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热点:考试季来临,高考、中考、小升初陆续到来。在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再次提出应该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教育部此前却明确表示:将有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最新的消息是:今年的高考录取率或超90%。显然,中考升学率比高考升学率要低得多。
分析: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将提前至初中生?未来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会越来越五花八门,我们应该干涉、“坐视不管” 还是包容?
文:中外管理 庄文静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高考正在进行,中考、小升初考试也将接踵而来。
而每一场考试,都承载着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未来。近几十年来,国家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部发布了一则新政策,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的比例要达到5:5。而从2017年起,全国的高考录取率就已超过80%,最新的消息是:今年的高考录取率或超90%。显然,中考升学率比高考升学率要低得多。
此时,中国父母的焦虑,无疑更加放大了:上了高中,可以说就已经有一只脚踏入大学了。但如果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似乎人生就“惨淡”了,中考似乎才是真正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是,学区房、线下教育、线上教育、私人定制式教育等,愈发如火如荼。而在幼升小、小升初阶段,家长们拼得更狠——起码这是家长自认为可以掌控的阶段。
在2021年两会上,有代表再次提出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提案,但这一提案再次被否决。于是,有人质疑,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开启于中考?这是否让许多青少年人失去了高中逆袭的机会?教育是否愈发的不公平?
“德国化”的背后:高端技术人员缺口2200万
中国已经从人口红利时代转向人才红利时代的观点,已经说了好几年。
然而,人才就只是科学家、高知人群、高学历人才吗?因缺少高端技术人才引起的“技工荒”,已经成为近几年阻碍我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目前就业人口大约有7.76亿人,其中有1.65亿的技术工人,占比21%,中高技术人员有4700万人,占比6%。
然而,在同样是工业大国的日本和德国,高级技工的占比却达到了40%和50%。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中国高端技术人才缺口达2200万。在工业领域,正常的人才结构应该是1个科学家、10个工程师、100个技能人才。很显然,2200万的“技工荒”,已成为了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比如,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就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而中国教育部从1980年代初,就开始在这一领域和德国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由德国在中国资助的职教项目有30多个,分属不同部门,并且在中国的几大城市分别进行试点。
2015年5月,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发布。而要实现行动纲领,相应的人才储备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别是,随着几年前提出的“去虚向实”方针,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得到管理层重视。
而实体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因此,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战略的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和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甚至高等教育也正在经历改革,许多专业干脆被撤销,有些专业也存在合并与优化,并且许多专业也正在走向学科化,更加强调与未来的职业方向接轨。
另外,不可否认,我国的优质教学资源依然有限,甚至中国有很多城市的普通高中录取率都低于50%。
2020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再次强调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目前,全国职业院校一共有1.15万所,在校学生有2857万人;中职招生600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高职招生是483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更多是无学可上、无奈之下的选择,“低人一等”的偏见,“断头路”“职业天花板”的担忧较为普遍。
然而,2018年审议通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特别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接下来,一系列的制度设计给职业教育注入了底气。在职业教育体系里,纵向有中职、高职、本科直至专业硕士和博士,横向有产教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会成长期趋势吗?
我们经常说: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对于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来说,通过考试来判定人才的潜能,并且给予一定发展方向的引导,是符合目前我国发展现状、基本国情的措施,也更符合我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那么,大力发展职业院校,以及大力倡导职业教育会成为长期趋势吗?中道普惠总裁、职业规划&教育管理顾问于洋告诉中外管理,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符合国家战略。
“职业院校会成为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的一个选择,这肯定是长期趋势。发展职业院校符合国家的整体战略,就是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所以自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且,无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政府报告中,都在反复强调‘要让蓝领充分体现价值,让蓝领赢得同样的社会尊重’。”于洋说。
其次,人的择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价值导向’,很多地方把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和培养博士甚至院士这类人才,放到越来越平等的位置上对待。因此,人才的观念在发生变化。”于洋特别强调这一点,而这也是作为家长所不了解甚至不愿意承认的。
因此,我们近来频繁看到这样的事例。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进入家政服务市场,年薪则达到了30-50万。这种“高材低用”的就业现象,带来很多质疑:“国家花了这么多经历培养出的人才,就去当住家保姆,是不是教育的失败?”
然而,对于价值导向来说,这又无可厚非。雇佣这些高端家政的雇主,等于为孩子请了一位私人教师到家,既能照顾孩子和家庭,又实现了私人定制服务,甚至是私人管家式的高端服务。而高材生们杀入家政服务市场,无异于“降维打击”,其市场前景更是大为可观,同时也必将提升整个产业的服务水平,整个产业会更加成熟和规范。何谈人才浪费?
有数据显示,国内家政服务行业的人才缺口就有3000万人。而中国进入了一个“怕死、爱美、孤独”的情绪化社会,对于这类服务需求,是国家培养多少硕士和博士就可以解决的吗?因此,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也会引导人们对于职业、对于教育需求的变化。
再次,符合个人内在多元化发展的成长需求。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中产阶层也越来越多,每个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外,都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因此,年轻一代对于职业的选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他们越来越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更重视不同的人生体验和自我实现。”于洋说,“如今人们普遍认可‘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从事一个职业’,于是人们对于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也会更加包容。”
教育孩子,与经营企业是相通的
腾讯研究院调查显示:70后追求“稳定铁饭碗”,80后追求物质保障,90后关注自身发展,而95后则是“我高兴、我喜欢”。
那么,“00后”们呢?他们已经在“早早认知自己”。有66%的00后表示“有很多决定都是自己做的”,他们更加自立自主,习惯于自己做决定,对自我认知更强,因此能高效地尝试多种兴趣,早早认定自己的所长。
去年此时,笔者朋友的女儿在参加中考前,由于成绩不理想也考虑了中专这类职业院校。就在咨询过程中,一个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手工艺专家追着朋友的女儿和同行一位女生,希望收她们为徒从事这一行。尽管孩子和家长也有所动心,但中考成绩下来,朋友女儿考上一所非常普通的高中,就放弃了这一念头。“能上高中当然最好。但再想想,其实只是把选择题放到了高考时再做,其实选择也不一定比中考时更容易。”朋友这样说。
而这位朋友女儿的同学,就真的去学习“非遗技艺”了。一项手艺要真正学精、学好,恐怕要付出的努力不会比高中三年更少。然而,那个女孩的职业方向,从高中时代就已经非常清晰明确——如果她能坚持并且热爱这一行的话,职业发展路径并不一定比上高中、考大学要差,此时与其焦虑,不如想想“麦穗理论”:哪有什么最优决策,只要追求当下的满意决策就好。
三年后再做选择题,好处是随着心智的成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然而这个选择也不会更简单。因此,于洋也特别提出一个趋势,现在他的客户中,已经出现了高校学生甚至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要趁早打算,这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速、像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思想成长一样不可逆,因此人的学业生涯、职业规划这类“人生战略”也自然需要提速。
那么,“10后”呢?恐怕,年龄、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已经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作为家长,作为一个职场人或是企业管理者、经营者,虽然教育孩子比做一份工作和经营企业更难,但依然是有许多相通的方法论与理念。经营事业和企业,当有了良好的规划设计和过程管理时,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也一定会有客观环境、个人能力、行业变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而对于一个永远处于动态变化的人来说,对于价值观在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对教育、对就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乃至人生规划进行冷思考,找到自己的“大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