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轻悠扬,夏日媚无双。仲夏时分,穿过大埔县茶阳老街400余年历史的“父子进士”牌坊,伴随着大埔中学琅琅书声,记者来到了位于该学校旁边修缮一新的“椿森第”,这是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故居。
走进椿森第,仔细品读屋内丰富的陈设布展,邹鲁投身教育救国救民的一生,愰似向人们娓娓道来。
出生于大埔县茶阳古镇的邹鲁,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信守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关键,更是救国救民的根本。他是国立广东大学的筹办者,同时也是1949年以前国立中山大学历任校长中任期最长者,教育救国的思想始终贯穿其教育事业。执掌中山大学期间,他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为抗战和新中国成立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使国立中山大学成为近代中国国立大学的名校之一。
“作为文化之乡,梅州孕育了包括邹鲁在内的340多名大学校长,这是梅州发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大埔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梅州与中山大学联动,对邹鲁故居椿森第进行了全面修缮,并重新设计布展,保护开发名人故居,焕发文化之乡新魅力。
求学有成
早年矢志办教育 19岁在家乡办学堂
夏日的茶阳古镇显得有些静谧,位于大埔中学旁边古色古香的椿森第格外引人注目。
在茶阳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里,人才辈出、人文古迹遍布。铭刻在百姓记忆里的,除了粤东最大骑楼群建筑、饶相故居“父子中翰”门楼、饶彰风纪念亭、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旧居等,这里还留有一代教育家邹鲁的痕迹。
如今斯人逝去,故居犹存。翻看茶阳的历史老照片,椿森第没有了之前的破败模样,修缮改造后保留下了传统客家民居的原有风貌。大门两侧的人物、山水壁画依稀可见,梁上木雕麒麟、大象栩栩如生,梁枋彩绘精美绝伦,内部展陈也极为丰富。
1885年正月初六,邹鲁出生于椿森第。父亲在茶阳开了间裁缝店,但入不敷出,从小他便在贫寒的家境中长大。
“邹鲁是我的邻居,我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今年75岁的大埔中学退休教师王绍沪是土生土长的大埔县茶阳镇人,被人们幽默地称为茶阳通,他对邹鲁的一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土地和书香是客家人长期以来的两大梦想,生长在茶阳这个人文蔚起的小镇,邹鲁的父母对其教育格外重视。“在邹鲁的记述里,他父亲认为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艰苦一生,所以即使家庭贫困也全力支持邹鲁读书。母亲也很重视督促、培养邹鲁刻苦学习的精神。”王绍沪说,每有空闲之际,邹鲁的母亲会带他到学宫处(今大埔中学内)玩耍,并教导他要像孔子一样有远大志向,受人尊崇。
“在邹鲁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禀赋并不优异。”王绍沪说,由于家境贫穷,邹鲁直到8岁才入私塾读书,“因读书识字较晚,邹鲁学业进步迟缓,其他同学读个两三遍就能记熟的内容,他往往读了五六遍还是记不住。为警惕自己,他因此将自己的幼名澄生改为‘鲁’,笑称自己‘鲁钝’。”
起步晚,邹鲁不敢懈怠,读书愈发勤奋。从8岁到18岁,邹鲁泛舟于四书五经、子曰诗云的古代知识海洋里,完整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
1904年,求学若渴的邹鲁先是考进潮州韩山书院深造,不久返乡转入初创的新式学堂。学堂虽号称新式,但教学方式均照旧馆的背书、默写、习字等,邹鲁大失所望,经常流露不满情绪或言论。
那时的邹鲁认为,国家要富强需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他教育思想萌芽时期的流露。
为了让家乡贫困的人都能读好书,19岁时邹鲁就在家乡创办了新式学堂——乐群中学(现大埔中学),开创了当地私人创办新式学校的先河。
其学习成长的时代,正值国家救亡图存的危难时期。1906年,考入广东法政学堂的邹鲁学习了西方科学与民主主义知识,愈发认定,“革命是救国救民的神圣工作,不容我们以任何理由推诿;而从事革命工作要有学问、要有主张,所以不能不读书。”
为了让更多像其一样到广州求学的人有校可读,同一年邹鲁在广州创办了潮嘉师范学堂。
“4块钱办成了乐群中学,100多块钱创立潮嘉师范学堂,我真觉得世上并无难事。”这是邹鲁在其《回顾录》中所述。深受耕读传家等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让邹鲁始终铭记教育对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性。
治学有方
曾受孙中山赏识 两度执掌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
两次办学的成功经历,是邹鲁办教育的开始。而让他之后的人生与教育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的,是孙中山这位伯乐。
青年时期的邹鲁加入兴中会、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并屡建奇功,深受孙中山的赏识。此外,其办学或任教的丰富教育经验,也受到孙中山的认可。“你办教育是很有经验的,现在广东的教育濒于破产,还是你出来担任改进吧。”这是孙中山对邹鲁说过的话。
为培养专门人才,1924年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孙中山创办了“武学校”黄埔军校后,援引大体相同模式,移植合并数所院校,创办了“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委派邹鲁任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兼首任校长。此后,邹鲁两次执掌该大学达9年之久,完成了招揽师资人才和筹建新校区两大突出成绩。
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任职筹备主任后的邹鲁认为,“纵未能聚世界学者于一堂,亦当聚全国学者于一堂。”
“他邀请聘任李大钊、胡适等35人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委员,其中部分人还留校任教。”王绍沪说,邹鲁用心良苦,当时还网罗了很多教育学术界知名人士、广州国民党政府要员、社会贤达和有关人士。
之后,邹鲁精心设计“校长与教授共同治理”的办学模式,吸引著名教授一时云集,成立各类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会、创办学术刊物、奖励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等。得益于苦心经营,海内外大批知名学者联翩而至,迅速推动该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另一项为人所称奇的成绩,是1932年2月邹鲁重新执掌已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国立广东大学后,完成孙中山先生遗志,创建石牌校区。
新校址在当年荆棘丛生的荒郊野岭、即今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范围内置地4万亩(包括林场),经费预算数额巨大,政府财力支持有限,中途遭遇日寇侵华,几乎没有人相信邹鲁能够办成这件事。
本着“不但求之中国不落后,即求之世界各国中亦不落后”的气魄,邹鲁为筹建新校区制定了一个“六年三期”宏伟规划。之后四处奔波,多次呈请政府划拨款项,而且深入发动本校学生及国内外民众、侨胞慷慨解囊相助。
“除了没有叫人爸爸和向人叩头外,可说一切都做到!”这是邹鲁创建石牌校区后说的一句话,其中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6年不懈奋斗,三期工程依约告竣,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举凡文、法、理、工、农、医、师范等学院应有的现代学科体系,几乎无一缺漏。同时设立研究院,由其兼任首任院长,促使该校跻身于清华、北大的全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在两任中山大学校长期间,邹鲁培养的毕业生将近5000人。英才俊彦遍布世界各地,学校逐渐步入知名大学行列。
如今,在邹鲁故居的内部展陈中,还能看到邹鲁手书之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八字刻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告诫师生不忘艰苦创业、勤勉学习。邹鲁也在中大纪念石牌校区落成庆祝典礼上赋诗以寄心声:“筚路蓝缕启山林,寸寸山林尽化金。树木树人兼树谷,规模远托百年心。”现今,中山大学巍然成岭南最高学府。
而邹鲁执校期间的教育理念,时至今日仍为世人称道。后来学者把邹鲁的教育思想总结为:国民不分男女都要普遍接受教育,小学国家办,中学由地方和生产部门分类办,大学由中央或部门办;实行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改革教材,将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等。
爱国有志
号召读书救国引导学生参加抗日爱国运动
“学生以读书为职责,就是救国也要学问。”这是邹鲁对学生说过的一句话。
如今走进邹鲁故居,从屋内展陈中国立中山大学备战课目表、国立中山大学军事课本、国立中山大学义勇军编练大纲等历史文物复印件,仍能了解当年邹鲁在中大倡导读书救国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在宁粤对峙的背景下,邹鲁代表校方出来领导学生救国运动。
为配合抗战的需要,邹鲁建立全校性的抗日组织,身体力行领导并参加师生的抗日爱国运动。他审查教材,改革教科书,要求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编制备战课目,以适应抗战教育的需要。
同时,邹鲁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举办军事化训练、体育运动,以期达成学生在国难时期保家卫国的人才培养目标。
邹鲁多次以校长的身份发表抗日演讲,曾告诫学生说:“创办本校的主旨在养成革命人才,负起救国的使命。应奋起同仇敌忾的勇气,本着孙先生的救国主义,读书、救国、抗日。”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大师生先后成立了多个全校性的抗日团体。1937年秋,中大战地服务团在香港成立,以校长邹鲁先生为名誉团长,梁定慧为团长。
该团在港澳和东南亚开展药品物资的募捐工作,并北上前线慰问军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及新四军军长叶挺等,均来函对该团表示感谢。
据悉,在邹鲁的倡导下,中大学子义无反顾地奔赴到国家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或参与军需生产,或开展战地服务,或奔赴战场从军,或投身于打通国际交通线的建设……为持久抗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邹鲁抗日救国、读书救国教育思想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其在家乡成长的经历。邹鲁出生的年代,太平天国的史事在时人心中仍余韵未绝,“客家人不屈服于异族之下”的精神,融入其幼时耳熟能详历史故事中。
宋朝末年元兵南下,邹鲁的先祖因拥护南宋朝廷,不肯屈服,由福建到了广东。邹鲁自述其家族“为民族而坚苦奋斗,这于我影响很大”,儿时他不仅听过父亲讲述太平天国的事迹,还时常听见父老们背诵太平天国军队经过大埔时所发的文告。
“时值国家救亡图存的危难时期,邹鲁的人生奋斗历程蕴含了融于客家文化血脉中爱国保族、崇文重教的珍贵基因。”王绍沪说,从客家之子到爱国教育家,是邹鲁生命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更好地总结、继承和致敬邹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成果,近年来,大埔县切实抓好邹鲁故居及原县委办公旧址修缮保护工作。
以修缮保护工作为契机,茶阳镇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拆除了周边危旧房屋,门前道路整体扩宽,并沿线至城西路口铺筑了石板路面,整体视野更为开阔、敞亮。
实施周边建筑外立面改造以及道路排水和供电通信线路整治,并在城西路口修建了停车场,配套完成了标识标牌等,实现整体环境的干净、整洁、有序、美化。
如今,椿森第焕然一新,正等待着开放后人们前来了解邹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一生。
■相关
邹鲁小传
邹鲁(1885-1954),原名邹澄生,字海滨,号澄庐主人。15岁时,因自感天资鲁钝、学业进步迟缓而希望有所警惕,改名为邹鲁,广东大埔人。
1924年,孙中山委任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后成为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之前身)的创校校长。
1932年,邹鲁第二次出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建树极多,包括建设石牌新校、改革教育制度、发展研究事业。翌年在出席世界大学会议期间,邹鲁被海德堡大学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其教育家地位亦得到国际教育界认可。
1940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邹鲁先生“给假调养”,挂名国立中山大学校长至1945年。1954年邹鲁病逝于台湾时,享年70岁。
邹鲁著述等身,有《二十九国游记》《回顾录》《抗建和平之我见》《我对教育之今昔意见》《澄庐诗集》等书,以《中国国民党史稿》为代表作,洋洋200万字的著述使其成为公认的国民党党史研究专家。
创办大埔中学
位于茶阳镇的大埔中学,由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与邑人张龙云等人创办于1904年,是大埔县开办最早的中学校,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大埔中学其前身为乐群中学,后几经易名,1981年定为大埔县大埔中学至今。
大埔中学地处茶阳镇金山之麓、西门河畔,校舍依山而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创办以来,大埔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良才。他们中有连贯、饶彰风等著名统战工作者,有林尚安、饶芳权、杨文采、邱冠周等6位中外院士,有罗卓英、吴奇伟、赵公武等28位将军,有邹鲁、吕良、童从奇等31位院校领导,有杜埃等著名文化人士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刘招迎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