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考入重点大学,大三被退学,看看这个天才的痛陈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访谈。

接受采访的人叫杜青云,一个高考状元。

他15岁就考上了北大,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学霸。

因为缺乏主见,在家人的建议下,就报了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

可是,一个从湘西山村来的孩子,和一群家境优越的同学相处,总是格格不入。

他既没有优越的家境,也不懂人际交往,渐渐的大家开始排挤他,针对他,让他觉得非常无助和孤独。

他想换宿舍,老师拒绝;他想转专业,可是不能转;他想退学,父亲不同意……

他一直努力完成父母的期望,内心却难以承受这些期待和压力。

这一切的不顺心,积压在心里,让他日渐崩溃,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访谈里,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就算考第一,也只是规则下的胜利者。

虽然这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它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这番话,也让我想到俞敏洪曾说的:

“如果孩子的生命里只有学习、考试,哪怕考到北大、清华都没有用。”

规则的教育,确实能让孩子按部就班地考个好成绩。

但也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符合社会运行的机器,失去一个人本来可以拥有的无数可能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规则教育下的悲剧

早两年有一个流浪汉在网上爆红。

他叫沈巍。

原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线城市审计局职工。

他博学、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是许多父母眼里孩子成功的模样。

可是,他最终却选择当个流浪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时候,他喜欢画画,也非常爱读文史类书籍,还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

但父亲深恶痛绝,极力反对。

最后在父亲的要求下,他选了审计,毕业以后进了审计局。

然而,选了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让他难以适应。

毕业没几年,他就离开了家,离开了工作单位,开始一个人在外流浪的生活。

不考虑孩子的需求,一股脑按照“优秀”的模板去塑造孩子,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为佼佼者的机会。

无独有偶,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讲了这样一件事。

小的时候,他特别喜欢机器人。

平时在学校,都会忍不住在书本上画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并且会用废纸箱、饮料瓶、易拉罐等等搭建模型。

初中的时候,学了物理,他开始用自己学到的物理知识,让他设计的机器人动起来。

这个过程,失败过很多次,但是他还是一直坚持着。

可中考失利后,父母却强硬地阻止他再做这些“影响学习”的事。

高一的时候,他偷偷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和学长们组队参加全国比赛,拿了一个二等奖。

父母没有表扬他,而是直接不让他在学校住宿,让他每天都回家,严厉地监督着他的学习。

妈妈说:

“如果你能将这份精力放一半到学校学习上,中考也不至于考不上重点高中!”

高中整整三年,他不得不按部就班的学习,随着大流,埋头苦读。

而那份热情和天赋,也在高中三年被消磨殆尽。

高考他如父母所愿考上了211大学,读金融专业。

他成为金融大鳄了吗?

并没有,他现在已经毕业六年,却只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

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鲜少有人能干出一番事业,更多的反而是迷失自我。

就像郑腾飞,她是北京大学的学霸,还是麻省理工的博士。

高中前,她把时间都花在了如何获得分数上面,没有考虑过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等考上了大学,又对专业缺乏兴趣,熬到了毕业,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能继续读书,直到博士毕业。

她说:

“有卓越成就的人,无不热爱自己的事业。

热爱,才是克服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也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我已年近三十,竟答不出喜欢什么。这种茫然令我绝望。”

如果一个孩子把做题当成自己的全部,那么分数换来的,也不过是短暂的安全感。

等到脱离了分数,以后出到社会,他只会更加的茫然无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规则教育

扼杀了孩子的潜能

尹建莉老师曾在书里讲过一件事。

有一次,老师让孩子画一幅在野外玩耍的画,如果画好了,可以挂在学校大厅展览。

女儿对此非常积极,画得非常投入,连吃饭都没心思。

孩子画了一幅用色非常大胆的画,红色的太阳,白色的天空,蓝色的白云,绿色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

第二天,孩子拿着画开开心心回到学校,可是放学妈妈去接女儿,女儿却闷闷不乐,因为她的画落选了。

女儿神色黯然地说:

“老师说小河是蓝色的,不能画成粉色的。还有,白云也不能画成蓝色的。我画错了。”

其实,有问题的不是粉色河流,而是河流必须是蓝色的。

正是这些刻板教育,毁掉自己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恰恰是孩子最宝贵的天赋。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教育中的思维定式困住的不仅仅是孩子天生的能力,还有孩子无数的可能性。

在规则的教育训练下,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向分数看齐导致的高分低能等,让本来可以成为某一个领域专家的孩子,被规训成了一个普通的人。

有一项针对60多个国家、30多个行业的1500名CEO的抽样调查显示:

创造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

真正决定还是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从来都不是只依靠一个亮眼的考试分数。

美国心理学家E·保罗·托伦斯曾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儿童创造力测试。

他找来了400多名儿童参加这项测试,测试内容由一些相对简单的语言和图画测试构成。

从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精致性等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孩子的创造力。

此后的几十年,托伦斯也一直跟踪当年被测试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并且记录下他们获得的每一项成就。

结果发现:

创造力测试得分越高的孩子,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机会越大。

还有学者分析了托伦斯测试的数据,得出结论:

就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而言,创造力指标的准确度比IQ要高出3倍。

创造力,才是孩子走上社会时最好的能力。

大人只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忽视了创造力的力量,等于是压缩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兴趣

才是让孩子成功的真正秘诀

记得《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个人叫法汉。

从他出生开始,父亲就希望他以后能当一个工程师。

长大以后的他,也按照父亲的想法,在大学里学习了工程。

在大学,他一直很努力,但是学习总是倒数,因为他压根就不喜欢工程学。

他最喜欢的是摄影,最想当的是摄影师。

然而父亲觉得,摄影没前途,所以坚决阻止他学习摄影。

但是法汉还是鼓起勇气,说服了父亲,最后如愿以偿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摄影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没有兴趣的支持,就算是学霸,也不一定能成才。

但是拥有兴趣,却能让一个普通的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保持对一件事物的兴趣,就像拥有一个永动机,让人永远保持高度的探知欲,永远充满干劲。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有两个孩子:张宇晨和陶启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从小就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两人从六年级就开始合作做机器人,一直到高三。

而且,他们两个正是通过这个兴趣,考进了人大附中。

在别的孩子上补习班、忙着做对升学“有用”的事情,比如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等等时,他们还是一直沉醉在做机器人里。

别人高三的时候,不是在刷题,就是背书,紧张地为高考准备着。

只有他们却还是坚持着自己所热爱的机器人研发。

为了做机器人,他们自己获得的知识,都已经达到研究生的高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为了参加国际比赛,不断地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进行调试、改造……

虽然比赛过程中状况不断,但是他们一直认真坚持到比赛结束。

最后,他们制造的机器人获得了控制创新奖。

在高考以后,张宇晨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录取,陶启泽被佐治亚理工学院录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别人眼中“跟学习”毫无关系的兴趣,却成就了两个孩子。

作家张洁曾说: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兴趣,才是成就一个孩子的最佳动力。

如果一个孩子喜欢做一件事,并且愿意花上大量时间去研究,去学习,不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强迫就能坚持,往往到最后,孩子也会因为这个“喜欢”而成就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规则的教育,追求的是稳妥,但是不规则的教育,才有可能养育出改变世界的人才。

如果我们还像以前一样,只对孩子进行着“分数教育”、“跟风教育”,无疑是断了孩子通向罗马的无数条路,只留下一眼就能看到终点的人生。

有一句话说,上帝为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树枝。

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不必非要按照同一个目标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树枝,孩子才可能一飞冲天。

所以请千万不要把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变成了流水线工程。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 E N D -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