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对于80后来说,可能绝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接受的都是“真·应试教育”。
我之所以加了个“真”字,是因为那时的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只有一个,就是“考大学”。
要是和教育新理念频出的今天相比的话,这样的观念可能会显得有些简单粗暴。
甚至分分钟就能被人给划到“科学教育”之外,被当成“不重视教育”的典范。
可这真的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吗?
我想未必。
因为在那个名为应试教育的年代,大伙还真是可以边学边玩的。
即便是体育老师“日常有事”,美术老师“常年OB”,但是留给大伙休息和活动的时间,也算得上充裕。
如果要用一个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的词来形容,那可能就是“严肃活泼”。
至少在身体素质上,没见有谁会明显地拉低平均线。
按理说,在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后,如今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比我们那时要强多了。
可是从心理素质到身体素质,他们好像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反而还背上了更重的学业压力。
这难道是用心做理念,用脚去落实?
一位中产父亲的怒吼
越减负,孩子的负担越重,这可能是如今很多家长的感受。
包括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无所忧虑的储殷教授,对此也深有体会。
在他出席某教育盛典时的一段演讲中,他上来就“怼”了之前演讲的各教育流派嘉宾,希望他们别再“开发”出什么新理念了。
因为这些年来,如果人们觉得什么教育重要的话,就会一边反对应试教育,一边加上这门考试。
简直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典范。
而且光增加考试科目还不算完,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增科目的各类辅导班。
所以在储殷教授看来,与其过分地强调细枝末节,让学生卷入更沉重的学习压力中去,还不如干脆就回到应试教育的年代。
这样至少还能让孩子们心无旁骛,降低负担。
听上去,这段大白话就不太像是从名校教授口中说出来的。
但事实上,任何道理的本质其实都不复杂。
毕竟中考和高考本身就是应试,名校也是按应试的成绩择优录取。
那么在以应试为主要选材办法的前提下,过多地强调其他方面的作用,与其说是势在必行,还不如说是无病呻吟。
教育的目的不是社会分层,但结果是
在储殷教授的那场演讲里,除了对素质教育表达了不满,被不少人反驳外,还有另一个观点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教育是用来实现社会分层的”。
这句话,听上去刺耳,想起来扎心。
因为我们一直听到的说法,都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成长”,而很多人反驳储殷教授这段话的,也都是以此为理由。
不过你要是仔细一琢磨的话就会发现,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分层,但结果其实都是。
因为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起点和平台就比普通人高出了太多。
他们的初出茅庐,可能本身就是一些人的毕生所求。
反观所谓的“成长”,这听上去似乎也有道理,但它其实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你得先有成长的机会,才能去谈成长。
没有平台,谈何机会,没有知识,谈何突破?
应试教育,不该遮掩
在过去,学校的招牌通常只有一个,就是升学率。
但是在减负实行了一轮又一轮后,“其他”教育成了主流,努力学习反而需要遮遮掩掩。
如果说像过去那样,只有学校教育这种“单轨制”的环境,全体减负其实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校外辅导机构就立在那,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分数线就摆在那。
但凡是从考试中获得过益处的“考一代”,都不会躺平了允许自己的孩子减负。
因为他们不仅明白考上了好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还清楚地知道那些曾经不好好学习的人,面对的是什么样未来。
“分数不重要”这种话,他们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他们只会让自己的孩子更充分地利用校外的时间,卷入到上不封顶的课外辅导中去。
那么这样的话,孩子的学业负担能不重吗?
写在最后
在看到了如今的学生后,我有时都庆幸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的。
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来告诉我,考试不重要,小学生也能当老板。
而我,也能心无旁骛地像是“傻”的一样,去博取一纸学历,换取比下有余的未来。
虽然这样的教导有时会陷入到一种偏激中去,但它至少在本质上没有错,而且也是在把我们往人生中最大的捷径上去引导。
如果减负的结果是让孩子越来越累的话,我想也许储殷教授所说的“回到应试教育”,也不失为一种“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