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到一句话“你的努力程度,远没有到拼天赋的地步”,这句话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很多孩子其实很聪明,至少在智力上,上一个好大学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内驱力”的不足,导致自己与好大学失之交臂。
清华北大的学生,平均智商达到140。但是,中国14亿人,1%的人可以突破140的智商,却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可以上清华,这说明即便是拥有140出色智商的人,99%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清华北大失之交臂。
高智商孩子与好大学失之交臂的原因:
家庭环境不安定:一部分孩子虽然很聪明,但是家长因为家庭矛盾的原因,无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用平静的心态学习的环境。孩子读书的心情总是要在不安宁的环境中克服嘈杂。在有定力的孩子,也无法做到100%不受影响。
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部分孩子虽然智力过人,但是心理抗压能力比较弱。遇到压力比较大的竞争环境,没有学过如何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所以考试和学习都受到了干扰。
身体健康的影响:少数孩子身体比较弱,也想努力读书,但是稍微熬点夜就头疼,起太早背一会儿书就头晕,心有余而力不足。
内驱力不足的影响:聪明的孩子不好好读书,不是因为不会读,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特别是现在零零后的孩子,“知识改变命运”被他们当作是鸡汤,父母供他们好吃好喝感觉良好,他们不知道需要通过读书改变什么。
上得了清华北大的孩子,到底他们在内心上和那些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他们的内心活动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在以前从来没有人关注过。大家都在关注“方法”,却忽略了“心法”。
直到《等你在清华北大》这个系列书籍出来以后,对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这一套书总共4本,其中两本《等你在清华》和《等你在北大》是关于学霸的心理,另外两本《清华学霸笔记》和《北大学霸笔记》是关于学习方法。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霸在真正实现学习上的突破的之前,也是经过一段时间复杂的内心活动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说服自己努力学习的过程。
我认为这种书就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读,家长可以自己读了以后,把书中那些对孩子有价值的部分拍成图片发给孩子看,或者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让孩子有意无意地看到,也可以把这些道理变成自己教育孩子的说辞,让自己的教育变得更加有说服力。
几十位清北学霸的经验,如果有一位的经验触动了你的孩子,调动了他的内驱力,也许孩子能够达到的高度就会往上提高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