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孩子们都欢天喜地开开心心,家长们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什么?
大半夜,大学同学瑶瑶,也就是小华的妈妈,给我发了一条消息:“我都不知道成人的‘儿童节’这么可怕,你快来领走我家这个宝贝吧,我再也不想管她的学习了!”
原来,与其说是办联欢会,倒不如说是办了一场“攀比大会”——参加了六一这天学校举办的亲子联欢会,全程如坐针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上台表演节目丝毫不露怯,落落大方口若悬河,而自家孩子只会缩在母亲身后,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萌宝虽然可以,但也让人着急不已!不仅如此,小华的班主任也明里暗里地透露出对小华学习成绩的担忧。
小华今年五年级,即将进入小升初的关键时候,可成绩却也不尽如人意。都说现在的小孩不好过,从小就开始抓教育,小华也不例外,数学辅导班、英语家教都请了,可是学习成绩总也不见长,每次去开家长会,小华的同桌门门考第一,上台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参加作文比赛总是能捧回来奖杯——这种别人家的孩子,让瑶瑶又羡慕又嫉妒,甚至有时候愁的不知所措。
再说说另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武亦姝。2017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斩获第二季总决赛冠军,同年获得“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她还曾经参加过首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活动,并获网络人气作品投票第一名,而这个比赛的参与人数达到3万。
这都不算什么,最逆天的是,2019年6月23日,上海高考成绩公布,武亦姝以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理科研究班。语文这么好也就算了,怎么理科也好到逆天?
这些别人家的牛娃,到底是拿到了怎样的一把金钥匙?翻翻小美同桌的考试分数,语文总是遥遥领先,她的家长也在学习交流会上介绍说,自家女儿特别喜欢看文学名著,课余时间也会敦促她背诵一些诗词。
而武亦姝的妈妈在一次采访中也曾提及:“别人家的父母都紧抓孩子的理科学习,不怎么重视文科,我家孩子从一岁半开始就培养她的阅读能力,从神话故事到唐诗三百首,我们对她的语文抓得很严。”
两位家长都提及了一个关键词:“语文”——原来,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赢在了语文上。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语文有什么难学的?天天说汉语写汉字,自己的母语怎么可能学不好?”但事实却是,很多孩子都栽在了语文上,高考语文满分150分,即使你只得到了130分,也会将同届的考生拉开一大截,年年都能听到数理化拿满分的天才,却从来就没见过哪个学霸语文拿了满分——语文,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大”学科。
而又因为她在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家长们总是忽略了语文的重要性,其实,细细想来,语文这个学科,数学的题目分析需要用到它,英语的语句语法需要用到它,理化生的逻辑性需要用到它,政史地的表达性需要用到它——看似平平无奇的语文,其实贯彻了每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
因此,才会有专家断言:“得语文者得天下。”
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曾明确表示:未来的中高考,语文将成为大杀器。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语文为先,大语文时代已经来到。
语文的学习是全学科的基础,而将眼光放长远来看,学习语文能够提升孩子的理解力,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改变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继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为什么孩子的语文成绩总是无法提升呢?诗词也背了,范文也看了,上课也听得很认真,但语文成绩总是处在不上不下的水平。
其实,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造成的——虽然语文的学习也是按部就班,从拼音到字词句段篇,再到自己行文创作,但是考试的时候,语文是一项综合考查学科,它的题型千变万化,考查方式也是层出不穷,不像理科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孩子不能由点及面,自然抓不到语文拿高分的精髓,这成绩也就上不去。
许多家长也逐渐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但是辅导起来总是力不从心,觉得差那么点儿,这个时候不要着急,每一位家长都不是万能的,可以试一下这套由赵旭老师担任主编的《大语文那些事儿》。
赵旭老师曾这样诠释大语文:大语文,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它还要给孩子诗和远方,给孩子向往美的眼睛、向往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双手。
她的教育理念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还作为重磅嘉宾被邀请参加 教育者大会;她的“大语文”课堂赢得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和语文报社社长刘远的盛赞;她的教学风格被《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啧啧称叹。
而《大语文这些事儿》,就是赵旭老师十五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她将自己研究多年的教学成果转化为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在赵老师的课堂上,语文不再是枯燥无味,反而变得轻松有趣,你会惊奇地发现,语文不再游离于生活之外,而是你的生活,你的话语,你的表情,你的情绪。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单靠几本书是不可能讲透的,但是《大语文那些事儿》最打动我的一点在于,它不仅专注于语文知识的灌输,更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方法。
《大语文那些事儿》全6册,它紧贴教育部编版教材编写,满足了应试教育的需求。同时又兼顾“点线面”的语文教学法,将一个个琐碎的文学知识串成一串珍珠,继而编制成一张大网,帮助孩子形成完整的知识输出和知识架构。
满足考试需求的同时,它又能培养语文思维和综合语文素养,将文学史学哲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三位一体,构建立体文化知识网,将字词、阅读理解、文言文以及作文一网打尽,而这些,在孩子未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也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不仅着眼于现在,更要放眼于未来,这才是大语文的大智慧。
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天生聪慧,抓住关键,掌握要害,用对方法,才能一击必中。语文并不是简单的说说汉语、写写汉字,它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教育界和社会所认可,素质教育,语文为先,得语文者得天下——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却束手无策,发愁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妨先试一试《大语文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