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卫生间”遇冷:记者蹲守一小时,多数母子进女厕

妈妈带着小男孩进女厕所,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挺常见。一方面,是单独带男孩出门的妈妈们确实存在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同时如厕的女性们对此则会多少感到别扭。仅最近半年,“如何看待妈妈带男童进女厕”等同类话题就数次登上热搜,一次次引发激烈讨论。

事实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亲子洗手间,在武汉出现也有几年了。近一周来,极目新闻记者专门探访了武汉多个核心商圈的洗手间,发现亲子洗手间的数量仍明显不足。就算设置到位的亲子洗手间,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显得有些尴尬。

亲子洗手间不足 市民知晓率不高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遛娃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商圈。近一周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武汉中心城区的光谷、中南、徐东、江汉路、航空路、竹叶海等商圈,发现配备亲子洗手间的商圈不足三成。它们的名称也多种多样,有的叫“家庭卫生间”,有的叫“家庭洗手间”,有的叫“第三卫生间”。还有的只有图标,比如母与子的图形。

这些亲子洗手间的面积、配置各不相同。楚河汉街的亲子洗手间硬件条件较好,不仅面积宽敞,还有儿童装饰,配有儿童款的站式小便池、坐式小马桶和带门的小隔间,并按儿童身高设置了洗手池和镜子。荟聚中心的亲子洗手间合并了亲子、母婴等需求,设有童车停放区、哺乳区、换尿布操作台、儿童用的站式小便池和坐式小马桶,洗手台还有成人、儿童两种高度。

按2016年住建部新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要求,城市中一类公厕须有第三卫生间。而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公共绿地的公厕,都属于一类。

但记者探访发现,很多市民没有注意到除男女厕所外的第三卫生间,也不知道它的具体用途。

“家庭卫生间,没用过。”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每个周末都会带儿子逛商场,看到过母婴室,但没注意到亲子洗手间。“除了男女厕所,有时也见过第三个厕所,但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杨女士说。

大部分商圈目前还未能将亲子洗手间作为标配,只能在部分楼层或普通卫生间的部分区域设置。这种配置上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市民对它的了解不足。

亲子洗手间图标指示

观察

记者蹲守一小时 多数母子进女厕

上周末,记者在楚河汉街一处洗手间的休息区蹲守。1小时内,有7位妈妈带着3-6岁不等的男童来上厕所,其中6位妈妈将男童带进了女厕,仅一位妈妈使用了亲子洗手间。

明明有设计可爱、设施齐全的亲子洗手间,为什么妈妈们不用?记者表明身份后,3位妈妈接受采访并陈述了理由。

带着3岁儿子的李女士表示,她的儿子年龄还蛮小,进一下女厕所应该不要紧,等他大一点就会用亲子洗手间。

带着6岁儿子的胡女士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是她自己要上厕所,但是这里人来人往,她不敢把儿子单独留在外面,只好带他进了女厕。

带着4岁儿子的陈女士表示,她本来想带儿子去亲子洗手间,但它是半开放式的。“你看,它的墙只有半人高,外面这么多人来来去去的,要伢当着这多人上厕所,我觉得还不如带他到女厕所。”陈女士说。

问题

设计配置存短板 大大影响使用率

记者探访时发现,目前已有的亲子洗手间中,有些不能满足大人、孩子同时如厕的需求。对于单独带孩子出门的妈妈们来说,如果自己也要上厕所,将儿子带进女厕所,显然更方便、更安全。

部分亲子洗手间在设计细节上也存在不足。比如,有的环境不够私密,有的位置偏僻或距成人洗手间较远等。

一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她负责的责任范围内就有亲子洗手间,但使用的人不多。因为亲子洗手间通常设计为供一个家庭使用,人少时往往空着,人多时又不够用。“小伢上厕所哪能等咧?所以如果已经有人在用,大人就会带伢去女厕所。”保洁员说。

还有一些母婴室兼具亲子洗手间的功能。比如金禾中心的母婴室十分宽敞,内设卫生间,但由于外面只有母婴室的指示牌,非哺乳期的妈妈们很少进来。住在附近的刘女士说,她以前不知道该母婴室有这些设施,还是刷妈妈群才得知的,之后才偶尔带儿子进来使用。

虽然发现了母婴室的新用途,但刘女士表示,她不会主动探寻其他地方的母婴室。“大部分母婴室只提供换尿片、哺乳的功能,条件这么好的不多。而且,哺乳的妈妈们更需要母婴室,我们不应该跟她们抢资源。”刘女士说。

反应

女孩家长反对多 男孩家长分歧大

女厕所出现男孩,厕所里的女性能接受吗?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单独上厕所的女性,她们都表示,曾在女厕所遇到过小男孩。其中,11人表示“虽然不舒服,但也没办法”;4人表示“震惊并且会生气”;2人表示曾直接向男孩的妈妈表达不满;3人表示要视男孩的年龄而定,“那种五六岁甚至更大的,肯定不能接受。”

记者查看网上的相关热议发现,女性对这一现象的包容度,不仅着眼于男孩进女厕所的行为本身,有的更看重孩子的表现和家长的态度。有网友称,有小男孩从门缝偷看她上厕所;有网友对一些男孩在女厕所大声吵嚷、拍门等行为“不能忍”……这些“熊孩子”会让她们失去包容的欲望,而家长的纵容更让她们气愤。如果家长能主动规范孩子的行为,比如让他们不要四处乱跑、保持安静,多数女性也愿意理解妈妈们的不易,接纳空间上的让度。

对于男孩上女厕所,女孩的妈妈们态度更为鲜明强烈。“从小我就告诉女儿,男女有别,上厕所要看清楚标牌,不要走错。结果倒好,女厕所里动不动就进来个男孩。”一位妈妈说。希望武汉尽快普及亲子洗手间,让它成为公共设施的标配。

而男孩家长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些有儿子的妈妈表示,就算看到了亲子洗手间,仍然会带年幼的儿子进女厕所。一位妈妈说:“一个人带伢出门蛮累的,有好多事要操心,顾不过来去试这些新东西。”

另一些男孩的妈妈则表示,她们为了解决孩子在外上厕所的问题操碎了心。6岁男童的妈妈“鱼丸”说:“儿子4岁后,坚决不肯再进女厕所了。如果找不到亲子洗手间,就只能让他自己去男厕所,我守在门口,很尴尬。”

专家观点

男童屡进女厕 或致性别混淆

男童进女厕问题引发的热议,不仅涉及这一行为本身,还包括习惯训练、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亲子洗手间的周转时间,往往比普通洗手间长。因此,有妈妈表示,由于小孩“不能憋”,所以遇到亲子洗手间需要排队时,她会带儿子去女厕所。

对此,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主任王筱雯表示,有尿意当然最好不憋,但是也不至于几分钟都忍不了。家长心疼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膀胱本身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正常情况下,偶尔等几分钟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另一类争执集中在性别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男童出入女厕所,会不会导致性别混淆、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不会引起成年后的行为偏差?有人认为,那么小的男孩根本无所谓;也有人觉得,现在的孩子更早熟,这一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汪鸿对此表示:“性别是社会属性的一种,孩子对自己有性别的辨识和行为,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因此,性别意识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研究发现,1岁半到2岁之间,有些孩子已经会使用‘男’‘女’这类词汇。1岁半以上的孩子自主选择玩具时,已经存在男、女的不同,比如男孩会选择汽车、飞机,女孩更喜欢裙子、娃娃。一般而言,2岁的孩子使用‘男’‘女’概念时,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已经有了种类的划分意识,虽然还比较简单片面,但语言发展与思想和思维分类的功能有明显关系,所以,2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

汪鸿也遇到过男孩进女厕所的情况,她发现,孩子和当时在厕所的女性都有些别扭。她说:“所以,即便是小孩子,也要建立性别意识,家长和社会都要为此做出更多努力。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性别意识观念,可能对他们未来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医学上有一些性别意识错乱的病例,这对患者和家庭、周围环境都是不利的。”

多位专家呼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亲子洗手间越来越成为一种“刚需”,希望武汉加速普及。专家们还建议家有男宝的家长们,更多地接受、使用现有的亲子洗手间。只有使用的人多起来,亲子洗手间的数量和品质才会有更多提升,也才能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受益。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张恒 李英旋

标签: 亲子 母婴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