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引自《孟子.告子下》)。
庞众望
出生于困苦家庭,其悲惨的情况令人难以想象。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时刻都需要家人照顾;母亲也好不到哪里去,因幼年患有婴儿瘫而常年瘫痪在床上,生活难以自理。更让人陷入绝望的是,全家5口人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维持生计,年龄尚小的庞众望不得不靠捡垃圾来照料家人和母亲。
如此情况下,这一个家经不起任何一根稻草的碾压。还好庞众望从小就优秀,最终以744分、河北沧州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可谓是扭转全局。
那么,后来他怎么样了?
一、贫穷的家庭和艰苦的童年
受到父母的影响,庞众望在5岁时就被查出患有
先天性心脏病
。至此,老幼病残全出现在他们一家5口人的身上。爷爷奶奶年老、父亲患有精神分裂、母亲患上婴儿瘫,而他也患得随时可能会爆发出来的先天心脏病。
为了他活下来,本就贫苦的全家需要摊上天文数字的手术费。为此,全家人整天以泪洗面。母亲不顾及自己的病患,硬是推着轮椅挨家挨户借钱,最后才勉强凑到钱。
稍微恢复之后,才五六岁的庞众望就开始做大人的活,一边捡垃圾补贴家用,另一边照顾着瘫痪在地的母亲。父亲虽然能够活动,但病情时刻不稳定,因此也需要人看望着。此外,他还帮忙爷爷奶奶做农活。
相比于同龄孩子,有的是开心地在游乐场游玩,有的是在培训班中接触全方位的补课。而庞众望能做到的,就是少给家中添麻烦,多帮助母亲、父亲及缓解爷爷奶奶的压力。
在天真烂漫的年龄里,他承受着不该承受的生活重压。
如此的磨炼倒没有将他击垮,而是让他陪练出顽强的意志,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与困难,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也许,摆脱现状生活和改变命运就是庞众望一直渴望的东西,所以他从来没有放弃追逐过。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
(引自贝多芬)。生活的压力有多大,庞众望的反抗就有多激烈。从小学起,他就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未曾因没有条件参加补习班而落下课程。
每当看到满墙的奖状,母亲总是引以为傲,认为他已经很懂事,将来定能扛住大任。感觉到是孩子的压力,所以她从来没有指责他,希望孩子过得更好。
长期以往,本就瘫痪在床上的母亲倍感身体难以支撑。正当庞众望上初二时,母亲由于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加上严重的贫血症,最终被迫住进医院,本就贫穷的家又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
母亲也需要做手术,又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母亲,在本就一个尊严很强的年龄里,庞众望放下所有的面子,挨家挨户地可怜求人。精神不怎么好的父亲也开始承担家庭重任,一边在医院附近的餐馆打工,捡着剩饭剩菜吃,另一边极力照顾病危的母亲。
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一家人终于挺过去。母亲出院后的第2年,庞众望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不过,这让他不得不远离老家,为不让她担心与挂念自己,他一有空就给家中写信,每月必回家一次,日夜陪伴母亲聊天和倾心照顾。
当时,庞众望只是一个未成年人,同龄人还需父母喂吃帮穿,而他已经学会如何照顾父母,尽力地不给父母添堵。到高考期间,学业越来越繁重,他不得下更大的力气去学习,不过依然坚持回家看望母亲,尽量不让自己压力过大。
2017年6月,在炎热的高考战场上,他考出了68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当年沧州的理科状元。清华大学驻河北招生组老师表示,他的分数已经很高,不过距离清华的分数线还差10分左右。但是,参加清华自强计划的笔试和面试后,他成功地获得60分的加分,所以总分为744分。
744分的理科高考、上清华和不同的童年很快就让他出现在公众眼中,并为公众所关注。
那么,后来他怎么样了?
三、后来的生活
680多分上清华,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在清华的学霸圈中,许多人动不动就700多分,可谓是等级相当高。所以,与他们相处在一起,每日每夜都有着高强的压力。
尽管如此,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等秉性既然被庞众望坚持着,庞众望没有因为上中国最高学府而感到骄傲,更没有因此将悲惨的家庭和病痛的母亲放弃,倒是将更大的精力花费在学习之上。
进入清华学习之后,农科院的教授与老师纷纷给出援手,帮助他在学习之余兼职一些工作,一是用于生活的支持,二是给家里面增加补贴。
据说,他成功地与同学们开设辅导班,从其中获得了很多的收入。
如今,他在清华已经读了4年,即将要离开学校和面对残酷的社会。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同时,依然利用闲余时间参加勤工俭学。4年里,同学们都对他极力帮助,将他推上团支书的位置。
许多媒体关注他的动向,纷纷表示接受采访可获得相关的利润。不过,他并不想出现在公众的眼中,只是想好好地做好自己的事儿,沿着高考时计划好的目标前行。
对于来自其他人的好心资助,他能拒绝的都已经拒绝。
家里面也一直在忙碌着,父亲的精神不好,但为了供孩子学习,他依然带病坚持参加工作。今年将是他走出学校的日子,祝愿能够找到好的工作,改变家庭状况。
总结
庞众望是众多励志学生中的一员,尽管家里面极其困难,但他并没有以此为耻,倒是竭尽所能地帮助病痛的父母和年老的爷爷奶奶。在时间不怎么充裕的情况下,他依然竭尽所能地学习着。
有人认为,读书不可能改变命运,进入社会需要的是一个人全新的态度和目标。如果读书不能改变命运,那么还能有更好的方法去改变命运吗?如此说法过于片面,如今的确出现如网红等一系列的不劳而获的人群,他们一夜之间爆红之后,可以在一年甚至几个月里获得别人努力一辈子的工资。
但这样的钱又能领多久呢?国家的发展需要网红的存在吗?网红的出现不正是万千个正在努力中的人造就出来的吗?
所以读书还是能改变命运的,值得注意的是,重点也在于在哪里读书或读什么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