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陈嘉澍获得了高达200万元人民币的“富布莱特科学奖学金”。
要知道,“富布莱特科学奖学金计划”是美国“科学交流计划”的一部分。其实说白了,就是美国通过比赛吸引更多别国未来的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从而让他们达到科学家的水平。所以只要能入选“富布莱特奖学金计划”,不光美国承包未来几年在美国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还包括了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等。折算成人民币的话,这笔奖学金超过了200万元之多,因此该奖学金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丰厚的奖学金了。
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优秀学生,参与了争夺奖学金的竞争。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后,最终有27人入选。其中仅有一名中国学生,那就是23岁的陈嘉澍。
1984年,陈嘉澍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户普通人家。由于父亲在杭州工作,所以陈嘉澍从小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直到上小学时,才被父母接到了身边。
在陈嘉澍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思考和观察。据他的爷爷说,在他3岁那年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只能开电风扇降温。由于担心陈嘉澍吹风受凉,所以在他睡熟后,就悄悄地把电扇关了,结果陈嘉澍一下子就醒了要继续吹电风扇。于是爷爷就骗他说,电风扇坏了,并且还故意把台灯的插头插到电插板上,可是陈嘉澍却摆手说插错了,是圆圈圈的。这时,爷爷才发现电风扇的插头还真是个圆头的。
由于陈嘉澍直接读小学,再加上他特别调皮好动,所以父母在把他送到学校去后,担心他会提前跑回来,为此两人特意请了一天假等在家里。结果直到傍晚放学后,陈嘉澍才和同学一起回家。这让父母非常吃惊,他们没想到陈嘉澍竟能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
虽然陈嘉澍调皮,不过他学习起来倒是不费劲,老师讲的内容他总能很快就掌握了。每次回家后,他总是先写完作业再玩,父母见他习惯还不错,所以也没有特别关注他的学习。
不过到读初中的时候,正处于青春期的陈嘉澍就叛逆起来,他对学习不上心,在家里也常常和父母唱反调。因此小学一直名列前茅的他,到了初中反而在成绩上非常平庸了。
父亲一看,这可不行,所以专门和陈嘉澍谈了一次心。告诉他现在只有爸爸一个人在打工挣钱,不光要管全家人的生活,而且还要负担他的学费,爸爸这么辛苦就是盼着他能早点有出息。
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让陈嘉澍茅塞顿开。他决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能让父母骄傲的人。
从那以后,陈嘉澍就开始刻苦学习。很快,他不仅将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了回来,而且到读高中的时候,他的成绩再次名列前茅了。
通过高考,陈嘉澍同时收到了上海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尽管他更喜欢香港大学,可是考虑到香港大学的学费太贵了,所以他选择了复旦大学。
在复旦大学,陈嘉澍学的是力学专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读大学后依然刻苦学习。由于他成绩优秀,早早拿到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接下来有个更好的机会出现在了陈嘉澍的面前,那就是香港城市大学到内地招收优秀大学生,成绩优异的陈嘉澍不仅顺利过通过了考试,而且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到香港发展大学后,陈嘉澍转到了电子工程学专业,这可是他一直想读的专业。
2006年,由于陈嘉澍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做交换生的机会。这一年,他到美国梅隆大学学习了一年。在异国他乡,陈嘉澍眼界大开,在专业上也受益匪浅,这也让他有了毕业后到美国继续深造的想法。
对于优秀的人来说,机会从来都不会错过。紧接着在2007年,美国第一届“富布莱特科学奖学金”计划正式启动,陈嘉澍没有错过这个机会。通过激烈地角逐,他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该奖学金的中国人。
在获得奖学金后,美国多所高校向陈嘉澍抛来了橄榄枝,最终陈嘉澍选择了到加州大学继续研究电子工程学。
在科学研究上,陈嘉澍不仅能吃苦而且很有想法,他的论文质量非常高,就连他的导师都对他啧啧称赞,说他是未来不可多得的科学人才。
其实早在陈嘉澍获得“富布莱特科学奖学金”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在羡慕之余,猜测他在美国学成后,必然会留在美国。因为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都是美国提供的。
到陈嘉澍取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后,美国确实为了挽留他,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但陈嘉澍却不为丰厚的待遇所动,而是毅然回到了中国,并创立了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而他作为公司创始人,带领他的团队不仅研发出了业界第一颗CMOS工艺77GHZ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而且还迅速投入生产,从而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也因此加快了同行业的技术变革。
此后,陈嘉澍的研发成果,还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而中国在电子工程学方面的技术,也因为他的原因正在与国际技术逐渐接轨。
在当下不少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出国留学后,就留在国外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年轻科学家在加入了他国国籍后还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说:“科学没有国界。”
和他们相比,陈嘉澍是当代年轻科技人才中的一股清流,因为他明白“科学虽然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道理。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我想在不久的未来,像陈嘉澍这样的科学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