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天才助教韦东奕最近在网络迅速走红,起因是网络上一段采访视频,在采访视频中,韦东奕手上拿着一袋馒头和一大瓶矿泉水,整个人不修边幅,眼神迷离,每月生活费只花300元。
在采访中韦东奕坦言自己是通过数学奥赛保送进入北大的,自己是北大的老师,他的形象和实力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的声音。
先说一说“韦神”的目前的实力吧,否则后续的讨论没有依据。
韦东奕在高中时代就获得了数学联赛山东省第一名,连续参加了第49届和第50届国际数学奥赛,都获得了满分的佳绩,并以此优异的成绩被直接保送到北大数学学院。
在北大读书期间,韦东奕仍然一路开挂,用8年的时间读完了北大的数学本硕博所有课程,并成功拿到了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等等奖项。
在这次走红之前,韦神在北大数学圈就已经是名人了,他的数学解题策略和思路独树一帜,速度极快,他的解题方法直接被大家称为“韦方法”。
在做老师后,韦神的课堂内容呈现也是其他老师所不能理解的,甚至还传出了一个段子:
学生不会的数学题问老师,老师不会的问韦助教,助教也不会的肯定是题目出错了。
虽然这是一个段子,但足以说明韦神在北大数学圈的实力,而且北大的数学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可见韦神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但争议来了,有人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
智商很高,但情商太低了。
很多人认为韦神虽然数学很牛叉,但如此不修边幅,好好的日子过成了一瓶水加几个馒头,甚至有人担忧找对象都有困难,完全是属于怪癖。
但这种论调很快遭到了大家的反对,普遍认为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不同之处,韦神获得的奖金都超过10万元,根本不存在买不起好吃的,只不过韦神的注意力都在做学问上,根本就没有把精力放在生活的享受方面。
作为一名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韦神的特立独行呢?
除了对韦神情商的质疑,现在还出现了对韦神实力的质疑:
韦东奕从头到尾都是各种数学竞赛金牌,充其量也只能说明是数学解题高手,全国每年有多少孩子能拿到奥赛金牌,还有不少国家都不屑于参加这种竞赛,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厉害之处,除非是拿出数学研究成果,否则离真正的数学大神还很远。
面对这种质疑的声音,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没错,完全是嫉妒和抬杠。
我们承认中国的数学学科研究水平在世界上排名不高,能拿得出手的数学研究科学家也是屈指可数,比如国际公认的数学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中国本土目前尚未产生得主。
截止到目前,世界上共有60位数学家获得过菲尔兹奖,其中2位为华裔数学家,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丘成桐目前在清华任职,陶哲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职。
虽然北大的数学学科实力全国第一,但在最新的软科排名中,在国际上也只能排到第41位,可见我们的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仍然还很薄弱,所以现在高考出现了强基计划,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基础学科研究中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韦神数学研究成果的质疑是不是有道理呢?
从目前来看,韦神的确还达不到曾经的北大数学天才许晨阳的高度,但韦神是90后,许晨阳是80后,两个人的年龄相差10岁,这对于数学天才来说,10年可以完成很多的研究,我们要给韦神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毕竟韦神才刚刚起步,后面还有无限的可能,一个数学家一辈子或许只要一个成果就能征服世界,改变世界。
许晨阳
而且韦东奕谢绝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哈佛甚至放下姿态要给韦神配备翻译,也足以说明韦神有着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他坚信在国内也能从事数学科学研究,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佩服吗?
许晨阳的确很牛,但人家却放弃了北大,享受了国家杰青资助后跑到了麻省理工去做教授,这一点还是存在很大争议的。
有人说许晨阳的离开是因为学术环境所致,年轻人做研究得不到很好的扶持,但这些想法和许晨阳在2017年获得“数学与计算机未来大奖”后的感言是背道而驰的,他的原话是:
在这里我想我们要感谢一代代数学前辈承前启后,为中国数学发展所做的努力。我自己也时时不忘作为中国数学人的责任和初心。
可结果呢?几个月之后许晨阳就全职进入了麻省理工。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韦神这样的人才,如果这样的人才多一点,我们就一定能啃下各种掐脖子技术的硬骨头,期待更多的“韦神”们能脚踏实地,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