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的一生如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在世,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要经历挫折。挫折于人而言是生命中的云翳,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够使我们成长。
古往今来,多少的成功人士都是经历了挫折之后才有了一番成就。比方说屈原,放逐之后才作了传颂至今的《离骚》,比方说左丘明在失去视力之后,才著作了《国语》。当今中国也有很多,因为挫折一步步走向坚强,走向成功的案例。就像今天介绍的主人公张培祥。
出身寒门,她用微笑和坚强面对人生的诸多坎坷,用坚持和努力来回馈社会的帮助。小说《大话红楼》畅销全国,其所作的《卖米》更是被提议纳入小学教材。
本以为,她的人生在鱼跃龙门之后,会过得顺畅一点。却不曾想一场噩耗来袭,24岁患病去世。去世之后,不仅有北大为其办追悼会,更有撒贝宁致悼词。
几近辍学,贵人相助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颗勇敢面对困难的心。张培祥1979年出生于醴陵市一个偏远的山村里面。出生之时,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就格外的拮据,父亲因为身体状况不好,以药为生。母亲因为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落下了病根,几近瘫痪毫无劳作能力。
面对家庭的困顿,小时候的张培祥格外懂事,她很小的时候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肩挑起。
虽然经常忙于家务活,但张培祥却没有落下功课,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但即便张培祥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她10岁那年,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他读书,只得从学校辍学了。
那个时候的她,生活似乎陷入了黑暗之中。她爱读书,虽然每日忙于家务,但只要有书读,她便觉得生命有曙光。但生命越黑暗,生命之中的星辰便越显得熠熠生辉。在张培祥感觉到绝望之际,姑母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当时姑姑觉得这样优秀的孩子,如果不上学实在是太可惜了,便将其接到了身边,供她读书。
面对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张培祥万分感激,更是用好的成绩回报姑姑对于自己的帮扶。就这样,在小升初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醴陵市最好的初中。
既然是全市最好的初中,那师资力量自然是别的学校都比不上的。而相应的,所需的费用对于姑姑家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因此在初二那年,张培祥转到了县城一所学费不高的初中读书。
虽然说,这所初中的师资条件比不上市里面的中学,但张培祥却没有一刻松懈,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中考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一所不错的高中。
可没想到,刚读一年高中的她,再次面临着辍学的困境。父亲的病情加重以及弟弟读书问题都像压在张培祥身上的一座大山一般。面对家庭的困顿,张培祥选择了辍学。可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又有人向她伸出了支援之手,这个人就是她所在高中的校长。
当时,她已经离开了学校许久,校长在得知他的家庭情况之后,费了千辛万苦才找到她。并且告诉他不需要为学费担心,自己愿意资助她,让她安心读书。
听到校长的劝解后,张培祥万分感动。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万念俱灰之时,还有一盏灯火燃起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希望。
为了感谢校长和家人对于自己的帮助,她摒除杂念,安心读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那年,她以株洲地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进入了北大法学院。
考上北大这则消息,对偏远乡村来说是一个惊天的消息,即代表着张培祥的聪明才智,更代表着命运的改变。
在很多村民看来,他们家的命运因为张培祥鱼跃龙门,变得与众不同。但是,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在你以为生命有所转机的时候,给了你致命一击。
勤工俭学,追求梦想
进入到北大对于张培祥来说,是梦想的起航,是命运的重新开始。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从上大学开始她就从未找家里要过一分钱,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赚取的。
但打工并不会耽误到她的学业,在北大法学院的四年时间里,她多次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院校奖学金。
为了充实自己,在上学期间张培祥还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她利用了自己在外语方面的优势,翻译了很多的国外著作。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因为接触了名著的原因,给她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90年代末,是bbs风靡的时代。当时一个叫做“flyingflower”在未名bbs备受站友的喜爱。这个人就是张培祥。当时在未名bbs上她创作了诸多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在诸多站友的喜爱。
特别是她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脚本创作的《卖米》,被誉为能够入选小学生课本的佳作。
除此之外,湖南卫视开设了一档《新青年》节目,张培祥还曾担任了节目的嘉宾主持人。于大家而言,她是从寒门走出的才女,是现代青年的表率。但在大家为张培祥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才华啧啧赞叹之时。命运之神再次跟她开了个玩笑。
生命垂危,积极乐观
罗曼罗兰说“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都贯穿着痛苦”。苦难之于人生,是无法动摇的存在。而对于张培祥来说更是如此。2003年当全国陷入非典的恐慌之中时,张培祥也在与一种疾病抗衡。那就是白血病。
在非典高发阶段时,张培祥发现自己的身上总是会出现一些紫红色的小点。而且经常会头晕,浑身无力。但因为当时,因为疫情的原因校门封闭,学生不能随意出入学校。张培祥就这样忍着,无视着身体的变化,继续在学校学习。
但病情一旦发现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只会越来越严重。果不其然,等到疫情控制住,她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患上了白血病。
虽然当时很多的出版社、电视台、报社版都愿意伸出援手帮助她,但因为病情发现的太晚,治疗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
虽然生病住院了,但她的心态却是积极乐观的。即便身体越来越差,头发越掉越多。但是笑容却从未从他的脸上消失。或许对于此时的她而言,她不希望家人为她担心吧!
在去世之前,张培祥告诉自己的父亲。希望等到她去世之后,把她的骨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北京,一部分放在家乡。因为在北京有她的梦想、有她的朋友也有令她骄傲的母校。而在家乡,有她心心念念的家人。
2003年8月27日,寒门才女张培祥与世长辞了,享年24岁。对家人来说,她的离开不仅带走全家人的希望,也带走了他们的爱。
而与那些热爱她作品的读者来说,她的离开代表着一代文学家的陨落。2003年9月2号北京大学在八宝山为张培祥举办了追悼会。当时,不仅有张培祥的同学和老师到场悼念,更有张培祥的学长,北大法学院才子撒贝宁在现场致悼词。
结语:
或许很多人会说,张培祥的一生是不幸的,困顿的家庭,几近辍学的经历以及英年早逝,都将她的人生推至悬崖边。但人生都有正反面,不幸的人生因为贵人相助,才让她一次次重获希望,让她敢于追求梦想,让她被众人所知晓。
或许,她已经离开了。但正如鲁迅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她虽然永世长辞,但她的精神,她向上的态度,却留在了作品之中,永垂不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