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藏准考证险误姐姐高考,熊孩子揍一顿?敏感期引导比打骂更有效

文/银花

6月8日是高考的最后一天,内蒙赤峰市十二中学门前的护考交警接到了一名考生和家长的求助:

“交警同志,快帮帮忙,准考证落家里了!”

此时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小时,交警同志安慰并建议道:

“别着急,时间来得及,考生留下,家长上车,我带家长回去拿!”

交警同志驾驶着警车搭载着考生家长回所在小区拿准考证,在路上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到,考生早上有送弟弟去幼儿园,并且弟弟有拿着准考证玩耍。

交警和家长到小区寻找了一通后,依然没有找到,交警想到先前和家长的交谈,怀疑是考生弟弟将准考证给藏起来了。

于是去幼儿园接回了弟弟,正如交警所料,最终弟弟在其家附近的草丛中找到了准考证。

护考交警拿到准考证后,迅速安全地将家长送到考点,考生拿着准考证顺利参加考试。

事后,家长和考生向交警鞠躬致谢。

网友们看到这个报道后表示:

熊孩子,藏姐姐的准考证,差点儿让姐姐误了高考,耽误了其前程,该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发现孩子经常喜欢把一些东西藏起来,藏到了我们都找不到的地方。

孩子的“藏”虽然有时候看着好玩,但家长因某一时间对这些东西的迫切需要,找不着也的确非常烦恼着急。

01.孩子为什么喜欢藏东西

在韩国某亲子综艺节目里,威廉和本特利兄弟,就超级爱藏东西。

弟弟本特利喜欢把食物、信件、绷带、玩具卡等藏进自己的秘密仓库。

哥哥威廉则喜欢把绘本、小恐龙、小汽车、玩偶等各种东西藏来藏去。

为了安全和让别人找不到,有时会把东西藏到衣柜缝等角落里,甚至还直接藏到了自己的内裤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甚至有一次,威廉趁人不注意,还把客人叔叔的手机偷偷放进了冰箱里。

这让爸爸和客人叔叔翻箱倒柜找了好久也没找到,最后,还是问了威廉,才在冰箱里,把手机给找了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这些“藏”有时候的确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这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需要的。

因为孩子都会有一个,藏和占有的空间敏感期。

02.藏和占有的空间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在0-6儿童成长中,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

他们不需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因为这种重复突然爆发出某种新机能为止。

蒙特梭利认为敏感期是助长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孙瑞雪老师也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写道: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萌发,孩子通过藏、占有物品感受自己的存在,什么可以是我的,逐渐建立自我。

而孩子空间意识的发展,就是孩子在匹配空间,完成对空间的概念认知,这对孩子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老司机和马路杀手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各自对空间的预估差距。

而这一阶段正是孩子藏和占有的空间敏感期,所以孩子会特别喜欢玩藏、躲等探索空间的游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对孩子“藏”东西,我们该如何引导

在合理范围内,我们需要去允许和尊重孩子的“藏”。

因为这样会有助于孩子物权意识的培养,空间的发展及安全感的确立。

其实,“藏东西”本身没有所谓的对和错,是因此造成的结果会产生道德判断。

打个比方,弟弟把姐姐的准考证藏起来了,差点儿导致姐姐参加不了高考,这对姐姐造成了影响,是不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如果在战争年代,一个人把国宝藏起来了,使国宝得以完好地保存,这又是好的。

由于学龄前儿童极少关注规则,他们无法判断藏东西这件事是属于好的还是不好的行为。

因此,对于孩子的“藏”,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首先,实事求是。

对不了解孩子发展特点的人来说,容易把孩子藏东西的行为和品行联系在一起。

给孩子贴上“自私”“小偷”的标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该对孩子特定情境下藏了特定东西给予实事求是地表述。

家长语气平静,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帮孩子明确“你的”、“我的”、“大家的”等物权意识,孩子才会有界限感,不会误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零食藏起来带回家。

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有一次大头儿子去朋友小军家玩,特别喜欢小军家一辆红色的玩具车。

于是藏起来带回了家。

小头爸爸看到这个不属于儿子的玩具,没有批评,而是告诉小头儿子,玩具说这不是它的家。

小头儿子意识到错误,于是将玩具送回了朋友家。

其次,引导孩子体会他人情绪。

一般3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是非观念了。

霍夫曼曾指出,三岁后的儿童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内疚。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知“被藏东西者”的感受来进行教育。

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如果你喜欢的奥特曼不见了,你会怎么样?”

“他找不到东西很着急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帮他才能让他感觉好点儿?”

通过这些询问,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情绪。

最后,和孩子有一个约定。

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以跟孩子有个约定:

玩具能藏,吃的东西容易坏,所以不要藏;

自己的东西可以藏;别人的东西不要藏(因为找不到会着急);

安全的地方可以藏,危险的地方不能藏(为了保护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之,孩子喜欢藏东西,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着急上火,乱贴标签。

可以静下心来问问孩子,或是和孩子一起玩玩“寻宝”游戏,孩子往往就给你找出来了。

父母积极的引导和高质量的陪伴,会让孩子逐渐度过爱藏东西的小阶段,走向新的成长。

高级育婴师,二孩职场妈妈,关注女性成长,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