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牙牙学语的时候,第一个能够成功发出来的音,通常是“妈妈”,让很多宝妈感动落泪,但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对你的称呼从“妈妈”变成了“妈”,语气也生硬了不少。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成年后,“妈”好像成为了更受欢迎的称呼,而叠字的“妈妈”好像带着更多撒娇的意味,越是年纪大,越是难以喊出口。
孩子的称呼从“妈妈”变“妈”,一字之差,语气里多了一点疏离感
轩城今年13岁了,身高已经175cm,比身高刚过160cm的妈妈高出半头,轩城妈妈发现,儿子好像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喜欢让自己进他的房间,越来越注重隐私。
几次想要跟儿子谈心都被拒绝,还发现儿子对自己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从“妈妈”变成了“妈”,叫起来也没有以前亲近了,有点公事公办的语气,感觉他越来越疏离自己了。
发现了这个变化,让她觉得心里很难过,而且母子俩日常沟通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儿子对于自己的态度也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
孩子的称呼从“妈妈”到“妈”的转变,通常集中在这个年龄段
很多细心的宝妈发现,孩子进入初中后,对自己的称呼发生了改变,而且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表现出明显的想要摆脱家长的束缚。
这是13-18岁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心理变化,孩子正是通过这些叛逆的举动,来进行“心理断乳”,摆脱自己对父母依赖的生活模式,渴望变得独立。
称呼上的转变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如果你的孩子处于这个阶段,就要多注意了。
称呼从“妈妈”变“妈”,反映出孩子产生这三种心理变化
纪伯伦曾经写到: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他们虽然在你身边,但却不属于你。
无论孩子长多大,在妈妈眼里他们始终都是未长大的孩子,孩子的不断成长,妈妈也应该跟上他们成长的步伐才好!
【变化一】开始变得独立,渴望被父母认可
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超父母的预估,进入青春期之后,身高发育迅速,可能很快就会超过父母的身高青出于蓝。
随着身体各项的发育成熟,孩子的心理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对于自己是独立个体的意识更加突出,对于父母的教育开始学会顶嘴,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更成熟。
但内心还是一个孩子,做的一些事情也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支持!
【变化二】更在意自尊心,开始变得敏感
“妈妈”这个称呼里蕴含了孩子对于母亲的情感依赖,小时候总是喜欢依偎在母亲身旁,孩子成熟之后,自尊心变得尤其强烈,如果有一点不尊重他的意愿,就会变得很敏感。
可能会做出一些比较过激的举动,例如顶嘴、大吵大闹、拒绝沟通等,在父母的眼里这些行为的统称叫“叛逆”。
【变化三】亲子关系发生转变,希望能够被平等对待
孩子的称呼从“妈妈”变成“妈”,也表达了孩子心中渴望跟父母的关系发生转变,希望能够变得平等更像是朋友,不喜欢再被当成小孩子来对待。
如若发现孩子的这些变化,妈妈不要急着找孩子去追问为什么,而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做出相应的转变。
孩子的称呼从“妈妈”到“妈”,宝妈自身应该做这几项调整:
调整一:保持良好心态,才能选择更理智的应对方式。孩子在态度上发生转变,大多数宝妈一时间都接受不了,总想问个究竟,采用的方式不对,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不愿意与你沟通,关系更加疏远了。
家长要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孩子的这种转变,说明他长大了,他渴望有自己的空间,也是给你一个拥有自己私人空间的机会。家长心态摆正,应对就更轻松。
调整二:与孩子对话学会“可以吗?”这句口头禅。这个阶段的孩子,更渴望自己的意愿能够被尊重,家长要尝试学会商量的口吻,跟孩子说事情的时候,在最后加上一句“可以吗?”
这种征询意见的说话方式,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可,能够更顺利地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来。