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非洲喝过摩洛哥的薄荷茶,他去埃及仰望过胡夫金字塔,他曾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上顺着雪道飞驰而下……我们说的并不是一个旅行家,而是一名英国牛津大学的在读数学博士。
我们很难把“牛津大学”、“数学”、“博士”等词汇和探险联系在一起,而是会在脑中勾画出一个在演算纸的包围中奋笔疾书的形象,但来自中国杭州的邵震,正在用他的真实经历颠覆大家对名校数学博士的刻板印象,着实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数学王国”探险之旅。
01
7年的牛津学习生活对邵震而言,就是两个关键词:快乐学习和探险旅行。考入牛津这样的顶级世界名校绝非易事,而像他这种以本硕连读的方式被录取,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就更是难上加难。
牛津大学的期末考试难度是很出名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用来复习备考,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面临挂科重修。
而邵震在刚入大一的第一次考试就成绩优异,并在大四的毕业考试中,在全系排到了第三,是一个标准的学霸。
他的优秀的确来自于中学时代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学习素养,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小的时候却以“用处不大”为由拒绝学习英语,并在求学的各个阶段扯过班级英语平均分的“后腿”。
中学英语水平处于劣势的邵震本该与留学无缘,但是一次美国之旅却把他推向了攀爬名校的旅程。
他在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经常会有对外交流的学习项目,正值美国波士顿的一所联谊高中发起了交换生的交流活动,喜欢追求探险和刺激的邵震欣然报名,开启了一次为期2个月的美国留学之旅,正是这次与美国教育的不期而遇,改变了他的求学轨迹。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国的高中对于‘班级’这个概念很弱化,没有统一的校服,大家都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主张。
那2个月的学习生活,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从那个时候起就想出国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看不一样的风景,那么留学就是最好的方式。”邵震说。
02
喜欢旅行和探险的邵震把多姿多彩的欧洲作为留学的首选目的地,可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要如何才能实现呢?报纸上偶然发现的一则信息让他看到了可能性。
那时还是2012年,培诺教育刚刚在杭州开了分校,在学校的一次宣讲会上,邵震了解到了A-Level,了解到了如何能走进名校。随着一家人全票通过了邵震的留学决定,出国路正式起航。
理科功底很好的邵震在文化课上的学习上可谓势如破竹,而培诺教育也根据他的特殊情况,给他匹配了优秀的辅导老师,是随班上课还是在家自学,全由邵震自己判断选择。
在这样灵活的教学模式下,加上自己的努力,他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两年的课程学习和考试,牛津大学的加试和面试也没能拦住他的去路。
眼看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世界名校,却被预录取通知书上的雅思要求难住了。听、说、读、写四门考试均不能低于7分,曾经的“英语无用论”成了他通往名校的拦路虎。
热爱探险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无惧挑战的劲,邵震面对雅思难关果断“亮剑”,上阵十次终成功。
想要在短时间内弥补英语短板并非易事,邵震的做法堪称“教科书”,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希望寄托于培训班和名师,而是自己搜索学习英语的方法,再加上四处和人交流英语学习经验,终于被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叫做“二语习得法”。
这是一种模仿婴儿学习母语的方法,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婴儿都可以在2-3岁通过自然过程习得母语,所以它会提倡先解决听和读,再过口语、写作关。
邵震根据这个方法,给自己营造了全天候的英语“环境”,大量阅读英文原版材料,再找培训机构学习口语和写作的技巧,一整套组合拳下来,他经过十次雅思考试“长征”,终于拿下合格成绩,可谓绝地逆袭的经典案例。
03
在最“自由”的名校里挑战自我,是邵震钟爱的大学生活。提到国际教育,人们总会联想到自由这个词,牛津大学更是把自由贯彻到了每一个细节。
在这里,每个学年只有24周的上课时间,其他时间完全由学生自主支配。当然这些时间并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给学生做研究和实践留下了空间,这一点是邵震非常喜欢的。
自由不代表松懈,邵震喜欢给自己增加挑战的难度。在大二、大三阶段,学校要求数学专业内必须选择8门学科来学习,而他主动选择了14门,并且非常享受这种学习挑战带来的乐趣。
他在暑假期间也不闲着,大二暑假在伦敦实习,大三暑假跟随教授在学校做了2个不同的项目,还会去欧洲各地旅游,完美的践行了那句话:要么学习、要么旅游,身体和精神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能在这样的名校里成长,邵震很感谢自己的父母,没有他们的陶染,或许后面的事都不会发生。他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家里有一个高高的书架,因为父亲也喜欢读书,所以童年里尽是父子共读的美好记忆,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在那时埋下的种子。
父母每天都有阅读报纸的习惯,邵震也会跟着看,看着看着就形成了跟随多年的习惯,如果不是这个习惯,他也不会有机会在某一天与培诺教育相遇。
在邵震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是极其有毅力的,每天5点多钟就准时起床锻炼,雷打不动,已经记不清坚持了多少年。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对邵震触动很大,无论是对一件事情的坚持,还是学习、交友的态度都带来了启发。
“我爱冒险也是受父亲影响,小时候他经常带我去爬山,从来不爬那种铺好台阶的山路,都是自己开辟小路,爬到山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栓一条绳索的,没掉下去还是很幸运的。”说起这段,邵震眼里都是笑。
04
说起对未来的规划,邵震并没有轻率的给出一个答案,他还在探索。刚读大学的时候,他曾想过之后就做数学家,在大学里做研究工作,但是随着在大学里度过了多年,看过了很多书,识过了很多人,让他决定不再给自己画一个框圈定自己,还要更多的去尝试,自己还有更多可能。
还有一年就要博士毕业了,平时他很喜欢自己写一些文章,所以下学期他想去参与一下当地由学生办的一份报纸,看看自己会不会更喜欢这个方向。
“只有现在多试一试,等到做决定的时候,才会有成熟的观点。”邵震说。成长不是执着自己曾经的选择,而是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
7年留学路改变了邵震很多,所谓的眼界,就是亲眼见证世界的多姿多彩。17-24岁,邵震把人生最黄金的7年留给了牛津、留给了数学。
在数学的王国里探索越久,他看一件事的视角就越不同,卓越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他在学校里真正的收获。
牛津大学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学校,30%-40%都是国际生,有亚洲人、欧洲人、俄罗斯人等等,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每一个人展现出来的都是他所在国家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每一个人的交流都是在与不同的历史对话。
邵震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观点也会露出一样的微笑,不一样肤色也会绽放一样的精彩。对世界再美的想象,都不如一次亲眼见证。
05
如果你也向往走出国门看不同的风景,那么邵震的经历就是你最宝贵的经验。
语言是所有憧憬名校的学子共同的痛,一起来听听邵震的“止痛法”。
听力输入量决定了你的听力水平,给自己营造纯英文环境很重要,听BBC英语新闻是个不错的选择,无需全懂,只要常听、多听,就会发现雅思的听力考试一下子变成了“慢放”模式,大多数你都能听懂。
提高词汇量,阅读是关键,每天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最有用。口语和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找到靠谱的培训机构,能够事半功倍。
“所有的一切有一个关键前提就是一定要提前,越早准备越好,否则就要重走我的‘十战雅思’之路了。”邵震笑着说。
06
邵震未来会做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一定还会在人生路上继续“探险”。
牛津的求学生活很快也会化作一段记忆,封存起来,存放在回忆里的某个角落,它会像一坛老酒一样,历久弥香。
邵震的求学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成长样本,在他的故事里既有周游世界,又有潜心修学,既有成功的欢笑,又有奋斗的心酸,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希望他能在数学王国里尽快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等待倾听他的下一个“探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