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3000元钱雇不来农民工,3000元钱你只能雇一个大学生。这个说法看起来非常可笑,可以看作是新时代“知识无用论”的翻版,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先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我有几个邻居的孩子今年大学本科毕业,其中我知道的有三个毕业后还呆在家里,有的准备明年继续考研,有的在等待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他们不愿意到一般的企业岗位就业,更不愿意到一些小型私人企业打工。
从一个朋友处了解到,他们单位是一个国营企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后每月工资、奖金到手合计大约为3000元左右。有很多年轻人工作三年之后工资仍然在这个水平,基本不涨。所以不少人把企业当做就业的跳板,然后再参加各种考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比较受欢迎的。
但是反观一些小型企业,却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 我一个同学经常承包一些小型工程,主要是在乡镇给别人建造和维修房屋,由于工程量不稳定,因此经常招一些临时用工。他对雇人的问题深有感触,除了一些技工和他有比较固定的劳动关系外,大部分临时工都是从当地的农村招人。小工的价格是每人每天120~150元,需要人的时候,谁帮他带人去还会支付20元的介绍费。即便这样也经常面临招不到人的情况。
当然,这些情况的普遍性可能不是很高,我国每年大学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而且月薪万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不能就业的人应该很少。而且我国农民工的工资也并不高,只要是稳定的工作,平均收入水平每月也差不多在3000元左右,打零工每月收入虽然到5000元,但是工作保障性不高。
但是通过上面的情况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大家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一代的年轻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毕业之后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由于学校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社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岗位有限,这样就导致很多人只能在家待岗,或者不得不去从事一些和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比如我们听过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也听过研究生毕业后去洗厕所,这些被很多人解读为新的“知识无用论”。
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劳动力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是,我们比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和传统高等院校教育,对于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培养的人才方向和社会需求产生了矛盾。一些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到单位无用武之地,考不上大学的年轻人到社会参加工作又缺乏相关的劳动技能,所以就会出现题目中说的情况,“3000元钱可以雇到一个大学,但是却雇不到一个农民工。”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种情况呢?欢迎给大家分享你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