间的问题,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共同发力,越来越好。
03
而有些家庭,爸爸不是缺失的,两代人面对不同的育儿观念,也会有很多冲突。
梁椒在要孩子之前,自己先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然后又去和父母沟通,这些都做完了之后才要的孩子。
可即便做了前面很多准备,在孩子出生之后,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沟通全都白费了,因为老人的观念很难改变,不会因为几次沟通就换个年轻人的模式来照顾孩子了。
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到老人做个饭,梁椒说一句,盐放得太多了,老人都会自己回房哭半天。
更不用说,在孩子慢慢长大过程中,老人无限溺爱,孙子想要什么买什么。梁椒和老婆这边刚说了IPAD不能吃饭的时候玩,那边老人早就打开了自己的手机给孩子看。
另外,有的家庭夫妻两个人的教育理念也有差异,本身原生家庭对各自就都有影响,如果两个人再背着过去原生家庭的烙印,再去养育自己的孩子,那可真是太累了。
而有的家庭是小两口太忙,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辅导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点什么对孩子是合适的。
网上的育儿资料虽然很多,但这么多信息,应该相信哪一个也是个问题。
如果有了对应的培训班,家长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精力,去应对育儿的问题,可以从机构里获得最新鲜的一手资料。
这样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减少家庭矛盾。爸爸能够更多理解、体贴妈妈,妈妈也能感受到爸爸对家庭的付出和爱。老人们也明白,新时代的孩子的确需要更新的方式去养育,也能放下自己的偏见和执着。
04
那家长们在这个事情还没实施之前,可以做点什么?
因地制宜
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太一样,有的说话晚点,有的学走路晚点。不管是从网上、朋友、书里,还是各种教育机构当中学到的知识也好,还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方法论也好。
适应于自家孩子,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拿着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往孩子身上套。那样自己累,孩子更累,一家人天天焦虑、着急,得不偿失。
沉浸陪伴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陪伴就要全身心的陪伴。
孩子想要看绘本,那家长就要全心全意地在一边给孩子读一读。不要一边处理手机里的工作信息,一边磕磕巴巴给孩子读书上的内容。
这样不仅给孩子不好的阅读体验,让他觉得他没有手机重要,也会让他过早放弃了接受阅读、绘本知识点的机会,反而对你手里的手机好奇。
等以后孩子长大了,你再抱怨孩子专注力不够,上课总是东张西望,那你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教孩子了。
共同成长
孩子在不断成长,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成长,才是一个一起往前走的氛围。
偶尔在一些家庭当中,我们也能见到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家长在家除了看小视频就是搓麻将。
这样不受家庭影响、自己有着坚定的意志成就自我的孩子,本就是极少数。而因为家长不上进,自己变优秀之后,他就会想着尽早逃离不喜欢的家庭氛围。
以后家长和孩子的思维,都不在一个维度上,一家人坐在一起没什么好聊的时候,你就会后悔,为什么有能力的时候,没有跟上他的成长。
希望父母们,接受到一个信息,能更好地反思一下,自己还能做什么,而不是说自己没有选择,什么都做不了。
当你拿到一个结果的时候,可能原因在前面早就定下了。祝愿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享受高质量陪伴的家庭。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