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在出生以后,几乎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饿了、尿了都只能用哭声来提醒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快来管管我吧!小宝宝什么时候能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呢?恐怕要等到宝宝一周岁左右才能做到吧。
之前,有一位妈妈发了一段自己两个月大的女儿和爸爸“吵架”的视频。爸爸抱着女儿,对女儿说:“你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女儿嘟着小嘴巴说:“啊——呜——呜——”。爸爸也学着女儿的“语言”,向着她“啊——嘟——嘟”,女儿马上对爸爸说:“呀——呀——呜”。
爸爸和女儿就这样对起话来了,女儿咿咿呀呀,虽然人小可是气势一点儿也不输给爸爸。这架势,长大了一准儿是个嘴茬子厉害的姑娘。
我们都知道小宝宝在出生以后的1~3个月之内,只会发出一些比较单调的发音,比如“咿——呀——呜——啊”这样的词,那么她能对大人的话发出“回应”,是不是代表他可以听懂大人在说什么吗?其实不是的!
就像这个和爸爸“吵架”的小姑娘一样,也许孩子并不能听懂爸爸在说什么。但是孩子对声音,特别是自己熟悉的人的声音是非常敏感的,慢慢他就能听懂我们的语言了。
宝宝由不懂到“听得懂”大人的话,其实是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宝宝在这个月龄大概就能听懂了,所以大人说话要注意哦。
第一个阶段:1个月~2个月,小宝宝对声音很敏感。
1~2个月的小宝宝,他们的视力发育还不是很好,他们观察的范围有限,看东西更是很模糊不清的,但是他们的听力已经很好了,当父母在说话时,他们立刻就能感觉到。如果我们大人声音比较大,或者是比较尖锐的声音,还会吓到小宝宝的。
第二个阶段:3~4个月宝宝,已经大概能听懂大人语言了,很擅长感知语言背后的情绪。
如果我们的小宝宝已经长大到4个月左右,他们就已经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词语了,而且他们能够听懂父母语言表达的情绪。
有的宝宝看到听到爸爸妈妈吵架,也会跟着大哭起来。宝宝听到妈妈愉快的声音逗他,也会“咯——咯——咯”地发出笑声来。所以,宝宝如果已经能听懂我们大人的语言了,所以父母在宝宝面前要“慎言”,尽量不要当着小宝宝的面吵架了。
第三个阶段:6个月以后,小宝宝已经会察言观色了。
小宝宝长到6个月左右,就已经能听懂一些爸爸妈妈的对话了,他们的思维也更加活跃了。比如,爸爸拿出一个水果逗宝宝,妈妈说不要给他吃,宝宝听了以后,就会立刻不开心了。而且这个时候,小宝宝也会用属于自己的“婴语”咿咿呀呀和爸爸妈妈沟通了。
第四个阶段:12个月以后的小宝宝,懂得更多了。
小宝宝一般的时候,在一岁以后就可以自己说出一些简单的词汇了,比如“爸爸”、“妈妈”等等。宝宝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也已经比较理解透彻了。他们对于爸爸妈妈的对话,有时候还学会了插话和顶嘴呢!
心理学家李玫瑾曾经说过,爸爸妈妈亲自带大的孩子和育婴员带出来的孩子会有很明显的差距。爸爸妈妈带自己的孩子,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对着孩子唠唠叨叨,所以孩子从小听到的语言比较多,这样的孩子比较活跃,小嘴叭叭叭得很会说话。而从小跟着保姆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比较老实听话。
所以爸爸妈妈带娃,没事要和宝宝多唠叨,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好处的。
好处一: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们如果不对着孩子说话,孩子是不会自己学会说话的。比如,一些孩子的耳朵有问题,声带等发音器官没有问题,他也可能就不会说话。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别人。所以,我们经常对着孩子说话让孩子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好处二:宝宝安全感更强。
我们在带孩子的时候会发现,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妈妈和他说话就能让孩子停止哭泣。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熟悉的人的声音来了,就代表着自己安全了。我们多和宝宝交流沟通,能让宝宝时刻感受到妈妈的爱,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宝宝。
好处三:促进宝宝脑部发育。
小时候,宝宝也许还不能和爸爸妈妈对话,但是爸爸妈妈的语言让他的大脑在运转,他也会试图理解妈妈语言里的含义。所以,我们经常和宝宝说话,能促进宝宝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一个聪明的宝宝。
都说妈妈是最爱唠叨的人,原来妈妈的唠叨里,好处还真是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