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如今,它却成为教育界备受争议的一句“名言”。
如果这句话从一位老师口中说出,大概可以理解为自我激励;
但,如果是旁人罔顾事实而言其他,就有“道德约束”之嫌。
教育“名言”备受争议的原因,是存在“逻辑谬误"
“没有XX,只有XX”这个本身带有绝对性的表述,将教育责任一股脑的把老师推上了“道德柱”,教不好学生,真的怪老师吗?
它的潜台词就是:学不会,不是学生的错,而是老师的过,忽略了语句本身存在的3处逻辑谬误:
一:“好”的标准如何定义——“教的好与坏”只有相对标准,没有绝对答案。
成绩优秀、道德高尚、乐于助人都可以成为好学生的衡量尺度,但有的家长只把可量化的成绩看成孩子是否进步的唯一准绳,导致出现认知偏差,把错误归咎于老师。
再者,每个人心目中对“好”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甚至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没有统一的标准,自然会存在误差,容易引发争议。
二:罔顾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所有人都可以学好所有知识”,这显然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论断。
孔子曾说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教育方式可以略有不同,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反观这句名言,颇有“一刀切”的意味。
三:盲目夸大教育的作用——把教育置于“万能”的高位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抛却语言背景,这句话把教育置于“万能”的高位,明显不符合常理。
盲目夸大教育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教师可能被“神化”,只要学生出了问题,责任都会归结到老师身上,这也是为何至理名言反而成为对老师的“道德约束”。
不要误解了本质,教育家强调的是“教师的责任和自我要求”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来自陈鹤琴先生,作为二十世纪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本意是在强调教育者要对学生负责,不应放弃每一位学生,并且基于这种信念进行严格的自我要求。
也许陈鹤琴先生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用来自勉的一句话,被后人当成了指责老师的“武器”,甚至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拿来攻击老师。
“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准确理解李鹤琴先生的本意。
★教师要有责任心: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师者有“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责任心是最基本的师德素养。大部分老师还是爱岗尽责、兢兢业业,但也不排除极个别人不思进取,浑浑噩噩。
★教师要做到慎独自律:教师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好标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将老师从“道德束缚”下解放出来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意义是说教与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磨合的过程。
“教”需要将既有知识经验整合输出,“学”则是学生的吸收与理解,二者看似密切相关,但如果处理不好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出现错位——将教与学割裂开来。
佛系教师的频繁出现就是强有力地证明,几乎所有老师在进入教育行业之初,都是抱有对教育的热忱,他们一腔热血献身教育,最后却被现实泼了冷水,不得已选择“明哲保身”。
不少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自己就可以“全身而退”,把教育的责任一并甩给老师。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便不分青红皂白地过来质问,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与学”的主体应该是三方,老师、学生、家长缺一不可。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不愿意学的学生,更带不动“不讲理”的家长;再好的学生,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全力支持,也很难行稳致远。
只有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老师的责任,让老师卸下精神包袱,在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