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合院幼儿园,北京/MAD设计Siheyuan Kindergarten, Beijing/MAD Design
MAD选择将原址上古四合院外的仿古四合院拆除,取而代之新建一处将四合院“捧在手心”、与四合院相望、连通的新建空间。新建空间以低矮平缓的姿态展开,环绕着四合院。古四合院严然的布局秩序与新建空间的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来自不同时间维度的两者,新不盖旧,古不越今,相互的张力让建筑产生新生命力。将原本各不相关的场地整合成一体的是新建的“漂浮的屋顶”。这处二层户外平台让人仿佛进入到全新的境地。在老北京,除了紫禁城的红墙黄瓦,胡同巷里几乎尽是青砖灰瓦。在这里,二层屋顶平台色彩斑斓,像是火星表面,颜色鲜艳、温暖,仿佛充满了“魔力”。MAD尝试带着人们跳出北京、甚至地球的背景,从另一个时空客观观看、想象眼前的历史长河。
2.KO幼儿园,日本/日比野设计 KO Kindergarten, Japan/Hibino Design
日比野故意将职员室和保育室等空间上下左右错开,富含变化的空间设计使得新的空间被创造。以孩子们游戏的原风景「路边」为形象,在园舍中设置了14个游戏场所。在这个游戏场所中,融入了可锻炼到山梨大学教育学部的中村和彦老师提倡的「跑」「跳」「堆」「端」这样幼儿期很需要习得的36个基本动作。在游戏的过程中36个动作能自然而然得到锻炼。
3.自然界幼儿园,上海/张晓光设计Nature Kindergarten, Shanghai/Designed by Zhang Xiaoguang
张晓光先生经常提起:“ 幼儿园一定要崇尚自然教育,大自然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课堂 ”。必须深入到大自然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一些事物,因为大自然的每一种形状都包含数学、维度、情绪和复杂性等多重关系,这些是跟孩子们息息相关的。所以一切幼儿园的设计都是大自然的设计。让孩子们,特别是让城里的孩子们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幼稚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4.心蒙.蒙特梭利幼儿园,厦门/立木设计Xinmeng Montessori Kindergarten, Xiamen/Limu Design
心蒙 · 蒙特梭利幼儿园位于厦门岛的海边,原始建筑被设计为邮轮形式,主要依赖人工照明,也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这与人们对幼儿园的期待完全不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阳光、泥土、草地几乎是最重要的物理空间要素。出于结构稳定和加固成本的考虑,立木保留全部结构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贯穿三层的中庭,确保所有教室实现双面采光,不再依赖人工照明。
5.亦庄半岛幼儿园,北京/ArkA设计Yizhuang Peninsula Kindergarten, Beijing/ArkA Design
原有的建筑物是一个开放空间,整个大空间分作 4 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孩子的比例改造空间。在设计时,我们加入了许多小房屋的设计,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具有主人感和安全感。对教室的设计是简约的房屋;图书馆则是一个开放空间,在其中央种下一棵树,好似一一个乡村小镇的广场;走廊设计成多功能的开放空间,孩子们可以便捷地到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也便于老师的管理;部分走廊还被打造成为田野的模样,让小朋友们可以体验季节的变化。
6.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上海/山水秀设计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ﻪShanghai / Landscape Design
这座幼儿园坐落在11号线安亭站南边的一片新社区中,是率先建造的公共建筑之一。7400平米的用地要容纳15个班是颇为紧张的。不过,建筑师还是想通过这次机会,为现代都市里的儿童设计一个有庭院的幼儿园,给他们留下关于庭院生活的情感和记忆,并通过庭院帮助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塑造自己。庭院的营造需要建筑单元的围合,建筑师顺应场地西侧的斜向边界,将建筑群的平面布局规划成“W”形,加上自南向北的退台,最大限度地获得西、南、东三个方向的日光。经过研究,建筑师发现六边形单元体是适应这一群体形态的最佳选择,蜂巢状的组合能够更好地适应斜边的转折,其内部和外部空间更有活力和凝聚感,也能够消解传统四合院中正交轴线所产生的压力。最终形成的单元体是不规则的六边形,其中三个边等长,这使设计能够根据日照和功能的需要进行更加灵活的组合。
7.吉野托儿所和幼儿园,日本/手塚建筑Yoshino Nursery School and Kindergarten, Japan/Tezuka Architecture
吉野保育园的椭圆形屋顶有着优美的曲线,与下北的海岸相互呼应。屋顶只在它最南端的部分接触地面,在与地面齐平处,可以踏上屋顶并爬到顶部。借助一点帮助,即使轮椅也可以登上屋顶温和的斜坡。屋顶8%的坡度,不超过正常道路的斜度。然而这个小斜坡可以激发儿童奔跑的欲望,即使是那些在平地上没什么玩耍动力的孩子。父母们发现他们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在第一次踏上这个倾斜的表面时:脸上会泛起惊喜的表情,摇摆着小腿蹒跚前进。在自然界中,完全水平的地面是非常罕见的,斜坡会更加自然。
8.乌斯河镇中心幼儿园,四川/东意建筑Wusihe Town Center Kindergarten, Sichuan/Dongyi Architecture
乌斯河镇人口近万人,汉、彝、藏族杂居。它坐落于大渡河支流的峡谷一侧,全镇沿等高线分布在山坡上,一条乡道作为主要道路贯穿小镇,是典型的依托交通干道两侧自然发展的村镇。小镇风貌混杂,布局无序,缺乏有质量的城镇空间。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在《城市之冠》(Die Stadtkrone)一书中,将现代城镇这种混沌状态比喻为“无头之躯”——失魂似的场所性特征缺失,是中国现代城镇发展要面对的普遍性问题。本次设计希望把幼儿园这个全新的功能置入到小镇中,在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环境的同时,形成新的小镇精神和情感中心。
9.稚荟树幼儿园,台州/门觉建筑Zhihuishu Kindergarten, Taizhou/Menjue Architecture
幼儿园是个人教育开始的基础,进行预备教育的场所空间,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作为孩子学习的第一站,我们希望孩子在这不仅能够收获知识,更重要是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激发幻想。幼儿园位于台州市黄岩区耀达天玺,服务于周边小区的住户,建筑风貌服从于小区整体设计控制,这类的幼儿园在中国近10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中诞生。同是带来一个问题,普遍性都是满足功能性的建筑,无法激发孩子的幻想。建筑大师Ricardo Legorreta曾这样说:“现代建筑总是过分追求理性,这样会失去神秘感和好奇心带来的愉悦感受。”
10.FS幼儿园,日本/HIBINOSEKKEIFS kindergarten, Japan/HIBINOSEKKEI
新幼儿园延续了旧园舍的特征与历史,保留丰富的自然环境,对焦培育孩子们的感性、营造舒心环境的“树荫”,以“连接树荫的幼儿园”的设计概念为基础,开展了设计计划和工作。大屋顶是幼儿园的一大特色,横跨大树间的屋檐下是孩子们聚集活动的场所。室内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大量使用了自然的素材,天然木材的香气与触感,让孩子们即使是在室内也能有深处庭院树荫下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