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六旬老照片”里的乡村幼儿园

1959年3月,盐池县城郊公社柳杨堡大队上海牛滩(今盐池县花马池镇柳杨堡村上滩自然村)托儿所的孩子们。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银川6月1日电(记者许晋豫)这是一张拍摄于1959年初春的黑白照片:9名穿着粗布棉衣、个头有大有小的孩子围成半圆,一旁梳着大辫子半蹲着的老师在敲鼓,娃娃们身后的土坯房前站着一排看热闹的村民。

这张老照片定格了62年前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柳杨堡村上滩自然村托儿所的场景。来到上滩自然村,经过多方打听,记者找到了照片上的教师——已经80岁的陈秀莲。

看到老照片,陈秀莲很是激动,连忙叫来家人和邻居一起挨个指认照片里的村民,遥远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

“那时候村民在公社食堂吃‘大锅饭’,大人们要下地干活,孩子没人照看,我便成了托儿所的老师。说是老师,我大字不识一个,组织娃娃们到食堂吃饭,看着他们别乱跑就行。那两年流行跳秧歌,照片上我在敲鼓,娃娃们在跳秧歌。”陈秀莲笑着说,照片上的土坯房并非教室而是公社食堂所在地,那时托儿所没有专门的教室,娃娃们主要在室外疯跑玩耍。

80岁的陈秀莲和正在幼儿园上大班的6岁重孙子。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随着公社食堂退出历史舞台,只办了两年的上滩自然村托儿所关停,陈秀莲再次成为普通农民。这段记忆便被尘封起来。

60多年过去了,照片里的儿童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80岁高龄的陈秀莲已经白发苍苍,她的重孙子都已6岁,在盐池县第三幼儿园上大班。

盐池县是陕甘宁边区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柳杨堡村村民靠着养羊、外出打工经济条件日渐变好。加上村子离县城较近,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村子里已没有幼儿园了。

盐池县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上手工课。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盐池县第三幼儿园是2017年新建的,三层的教学楼被涂刷成彩色,幼儿园有小钟琴室、录播室、建构室等,室外有小游乐场、小操场,食堂菜谱2周不重样,还有自己的面点房。

记者来到幼儿园时,孩子们刚午睡起来。他们有的在为儿童节准备节目,有的在上手工课,有的在看动画片。

盐池县第三幼儿园园长孙彦风说,盐池县第三幼儿园是个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因设施新、师资好、收费便宜,园里一半的孩子都来自进城务工家庭。幼儿园入学基本没有限制,在附近租房子的住户都可以把孩子送来。

60多年前,孩子们稍微大一些就要下地干活;现在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农家生活,幼儿园专门建了植物园。小温棚里种植的各类蔬菜,从购买种子到收获,孩子们全程参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盐池县第三幼儿园大七班孩子们自己改造的特色教室。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孙彦风说:“植物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们看着蔬菜一天天长大,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很有成就感。”

不仅重孙子在县城幼儿园衣食无忧地度过童年时光,四世同堂的陈秀莲老两口也能够安享晚年。陈秀莲老两口作为建档立卡户,政府为他们家建了新房,看病就医报销比例达到90%左右,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等600多元。

采访结束时,陈秀莲希望能把老照片复印一份给她留作纪念。看着重孙子、重外孙在屋里院外玩耍,她欣慰地说:“我当老师的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能想到幼儿园会这样好。娃娃们能过上好生活,我们这代人吃点苦也值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